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設施蔬菜代表著蔬菜栽培種植及管理的科技化,也代表著資源配置的高效化。通過溫室大棚及配套設施改變田間小氣候,使其更加適宜蔬菜的生長。設施蔬菜技術經過長達40年的發展,其蔬菜種植面積持續擴大,栽培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蔬菜產量和經濟效益的提升。雖然設施蔬菜技術促進了蔬菜行業的發展,但設施蔬菜病蟲害仍舊影響著設施蔬菜的健康發展[1]。基于此,本文介紹了設施蔬菜病蟲害特點,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設施蔬菜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策略,旨在為設施蔬菜病蟲害有效防治提供參考。
設施蔬菜病蟲害往往發生在土壤貧瘠的田間,發生田間一般有土壤酸化、鹽漬化、酸化等特點,而設施蔬菜病蟲害的發生則具有連續化、次生病害逐漸擴大化的特點,成為限制地方設施蔬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此外,設施蔬菜病蟲害的發生與田間管理不科學有著極大關系,例如施肥、用藥、生態調控不當等都可能影響蔬菜田間小氣候的變化,從而給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適宜的條件,造成病蟲害的蔓延與擴散。
2.1以蟲治蟲
以蟲治蟲技術主要防治設施蔬菜蟲害。它是根據自然界昆蟲天敵的特性來防治蔬菜田間病蟲害的方式。通過在設施蔬菜田間釋放一定數量的天敵,來控制害蟲數量。例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利用瓢蟲防治蚜蟲。
2.2以細菌、病毒類藥物治病蟲害
以細菌、病毒類藥物防治病蟲害具有針對性。通過選擇菌類、病毒類藥物,來達到防治蔬菜病蟲害的目的。它利用了微生物代謝產生的抗生素來消滅病蟲害,從而達到防治真菌及細菌等病害的目的。白僵菌、綠僵菌、蘇云金桿菌、阿維菌素、春雷霉素、赤霉素、多抗霉素、顆粒體病毒、核型多角體病毒等都具有較好的病蟲害防治作用。還可以利用菌類藥物防治田間雜草,例如炭疽菌、魯保一號等。
2.3利用生物特性防治
自然界中不同類型的昆蟲有著不同的生物特性。利用昆蟲生物特性,也可以起到病蟲害防治的目的。例如利用害蟲的趨光、趨色、趨味等特性來干擾和控制蟲害,有效抑制昆蟲的生長發育,從而達到綠色殺蟲的目的。某些植物的精油具有特殊的氣味,可以起到引誘、殺卵的作用。在溫室內懸掛黃板、藍板、銀灰板等可誘殺蚜蟲、煙粉虱、斑潛蠅等。再如光化激素、光化農藥等通過光照作用,也可以抑制昆蟲活性,起到殺蟲的作用。
2.4生化農藥防治
生化農藥指以生物表面活性劑為原料制成的農藥。近些年,生物表面活性劑產品種類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生物表面活性劑的作用機理不同。在蔬菜表面噴灑生化農藥,能起到預防蔬菜病蟲害的作用。生化農藥的主要原料為生物表面活性劑,它具有傳導性強、持續時間長、安全性高的作用。因此,采用生化農藥防治設施蔬菜病蟲害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中國除了從國外引進生化農藥外,近些年也推出多款田間應用效果良好的國產生化農藥,例如殺鈴脲、氟幼靈、菌毒沙星、滅霜素。
3.1重視檢疫
設施蔬菜病蟲害的發生還易受種子、苗木等影響。植物檢疫以立法手段防止植物及其產品在流通過程中傳播有害生物。為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在種植設施蔬菜時,建議對種子或苗木做消毒處理,防止微生物病原菌或蟲卵等進入蔬菜內,造成蔬菜病蟲害傳播。例如防治番茄潰瘍病、黑星病時,通過對種子消毒,將攜帶有番茄潰瘍病、黑星病等的植株篩選出來,從源頭控制番茄潰瘍病、黑星病的發生[2]。
3.2加強監測
設施蔬菜病蟲害的發生大部分原因是室溫條件適合病蟲害滋生。提前發現病蟲害是生物防治病蟲害的關鍵。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生物防治技術預防蔬菜病蟲害,建議在溫室大棚內配置完整的微生物監測系統,加強對病蟲害初侵染源的監控。一旦發現蚜蟲、潛葉蠅、白粉虱、白粉病、黃瓜霜霉病、葉霉病、番茄灰霉病等,就可以通過監測數據來分析病蟲害的高峰時段和發生區域,從而為針對性選擇生化農藥或其他防治方法提供決策與依據。
3.3加強管理
近些年,隨著設施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設施蔬菜種植可替換的或閑置的土地較少。加之部分設施蔬菜的種植具有針對性,基礎配套設施及管理需求也不同,造成土壤內微生物病菌和小型害蟲、蟲卵等大量滋生。針對因管理不當造成設施蔬菜病蟲害發生的情況,建議加強室內環境的科學管理:(1)對溫室進行土壤改良,夏季播種或栽種蔬菜前采用高溫悶棚進行消毒殺菌;(2)在溫室大棚內設置紫外線照射等,在溫室大棚內定期殺菌殺蟲;(3)采用輪休茬期的方式管理蔬菜作物。
3.4生態調控
良好的環境是確保設施蔬菜健康生長和病蟲害有效防治的關鍵。通過對溫室大棚環境的生態調控,使大棚內的環境調整為適宜蔬菜作物生長的環境,促進作物健康茁壯生長,提高抵抗力,預防病蟲害。它需要溫室大棚配備有完善的排濕換氣系統、調溫系統等,來調整溫室溫度。例如溫室大棚黃瓜在42~46℃時溫度最宜。在溫度42℃時可以采用封閉溫室的方法提高室溫,保持室溫42~46℃1.5~2 h最佳。到達1.5~2 h后就需要開啟通風排濕功能降溫。這樣就能有效預防黃瓜霜霉病病原菌的滋生,有效預防黃瓜角斑病、灰霉病、霜霉病等[3]。
3.5科學用藥
采用生化農藥防治病蟲害時,建議選擇安全性高、低毒、低殘留、高效的生化農藥。農藥選擇要具有針對性,同時要注意交替使用農藥,注意合理使用農藥劑量,避免盲目用藥或用量過大的問題。
綜上所述,設施蔬菜病蟲害生物防治是一項綜合性項目。設施蔬菜病蟲害的發生與其管理技術、蔬菜田間小氣候有著緊密的關系。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應結合蔬菜病蟲害發生病因,選擇有針對性的防治技術或田間管理方式,從蔬菜種植、生長等多個階段來預防和控制蔬菜病蟲害的發生。建議盡可能選擇多樣化的綠色病蟲害防治技術,來提高蔬菜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促進設施蔬菜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仲蓮.設施農業發展與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9(7):108.
[2]席先梅,白全江,張慶萍,等.內蒙古設施蔬菜病害的發生和防治策略簡述[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6):75,102.
[3]陳國文.設施農業發展與蔬菜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探究[J].南方農業,2018(11):35-37.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古牙汗·吐爾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