近年來,國內外已有不少關于秸稈還田生態效應方面的研究,但關于秸稈還田對水稻病蟲害影響的研究還比較少,為此需要對秸稈還田的影響作進一步分析,科學利用好秸稈資源,實現水稻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020年以來,安徽省安慶市正在穩步推進秸稈還田建設,安慶市農作物秸稈總量274.2萬t、可收集量221.3萬t。其中產業化利用量占到可利用總量的46.2%,在肥料化方面,重點推廣高溫堆肥和覆蓋還田技術,實現秸稈資源的循環利用。在對秸稈的綜合利用中,還田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在短期內將水稻秸稈直接還田,可以讓水稻秸稈得到有效利用,水稻秸稈直接還田操作簡單,效果較好。秸稈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將秸稈中的有機質進行充分利用,可以改善水稻籽粒品質,促進水稻更好地發揮出生態功能。在秸稈還田過程中,雖然好處較多,但是也會有一定的弊端,需要多加重視。在對秸稈粉碎的過程中,通過翻壓還田的方式可以讓營養物質更好地保留在土壤中,但同時也比較容易引發爭奪養分的問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病蟲害隱患。
1.1對病害的影響
在秸稈還田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出現不當行為,就會增加田間病原菌,提高水稻病害發生率,水稻秸稈免耕覆蓋還田方式也可能會加重各類病害的發生。
1.1.1氣候因素
氣候因素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劇水稻稻瘟病、紋枯病和鞘腐病的發生程度,其中最為關鍵性的因素就是濕度和溫度,其次是光照。在濕度達到90%以上且溫度為20~30℃時,稻株維持一層水膜的時間可以達到6~10 h,因此很容易使得分生孢子受到侵染和萌發。尤其是水稻孕穗抽穗期,此時水稻生長發育最為快速,也極易發生水稻病蟲害。另外,洪澇或干旱容易給水稻發育帶來不利的影響,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水稻自身的抗病性能。如果是連續的陰雨天氣,還會給田間小氣候造成影響,提高田間濕度,為病害的侵染營造良好的條件。
1.1.2病菌孢子的影響
病菌孢子主要是以稻瘟梨形分生孢子為主,它的侵入主要以葉瘟為主,發病率較高,且以急性的稻瘟病斑點為典型。在天氣轉晴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開始變少,但是鞘腐病菌的圓柱形孢子開始變多,并且會逐漸出現田間葉鞘感染暗褐色虎紋狀斑的現象。
1.1.3水稻三病害
在采用秸稈還田技術時,容易發生水稻紋枯病,因此,需要關注不同的秸稈還田技術,避免出現紋枯病。一般來說,對于病癥比較輕的水稻,可以采用還田翻耕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癥狀比較嚴重的植株可以采用還田免耕的方式來處理。除了水稻紋枯病,稻瘟病、鞘腐病等也是非常常見的病害,其侵害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這些病害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病原菌、環境的相互作用,需要根據不同的還田方式做不同處理。目前,秸稈深翻還田的方式可以降低連作引起的作物病害發生率,秸稈深耕、滅茬是減少菌源的重要途徑。
1.2對蟲害的影響
采用秸稈殘茬保護土壤是一種保護耕地的重要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水稻耕種次數。同時,在對土壤進行保護時,如果將秸稈直接粉碎后撒入到稻田中也會給害蟲提供一定的食料,尤其是大螟類型的越冬害蟲,在這樣的環境下繁育速度加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加大稻田害蟲的危害程度。據相關研究發現,在蟲害初期階段,秸稈還田的水稻中潛葉蠅和負泥蟲危害率較高,這主要是因為直接還田的方式讓越冬害蟲有了更好的生長環境。因此,需優化秸稈還田方式,減少蟲害發生概率。將秸稈作掩埋處理可以影響害蟲存活率,20~30 cm的深度是影響其存活的深度范圍,當掩埋深度達到20 cm以上時,害蟲死亡率可達到60%以上。總體來說,在集中淹埋秸稈時,將深度控制在35 cm以上就可以獲得比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不需要使用農藥就可以有效殺死害蟲,對農業生態環境也可以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秸稈還田技術是通過對秸稈進行充分利用,將秸稈返回到田中。在對秸稈進行利用時,可直接將其粉碎或完整地返回到田地中,具有很強的便捷性,因此得到普遍應用。秸稈還田一般包括3種方式:第一種是堆漚還田,第二種是過腹還田,第三種是直接還田。其中直接還田是將秸稈粉碎,然后再將粉碎的秸稈翻壓到土中。在現階段,中國普遍實施秸稈直接還田的方式,而對于水稻種植戶來說,將現代化農業機械應用其中,可以提高秸稈還田效率。秸稈還田技術作為土壤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態循環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可以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質量,還能調節土壤溫度,實現水稻高產。另外,秸稈還田技術能激發微生物的活性,對作物產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但還田后的秸稈在遇水發酵后會出現毒性物質分解的現象,給土壤帶來一定的污染。再加上秸稈中的C/N比值相對較高,這使得秸稈在土壤中無法實現迅速分解,因此,對于水稻的前期生長來說,不僅不會起到促進作用,甚至會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對于中后期的水稻生長來說,它在經過了長時間的腐爛后就會釋放出大量的養分,這對水稻的生長發育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不同的秸稈還田方式會給作物的養分吸收和產量造成不同的影響,影響作物產量和養分吸收。一般來說,秸稈翻壓還田方式會優于覆蓋還田方式的增產效果,并且粉碎還田方式的增產效果也要優于整稈還田。因此,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需要根據農田種植的實際情況來合理選擇秸稈還田方式,最大程度地避免受到秸稈還田的負面影響。總之,水稻作為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需要關注其產量和質量,積極提升其種植質量。
(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痘姆鄉農業技術推廣站李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