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農藥使用不規范
許多林業種植者肆意使用農藥防治林業病蟲害,使得林木對農藥形成依賴性,忽視了對林業的施肥、灌溉等工作,以至于無法有效解決林業病蟲害問題,造成了環境污染,破壞了生態環境[1]。
1.2天然林占地面積較小
目前,根據中國林業發展狀況與綠色普及率來看,許多森林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通過人工種植生長的,天然林占地面積較少。過去,人們肆意砍伐林木,導致原始森林的林木受到嚴重破壞,森林覆蓋率下降,對自然生態的多樣性與穩定性造成了嚴重影響。
在種植林木時,林木種類比較單調,品種類型單一,造成森林生態系統喪失了穩定性與平衡性,增加林業病蟲害發生概率。人工種植的林木容易被病蟲害所侵襲,還會導致向其他林木蔓延,最終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2]。
1.3經營模式落后
中國造林技術方式較為落后,一部分種植者僅追求林木數量,對治林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布局。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加強林木撫養培育。另外,在病蟲害治理過程中,許多企業的治理方法與經營模式落后,造林技術問題較多[3]。
2.1加強系統管理,提高林木養育能力
首先要確保種植地環境與氣候適合林木生長,選擇抗病性強的樹種進行培育。另外,還要增加林區生物多樣性,以此來提高整個林區生態系統病蟲害抵御能力,定期做好樹木芽苗的消毒工作。
定期進行封山計劃,適當增加林木病蟲害天敵。不斷增強種植人員對森林病蟲害的防范意識,落實好無公害防范措施,切勿大量使用農藥,適當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合理劃分病蟲害防治區域,可以分為重度區與低危區,進行系統化管理,提高林木的自然生長能力[4]。
2.2完善林業病蟲害監測能力
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需盡早發現、盡早預防,可以制定檢測制度,提高病蟲害實時檢測能力,提升病蟲害監測工作能力,減少病蟲害對森林資源的大面積破壞[5]。
2.3加大科學技術投入力度
要想通過無公害技術防治林木病蟲害,就需加大先進技術及資金的投入力度。對林業資金進行專項管理,制定資金運作制度,做到??顚S?,避免資金不合理使用的現象。通過對現代科學技術的研發,加大微生物監測設備、病蟲克星、生物化藥品等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力度,確保林業病蟲害防治效果。
綜上所述,需加強制度化管理、保障資金運作的充足、對林業病蟲害實時定期監測、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防治技術或設備,強化林業病蟲害的治理能力,為林業現代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石麗春.甘肅省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J].鄉村科技,2021,12(1):107-108.
[2]許建國.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探討[J].南方農業,2020,14(29):58-59.
[3]陳發好,王淑嬌,羅小華,等.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關鍵技術研究[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5):61-63.
[4]陳芝蘭.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與無公害防治措施研究[J].種子科技,2020,38(12):82-83.
[5]劉曌,王銘山,安寧.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探討[J].花卉,2020(10):260-261.
(甘肅省瑪曲縣西科河林場貢唐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