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威 楊婷 屠春林 余艷芳 趙開順

【摘要】目的:觀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基于心肺運動試驗結果確定個性化運動處方對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隨機將120例老年COPD患者分成兩組,研究組、對照組各60例,研究組基于心肺運動試驗評估下確定運動處方干預,對照組采取普通運動處方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第三個月末的心肺功能指標和6分鐘步行試驗結果。結果:康復后第三個月末,研究組心肺功能指標明顯好于對照組,對比康復后6分鐘步行試驗結果,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老年COPD患者采取基于心肺運動試驗擬定運動處方康復,可以明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值得進行推廣。
【關鍵詞】COPD;心肺運動試驗;運動處方;心肺功能改善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
COPD患者做好心肺功能康復訓練,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復。以往的心肺康復沒有結合患者個體化情況進行細分,從而影響了患者的康復效果。因此本次研究,將患者心肺運動試驗作為依據(jù)評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并擬定對應的運動處方,從而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COPD患者進行研究,年限為2019年2月-2020年3月,隨機分成兩組,60例研究組、60例對照組。研究組,男女比例為32:28,平均年齡(68.4±4.1)歲,平均病程(3.0±0.6)年;對照組,男女比例為33:27,平均年齡(68.2±3.9)歲,平均病程(3.1±0.7)年。對比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沒有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通過肺功能檢查、胸部CT檢查等符合COPD診斷標準;無肝腎等器官等相關疾病;無禁忌證;知曉并同意進行研究。
排除標準:有呼吸訓練、運動訓練禁忌證;處于肺結核活動期;存在不穩(wěn)定心絞痛、近期心肌梗死、認知功能障礙、充血性心力衰竭、明顯肝功能和腎功能異常、血液系統(tǒng)惡性疾病及其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主觀拒絕參加康復訓練。
1.2 干預方法
1.2.1心肺運動試驗
使用心肺運動試驗檢測兩組患者的心肺功能,患者坐在功率自行車上開展運動負荷試驗,采用負荷遞增的方式,使患者在6-10分鐘內(nèi)達到極限運動,運動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極度呼吸困難、心電異常、無法維持轉速等限制性癥狀為終止標準[1]。心肺運動試驗結束后記錄最大攝氧量(VO2max)、公斤體重攝氧量(公斤體重VO2)、梅脫(METs)、無氧閾值(AT值)、最大運動功率(WRmax)等相關指標。
1.2.2對照組運動處方
實施常規(guī)運動處方,向患者講解COPD發(fā)生、發(fā)展、預后和轉歸等知識,指導患者開展呼吸訓練,采取縮唇式腹式呼吸:鼻子用力吸氣,然后縮小嘴唇緩慢呼氣。呼氣的時候,患者胸部、腹部保持前傾,確保呼氣從縮小的口型呼出。然后選擇平臥,當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后,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確定運動方案,不提供指導。
1.2.3研究組干預
在常規(guī)康復的前提下,結合患者心肺運動試驗評估結果確定個性化運動干預。
根據(jù)評估結果對每位患者制定個體化強度運動方案。運動方式:踏車;運動強度:50%W=(無氧閾測定功率功率遞增速率x0.75)/2+(極限運動測定功率-功率遞增速率x0.75)/2;運動時間:30min/天,外加5分鐘熱身運動和5分鐘恢復期(無功率負荷),共計40分鐘;5天/周,連續(xù)12周。蹬車過程中保持60r/min的速率。
1.3 效果評價
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第三個月末心肺功能指標,主要包括:最大攝氧量(VO2max)、公斤體重攝氧量(公斤體重VO2)、梅脫(METs)、無氧閾值(AT值)、最大運動功率(WRmax)、1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
對比兩組患者的6分鐘步行試驗結果。
1.4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全部數(shù)據(jù)使用統(tǒng)計軟件做好處理,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使用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分別使用t、卡方檢驗,組間差異顯著為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心肺功能指標
康復治療后第三個月末,對比兩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標(VO2max、VO2、METs、AT值、WRmax、FEV1、FVC),研究組各項指標均明顯好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6分鐘步行試驗結果
康復治療第三個月末后,對比兩組患者的6分鐘步行試驗結果,研究組(468.3±16.9)m步行距離明顯超出對照組(389.1±12.3)m,組間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水平和患者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只有提高心肺功能水平,才能趨于正常的生活,并改善生活質量[2]。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患者心肺運動試驗,可以根據(jù)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標,制定個性化運動處方,達到增強患者肺泡氣體交換能力,減少了運動能量消耗的目的,從而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在個性化運動處方中,要分析擬訂方案的安全性、科學性。
結果表明,對比兩組康復治療后的心肺功能指標,研究組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心肺運動試驗評估擬定的個性化運動處方,增強了患者的呼吸肌力量,降低了耗氧量,增強了呼吸功能,提升了患者的活動耐力。另外,比較兩組6分鐘步行試驗結果后,研究組6分鐘步行距離明顯超出對照組(P<0.05),說明采取個性化運動處方后,患者的活動能力得到了提升。
綜上分析,根據(jù)心肺運動試驗評估擬定個性化運動處方,能夠科學評價患者的生理功能,由此確定的運動處方可以幫助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康復,從而取得明顯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紅莉.延續(xù)性護理在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8,27(3):576-577.
[2]石金娜,宋婷婷.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應用奧馬哈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7):48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