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

【摘要】目的:探析風濕免疫科臨床實習帶教中運用微信平臺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風濕免疫科室于2021年4月至2021年6月實習生共計70例劃分為兩組,一組實施常規方式進行實習帶教,一組實施在實習帶教中應用微信平臺,對比兩組帶教后患者的理論與實踐考核成績。結果:觀察組理論知識評分、實踐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值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風濕免疫科臨床實習帶教中應用微信平臺,可使教學效果大幅提升。
【關鍵詞】風濕免疫科;實習帶教;微信平臺
【中圖分類號】R47-4;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
風濕免疫科患者的病情發展緩慢,發作反復,多伴發關節疼痛、發熱、皮疹等癥狀,給患者的身心均帶來極大痛苦,需要采用針對性藥物與新型免疫凈化等治療方式,但是由于風濕免疫學科是一個新學科,在校生對于風濕免疫病相關知識與臨床護理均缺乏全面性了解,這就需要開展有效的臨床實習帶教,幫助實習生快速適應醫院工作模式,為患者提供專業的臨床護理服務[1]。傳統教學方式單一,護理操作少,無法有效培養實習生的護理主動性。為了進一步提升風濕免疫科實習帶教效果,我院在帶教中合理利用微信平臺,獲得較為理想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我院風濕免疫科室實習生共計70例,帶教時間為于2021年4月至2021年6月,根據入組先后劃分為兩組,對照組實習生35例,年齡均值(22.06±3.02)歲,女30例,男5例;觀察組實習生35例,年齡均值(22.06±3.02)歲,女30例,男5例;觀察組實習生35例,年齡均值(22.06±1.02)歲,女30例,男5例;觀察組實習生35例,年齡均值(22.24±152)歲,女28例,男7例;兩組間資料無統計比較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的科室周期均為4周,對照組實施常規帶教,方法:第1周,由帶教老師開展崗前教育,以理論授課為主,介紹風濕免疫科室常見疾病、基礎護理措施;第2周,開展臨床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訓練;第3周,由帶教老師帶領查房護理,掌握病例書寫,為病情輕、態度良好的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護士長與帶教老師進行點評指導;第4周,學習掌握科室專科護理操作,增加護理難度,指導實習生開展出科評價。
觀察組在上述教學模式基礎上,利用微信平臺進行教學,方法:(1)入科第一日,由帶教老師建立微信群,群成員包括護士長、帶教老師、學校組長、其他護生等成員,由帶教老師發放醫院、科室等相關通知,提前1d將授課課件發放在微信群內,以便實習生進行提前預習及課后復習;(2)讓實習護生關注風濕免疫科微信公眾號,平臺每日發放專科疾病、免疫調節治療理念、免疫凈化治療技術、護患溝通技巧、心理疏導等方面內容,以便護士根據自身薄弱內容給進行深化學習掌握[2];(3)通過微信群開展教學查房:將病例根據需要編輯成文本、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發送至群內,根據課堂知識進行自由討論,提升學習效率與創新能力,通過互動式、啟發式教學,更好提升教學效果。護生在查房護理工作完成后,每日總結自身護理中的不足放松在群內,由帶教老師根據實習生的表現進行評估講解。
1.3 觀察指標
出科評價包括包括理論知識考核、技術操作考核兩項,總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越佳。
1.4 統計學處理
考核成績評分為計量資料,以(x±s)描述,用SPSS24.0統計軟件開展t值檢驗,P<0.05,證實兩組間數據比較有差異。
2 結果
觀察組護生的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確切。
3 討論
傳統教學多是由教師講課,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多是通過死記硬背所實現,理解能力較差,且傳統授課對于實踐操作的講解較少,很多實習生未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效連接,導致整體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有關研究發現,“互聯網+”學習時代下,科學利用各平臺資源,結合臨床帶教學習方式,改變傳統單一帶教模式,可更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提升教學質量[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新型教學模式的壯大,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快速發展,臨床實習帶教中可開始引入互聯網教學模式,獲得滿意效果。
微信平臺是近年來發展較猛烈的互聯網技術,可實現及時性的圖片、文本、視頻、語音等多種形式信息的傳播。微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交流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臨床實際帶教過程中加強對微信平臺的利用,可使臨床帶教打破時間、空間限制[4],教學方式更靈活多樣,使實習生更好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在微信群內可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更好實現頭腦風暴,更有利于所有實習生參與其中,使每個實習生均可主動參與其中,更好提升實習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提升臨床帶教教學效果[5]。
本組研究結果證實,臨床實習帶教中利用微信平臺,可使實習生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操作實踐能力均可大幅提升,使教學質量有效提升,更好提升實習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符合風濕免疫科室所需的護理人才。
綜上所述,風濕免疫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科學應用微信平臺,可使臨床帶教效果大幅提升,更值得臨床進一步普及應用。
參考文獻:
[1]榮雪.微信平臺支持下O2O教學模式對眼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新通信,2020,22(18):199-200.
[2]許美芬,梁玲芝,高琳,吳曉宇.“微時代”背景下醫學檢驗實習帶教模式的創新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1,29(01):204-206.
[3]凌武膽,梁紹勝,高虹,邱憲山.微信平臺輔助教學在手術室實習護生微創手術配合帶教中的應用[J].微創醫學,2020,15(06):795-797.
[4]梁潔瓊.微信平臺輔助病案分組討論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0,41(23):3005-3007.
[5]李明.微信平臺聯合案例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0,22(22):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