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婷
摘要: 前置性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精心設計的前置性任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參與課堂,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本文針對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板塊教學中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結合PEP小學英語閱讀課例,探索了前置性任務設計的策略和方法,進而促使教師開展高效的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促使深度學習的發生。
關鍵詞:前置性任務;閱讀教學;深度學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對小學英語中的教學目標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對于二級(即義務教育階段六年級畢業時)學生,要求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由此可見,閱讀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中的read and write板塊,貼合單元主題,接近生活實際,具有深度意義的語言交際功能。然而,在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特別是在小學高年段,因其篇幅較長,文本障礙較多,往往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心,并會影響當節課的教學活動的質量,對學生的深度學習構成障礙。同時,在日常教學中,由于課時緊,研究不夠深入等原因,部分教師不夠重視閱讀教學板塊的備課,因此在教學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 注重教師教授,忽視學生體驗。在教學中,由于閱讀板塊難度大,教師容易進入“教師包辦”的誤區,學生缺乏自身一系列的知識準備、知識內化、知識遷移的過程,整個過程跟著老師進行機械的知識傳授。
2. 注重課中教學,忽視前置性學習。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往往會在pre-reading環節,通過一項或多項教學活動與學生突破文本理解的障礙,繼而再進入while-reading環節。然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文本閱讀障礙在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持續影響較久,降低學生學習的效率,限制學生的深度學習。
3. 注重知識傳授,忽視思維發展。當前閱讀教學中,大部分老師只關注閱讀文本的詞匯和句式教授,缺乏對學生進行文本背景的拓展和發散性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一、前置性任務設計的重要性
前置性任務設計,是指在教學前,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開展具有探究性和思維性的學習任務,解決遇到的問題。前置性任務設計是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的前提。精心設計的前置性任務,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能促使“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變,促使學生向指向思維發展的深度學習的發生。
二、前置性任務驅動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文本的背景知識與文本閱讀的障礙對學生的閱讀效果產生了最為深遠的影響,而文本內涵的遷移,則影響學生深度學習的發生。精心設計的前置性任務,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在授課前對文本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有效地突破文本閱讀的障礙,使閱讀課從向實效性,有更多的精力進行文本遷移和思維拓展。
例如,在教學PEP六年級英語下冊Unit 4 Then and now Read and write這一課時,由于這一篇閱讀文本講述的是吳一凡的夢,此篇閱讀文本的發生背景與前面幾個單元的故事以及教材人物吳一凡的性格息息相關,而且閱讀文本里的生詞非常多,而且其中部分生詞(suddenly, tripped等)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礙,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降低學生閱讀的信心。因此,前置性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此課時,筆者設計了如下前置性任務:
Task 1: Think and answer:
1. Who is Ma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s Wu Yifan lik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2: Let’s try
1. 寫出下列動詞的過去式,并根據音標掌握其過去式的讀音。
run ______ give _______ fall_______ feel_______
跑 [r?n] 給 [ge?v] 摔倒 [fel] 感覺 [felt]
2. 讀一遍文章,根據上下文提示猜出劃線單詞的中文意思,并用自然拼讀法讀一讀單詞。
①Liu Xiang had a race and won in 2004. A. 賽跑 B. 米飯
②Nothing is impossible(不可能的). A.任何事情 B.沒有什么
③I had a bad dream last night. A. 夢 B.晚餐
④Suddenly, I fell off my bike. A.突然 B.馬上
⑤The boy tripped me with his leg and I fell on the floor. A.傷害 B.絆倒
Task 3: Read again and answer: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I thin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思路如下:
1.Task 1: 激活舊知,鋪墊背景。
通過問答,學生回顧文章的人物之一——Max,并通過句型What’s ...like?的復習,溫顧主人公吳一凡的性格特點,為故事的發生埋下鋪墊。
2. Task 2: 理解文本,充分準備。
任務二里的單詞都是文中容易影響學生理解和朗讀的生詞,學生可以根據音標和運用自然拼讀法掌握讀音,熟悉意義。課堂上教師再適當地配以肢體動作,讓學生再次在語句和情景中理解生詞的含義。通過前置性學習,學生可在課前正確理解文本,感知文本內容,最大限度地做好充分的學習準備,為深度學習提供基礎。
3.Task 3: 搭建支架,思維飛躍。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充分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能力,在進行前置性任務設計時,教師不能拘泥于對文本的表面理解,要通過搭建支架,引導學生通過思考與表達,活化知識與情景,挖掘文本更深層的意義,促進更開放的教學活動,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前置性任務設計輔助措施
在設計閱讀課型的前置性任務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各類輔助措施:
1. 對于理解性的閱讀障礙,要提供充足的與閱讀文本相關的素材。教師可以提供補充閱讀材料、視頻、錄音等等,幫助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同時,可以選擇線上平臺輔助完成前置性任務。
2. 對于知識性的閱讀障礙,要設置有效的前置性任務,充分運用詞典、自然拼讀法、通過上下文推測單詞等學生已有的方法,解讀文本中的知識性障礙。對于難度較大的文章,教師可以設計適度的預習單,設置相應的讀寫練習,讓學生對課文初步掌握。
3. 對于強調整體理解的閱讀文本,教師可以利用教材資源,光盤、動畫、音頻、微課視頻等,提前把相關的資源通過班級學習平臺發布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預習和感知、理解課文。
四、結語
相對詞匯課型和對話課型,小學英語閱讀課型因為其開放性大,題材比較多樣,需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任重而道遠。依托前置性任務,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思維品質,真正轉換師生角色,讓學生真正地主動學習,促使學生開展更深層次的學習,真正助力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201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陳愛萍.2018.談提高小學高段英語預習有效性的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18)
[3] 薛順群. 2017. 設置前置性預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04):187
[4] 徐寧. 2017. 讓“前置性學習”成為高效課堂的催化劑[J]. 基礎教育研究, (4):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