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類型的樹木都有其生長特點及自然規律,在培育和移植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自然環境、氣候、土壤等各方面因素,并合理選擇相應的技術。如果栽培方式不合理,很容易影響樹木存活率,造成植物生長不良,浪費種植成本。因此,林業人員需加大技術研發和應用力度,切實提升苗木生命力,合理應用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
1.1種植地選擇和前期處理
由于各種苗木都有其各自的生長規律,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土壤環境等也都存在差異,為了提升培育成功率,就要合理選擇種植區域。要保證生長環境和苗木相符合,例如部分苗木適合生長在土壤含水量較少的地區,在苗木種植過程中,應合理進行地域選擇和規劃。不僅如此,還要重視排水工程,讓土壤中的水分能夠及時排出,避免對苗木根系生長造成破壞。
1.2土壤處理
1.2.1土壤中和
土壤是苗木能夠健康生長的關鍵因素,做好土壤處理是提升苗木存活率的關鍵。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下土壤成分、結構、營養成分含量等都存在差異。因此,應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優化方案,如果土壤酸性過高,則可以添加草木灰來提升堿性;如果土壤粘性高,可適當添加沙土;如果土壤為堿性,可添加已經充分腐爛熟透的松林木。
1.2.2土壤消毒
在對土壤酸堿、粘性等進行中和后,還要保證土壤肥力及營養成分能夠滿足樹木生長需求。林業人員要定期對土壤進行消毒,消滅其中的病蟲,可選擇硫酸亞鐵或其他化學物質消滅病蟲。
1.3種子處理
除了外部環境外,種子質量也是決定苗木存活率的關鍵因素,在選種時,要考察植株母體的生長情況,通常來說發育較好的母體種子質量較高,篩選優質品種,是促進樹木健康成長的必要保障。在種子收集完成后,要清理表面的雜物,消除自帶的病害和蟲卵,在發育過程中保證溫度、濕度等符合要求,在種子發芽后還要對其進行二次篩選,從中挑選出最符合質量要求的種子進行樹木培育。
1.4優化播種模式
在選種后,為了保障苗木培育效果,還應嚴格優化播種模式,規定單位面積內種子播撒量,控制苗木生長的間距,如果在單位面積內苗木種子過多、密度太大,會讓部分樹木難以獲取充足的養分,導致發育不良;反之,則會造成大量的土地資源浪費。除此之外,還要保證種植區域的氣候滿足林木生長要求,在澆水、施肥過程中,合理控制土壤含水量。當前,越來越多的先進林木種植技術都被廣泛應用于林業工程中,包括自動灌溉技術,在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下,澆水量、澆水時間都可以根據苗木實際生長情況來決定。
2.1選擇合適的造林時間
在樹苗培育完成后,就可以根據當地實際環境進行造林,要將地域特點、自然氣候、土壤環境、降水量等各方面因素充分考慮在內。例如北方氣候較為寒冷,移植造林適宜時間為3~5月,此時氣候回暖,能夠為樹木健康成長提供天然條件;而南方地區春季來臨較早,2~4月是較為理想的造林時間。此時苗木生長的環境溫度有所保障,可有效提升造林綠化的品質。如果氣候較為惡劣,則應該采取合理的措施,例如幼苗根系還處于發育階段,在大風天氣很容易被刮倒,可利用鋼管、木材等對其枝干進行加固處理,讓其更好地抵御大風。
2.2設計造林規格
在造林規格方面,國家林業部門對此有嚴格的要求。在移植造林過程中,苗木直徑為4 cm的小型喬木長勢高度應在40 cm以下,大型喬木長勢高度應在120 cm以下。造林規格的確定要以城市綠化規劃作為主要參考依據,并保證自然環境能夠符合苗木生長規律,從而進一步提升林木存活率。
2.3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是影響苗木存活率的關鍵因素,通常來說病蟲害的發生具有強烈的季節性特點,這也便于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移植造林完成后,林業人員可以參考以往的工作經驗,定期收集苗木成長信息,并做好記錄,以病蟲害種類作為參考,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控計劃,從源頭上降低林木病蟲害發生概率。隨著中國林業事業的不斷發展,當前越來越多新品種得到了推廣和應用,要根據不同種類苗木的生長規律,定期噴灑殺蟲藥物。
2.4加強肥料控制
肥料能夠為樹木提供充足的營養供應,這也是提升樹苗品質的關鍵。在移植造林時,要根據樹木對養分的需求,進行針對性施肥,精準控制化肥種類和用量。盡可能利用天然肥料代替化學肥料,減少肥料浪費,可根據苗木生長情況、種子發芽程度適當追肥。
2.5加大監管力度
在移植造林工程完成后,可以利用現代化手段對林業資源進行實時監控管理,從而更全面的掌握苗木生長信息,解決潛在的隱患和威脅。例如可以利用GIS地理系統監察森林資源,當發現有惡意破壞林業資源的行為或遇到不可控因素導致的火災等突發情況時,能夠在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控制,從而保證森林質量安全。除此之外,還要加大監管力度,林業部門要成立專門的監督控制小組,提升移植造林的實際工作水平。
2.6其他注意事項
首先是移植防護,不管在苗木運輸還是栽培過程中,都要盡可能避免對其根系造成損傷,否則會影響存活率。其次是規范種植,保證種植活動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保證苗木根莖、枝干健康,避免人為活動對林木造成損害。要按時補充水分,滿足苗木對水資源的基本需求。最后就是技能培訓,要全面提升林業人員的理論知識儲備及專業能力水平,讓其掌握苗木栽培的正確技術,能夠靈活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保障苗木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環境保護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苗木培育、移植造林作為林業工程中的重點內容,需要林業人員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在樹木栽培過程中為其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保證土壤養分充足,對種植地進行妥善處理,優化播種模式,選擇優質的苗木種子。在移植造林時,選擇合適的造林時間,合理設計造林規格,并定期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根據苗木種類、病蟲害類型噴灑藥物,為樹木的健康生長創造良好環境,不斷提升苗木培育和造林水平。
(1山東省微山縣種苗繁育圃薛建芝;2山東省微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張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