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
【摘要】目的:研究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急診科9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院前急救搶救情況和患者預后情況,分析個性化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在出診反應時間、入院時間以及搶救時間上均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在轉入普通病房人數高于對照組,而轉入ICU以及死亡人數上均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急性腦梗死患者院前急救過程中實施個性化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個性化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
急性腦梗死,又稱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因其具有高發病率和致殘致死率等特點,因此在發病后早期急救完成血管再通,可以明顯改善臨床預后[1]。相關研究發現,在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實施個性化護理,能夠提升患者的搶救效果,改善患者預后。為探討個性化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以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個性化護理,分析其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同期我院急診科收治的9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實施護理方法的差異,隨機分為實驗組(n=45)和對照組(n=45),實驗組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其中對照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45-80(58.36±7.21)歲;觀察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52-77(57.49±6.8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準確評估患者病情,為急性腦梗死患者提供急救措施,做好急診搶救的配合工作等;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建立個性化護理小組,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人員全部經過急性腦梗死個性化護理培訓。(2)出診。接到120急救電話后需迅速出診,出診時間不宜超過5min,在出診過程中遠程詳細詢問患者癥狀,初步判斷病情并指導現場人員開展急救處理。(3)現場急救護理。急救護理人員應當立即對腦梗死患者病情做出準確評估,建立靜脈通路以及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根據患者病情合理用藥。(4)轉運護理。經緊急處理后患者病情穩定,及時為患者提供轉運護理,保證院前急救轉運安全性。轉運過程中注重腰頸部防護,盡量減少顛簸,全程中監護患者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及時與醫院急診部取得聯系,詳細告知患者病情狀況,提前做好急救準備,入院后及時提供科學化搶救流程。(5)心理護理。由于腦梗死發病急,患者及家屬易出現恐慌、焦慮等情緒,需要開展心理護理工作,向患者及家屬科普病情,鼓勵患者和家屬保持積極心態配合治療,避免不良情緒影響病情。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分別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院前急救情況以及搶救愈后情況為指標,分析個性化護理的臨床療效。患者院前急救情況主要包括出診反應時間,入院時間以及搶救時間進行分析。患者的搶救預后情況主要包括轉入普通病房、轉入ICU、死亡的概率進行比較分析[2]。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X 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實施護理后院前急診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在出診反應時間、入院時間以及搶救時間上均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2.2 患者實施護理后搶救愈后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在轉入普通病房人數高于對照組,而轉入ICU以及死亡人數均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主要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腦組織供血發生障礙,從而引發大腦缺血缺氧性壞死和神經功能缺失表現。由于該疾病發病急、疾病進展快,這要求院前急救過程中需要不斷優化護理方式,提升了患者搶救效率[3]。本研究中,通過不斷優化院前急救護理中的各項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并簡化護理流程,減少急救時間差,同時在過程中重視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消除意外疾病引起的不良情緒。這樣既可降低患者疾病再發的風險,又利于患者疾病轉歸[4]。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其出診反應、入院時間以及搶救時間上均低于常規對照組,數據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反映患者實施護理后搶救愈后情況比較,實施個性化護理同樣優于對照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院前急救護理工作中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可以明顯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申青仙,張賽,涂悅,王振國,劉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2020,15(4):633-636.
[2]陳輝.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飲食保健,2020,7(26):132.
[3萬敏,宋西方,賈偉華.急性腦梗死的血管再通研究進展[J].卒中與神經疾病,2021,28(1):110-113.
[4]李玉群.個性化心理護理在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