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丁宜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關懷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50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病例數少一點五十列左右。)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實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同時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干預前和干預后采用護士用住院病人觀察量表和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評定。2組干預均持續7周。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社會興趣、社會能力和個人整潔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精神病癥狀、遲緩、抑郁和激惹項因子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人文關懷干預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對患者后期恢復產生了積極影響,不僅能夠控制患者的精神狀態,還能夠使其社會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字】人文關懷;老年精神分裂癥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DOI】
隨著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理念護理工作中逐漸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當中。在護理工作中,“人文關懷”的核心是“以病人為中心,一切從病人出發”[1]。由于精神分裂癥自身的疾病特點,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會出現生理機能衰退、生活能力下降和心理狀況改變,同時患者的感覺、反應和動作也會變得遲緩,在護理上存在較大的工作難度。為了研究人文關懷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現對本院在2019年—2020年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并對其進行研究分析,其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9—2020年收治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共50例。入選標準:(1)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2)患者診斷與CCMD-3診斷標準相符。排除標準:(1)物質濫用患者;(2)有嚴重軀體疾病的患者;(3)有視力障礙和聽力障礙的患者。
此次研究采用隨機數字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患者。對照組男7例,女19例;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為(65.4±4.3)歲;觀察組男5例,女20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為(64.5±4.2)歲。2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女病例數多一點,男病例數少一點)
1.2 方法
所有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均在我院進行精神科常規的護理。觀察組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具體的干預方法如下:(1)營造適合老年患者的住院環境,病室布局合理,病區環境整潔有序,營造充分體現人文關懷里面的住院環境;(2)營造親情化的護理氛圍,讓患者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3)加強基礎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病情的變化,加強對患者生活的護理,在飲食方面叮囑患者應清淡膳食,保證患者有一個良好的作息時間;(4)對患者進行健康宣傳教育;(5)給予患者心理方面的護理干預,加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賴,幫助患者樹立信心;(6)強化社會支持力量;(7)鼓勵患者多參加各種群體活動與康復訓練。
1.3 指標判定
干預前和干預7周后采用護士用住院病人觀察量表對患者進行評定。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調查表進行評估,分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數據用(x±s)表示,計數數據用(%)表示,通過SPSS22.0版本的計算機軟件中,用t、X 2驗證5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數據。若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NOSIE各因子得分情況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社會興趣、能力和個人整潔項因子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精神病表現、遲緩、抑郁和激惹項因子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前后護理滿意度評估
干預前后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醫療、養老和護理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作為老年人中的弱勢群體,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比例也逐漸增加[2]。因該疾病自身的特點和生理機能各方面衰退,大多數的老年精神病分裂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常規護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需求,而人文關懷護理不僅只針對疾病護理,其護理范圍擴大,延展到患者的身心整體護理[3]。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根據護士用住院病人觀察量表對2組患者進行評估,觀察組患者的社會興趣、社會能力和個人整潔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精神病癥狀、遲緩、抑郁和激惹項因子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根據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調查問卷對2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評估,對比發現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夠促進患者恢復和改善其社會關系,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朱培娟.如何做好重癥監護室的人文關懷[J].養生保健指南.2019,000(034):323.
[2]蔣嬌霞.心理支持在精神疾病護理中的運用及意義[J].飲食保健.2019,006(016):220.
[3]李宗惠.人文關懷在精神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養生保健指南.2019,000(0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