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護理模式在急診危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將我院116例急診危重患者列為研究對象,觀察組58例患者實施全程護理模式,對照組58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的病死率、滿意度、治療時間、住院天數、醫療費用、焦慮情緒。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滿意度、治療時間、住院天數、病死率及患者住院期間的焦慮情緒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全程護理模式對急診危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能有效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住院天數,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降低治療費用,有效提高患者家屬及患者的配合度與滿意度,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全程護理模式;急診危重患者;效果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A 【DOI】
急診危重患者病情進展快,易復發,因此針對患者病情,實施更加精細的護理搶救,可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效促進患者恢復,減少疾病復發率[1]。目前全程護理模式已被廣泛使用在臨床醫學護理研究中[2]。急診危重患者治療過程中同時采取全程護理模式,有效縮短救治時間,緩解患者住院期間產生的焦慮情緒,提高護理人員搶救工作的開展質量,護理內容相對符合現代需求,相比傳統的醫療急救護理更加系統化、完善化[3]。現對我院急診危重患者116例進行全程護理模式與傳統的醫療急救護理進行觀察,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收的急診危重患者116例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將11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58)和觀察組(n=58),對照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涉,觀察組患者給予全程護理干涉,觀察組患者男30例,女28例,年齡18~83(67.89±12.51)歲,就診時間6~27(17.96±4.99)h,危重創傷有32例,腦血管疾病9例,心血管疾病9例,呼吸系統疾病6例,其他2例。對照組58例,男28例,女30例,年齡19~84(68.22±11.28)歲,就診時間5~26(17.95±5.13)h。危重創傷有32例,腦血管疾病9例,心血管疾病9例,呼吸系統疾病5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家屬陪同下就醫,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護理上采用全程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1)做好120院前急救與急救中心的交接;(2)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完成分診工作,護理人員接到信息后做好醫療急救設備的準備和開啟,根據疾病類型安排分診搶救;(3)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急診患者搶救措施,全程伴隨患者,盡力確保患者生命安全;(4)患者生命體征處于平穩狀態后,護理人員還要繼續完善后續工作、保持各項醫療設備的正常運行,密切觀察患者,處理患者病情突發,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確保患者及家屬可快速適應環境,采用心理疏導措施改善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狀態,避免家屬心理緊張使急救受到影響。對搶救成功的患者采用精細護理措施,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有效推進患者康復。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后,將患者轉入相應科室治療,然后與科室醫護人員實行交接、轉運,當患者到達相應科室后完成交接工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急診危重患者滿意度、病死率、患者配合程度、患者救治時間、住院時間;護理前后焦慮情緒。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5.0軟件,t、P值用于數據分析處理;以(P<0.05)表示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的滿意度58例(100.00%),對照組是51例(82.00%),(P<0.05)。
2.2 兩組患者病死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病死率0(0.00%),對照組患者病死率6(10.34%),觀察組患者病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配合程度、患者救治時間、急診病房住院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配合程度等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4 兩組患者護理前護理前后焦慮評分水平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情緒評分水平對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情緒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急診危重患者其收治的對象多為危重創傷、心血管、腦血管等突然發病患者,發病患者具體體現在生命體征不穩定,需要在較短時間內實時高效搶救,采用快速有效護理工作,是搶救成功的關鍵[3]。
一般情況下,急診危重患者在接診抵達醫院后需立即安排急診搶救,急診搶救過程中實施合理的護理配合極其重要。
本研究通過進行對全程護理模式在急診危重患者中效果研究中表明,實施全程護理模式的患者滿意度、病死率、配合程度、救治時間、急診住院時間等對比常規護理組有明顯優勢(P<0.05)。綜上,全程護理模式在對急診危重患者的救治過程中,能有效縮短患者治療時間、住院天數,緩解患者住院期間產生的焦慮情緒,降低治療費用,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屬的配合程度與滿意度,極大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臨床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候慧會,馬月珍,張淑嫻.優化基礎護理流程對重癥監護病房護理管理中患者搶救成功率和滿意度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05):115-116.
[2]周景嫻.“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山西醫藥雜志,2020,49(03):86-87.
[3]周麗梅,向翠玲.“急診分診安全管理模式對急診護理質量,安全性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7.S2(2019):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