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斌
摘要: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明確了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培養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著重培養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對于事物有較為合理的聯想,并開發學生想象力的潛能。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極為重要,無論是對于學生個體,還是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亦或是語文學科本身,都離不開想象力的培養,學生想要學好語文學科,就需要發揮自己的想象,由此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構建語文思維體系。本文通過分析想象力對于小學生成長與發展的作用,由此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想象能力;思維體系
1、想象力助力學生提高創造能力
在教材當中,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力。以毛澤東的詩詞為例,其中就有著不一般的想象。而在教學的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從而理解課文當中的含義,進而展開豐富的聯想,在其頭腦中隨著閱讀的深入勾畫出一幅自己所想象的畫面,并且讓小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極大的發展,將培養小學生想象力與實際教學活動進行連接,以此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與效率,達到教學的目標。
2、想象力助力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
首先,語文教育對于小學生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有關閱讀教學的內容,閱讀水平的提高所依賴的是平時的語言的積累,而這需要長時間才能達成的目標,短時間內較難看到成效。這就要求教師著重語文課堂教學,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以此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包含著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思路,學生想要對文章的主旨有深刻的認知,需要教師的引導,并結合作者寫作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對其加以想象,才能真切的感知到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不僅學生的想象力有較大的提升,其閱讀的能力也會穩步增強。
其次,在寫作方面,因小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相對片面,其理解能力受到自身閱歷和年齡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小學生的理解和看法和大人極為不同,因小學生的想象力極為豐富,對于周圍的世界也充滿著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小學生在進行習作練習時,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性,注重小學生想象力的特點,鼓勵他們大膽將自己的想象力應用到作文當中,由此寫出個性鮮明的具有極強個人風格的文章。而在這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也會感到游刃有余,其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也有了充分的體現。小學生想象力的充分運用可以使得教師的教學相對輕松,課堂氛圍也比較愉悅、和諧,從而形成語文教學活動的良性循環。
3、想象力助力活躍課堂氣氛
在課堂當中,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力表達自己的內容世界,而這一過程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將自己想象的世界展現出來。小學生因年齡尚小,會具有較強的心理保護機制,一旦受到傷害,便停滯不前。因此,教師在學生發揮自己想象力的方面要積極鼓勵,如果想象力確實超出了教學活動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到教學活動的主題。
小學生的感知力與同理心極強,教師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走進課文的內容里,他們就能夠感知到課文當中的情緒與感情,好像自己在經歷課文中所寫的事情一樣,由此也加深了小學生對于課文的體驗與感悟。小學生還具有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這一特點,運用卡片、插圖、實物等等讓學生展開聯想,可以讓學生將文字轉換為畫面,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求知欲和興趣,對于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與情緒也會有更為深層次的感悟,以此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以《古詩兩首》的教學活動為例,《所見》的教學可以先展示課文當中的圖片,詢問學生圖片中的內容,讓其闡述出來,而學生便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為牧童,自己則騎在了牛背上,然后在向前走的過程中捕蟬,想象自己在這個故事當中的心理變化。學生一方面可以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將自己置身在故事和畫面之中,想象自己會遇到怎樣的狀況,然后再閱讀古詩,讓學生能夠快速的理解其中的內容,融入到課文當中,體會到課文中所描繪的意境。
4、想象力助力學生加深課文感悟能力
教師在上課時,常常會有疲憊感,不僅教師上課累,學生聽課也很累,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在疲憊的狀態下,無法體悟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無法感知到其中的情感狀況,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亟需思考的問題之一。其實,教師可以大膽放手,將語文的課堂還給學生們,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思考問題,而教師所起到的作用便是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發揮自己的想象,然后讓學生由此體會閱讀與寫作的深層次的內涵,進而達成情感教育的目的。
以《地震中的父與子》為例,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無需對課文中的具體內容詳細的解析,而是可以闡述課文的創作背景與寫作意圖,讓學生對于當時的社會情境有所了解,然后將自己想象成課文當中的某一個人物,可以是父親,也可以是兒子,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力體悟到父愛的偉大。培養小學生想象力不僅可以激發其思維,還能夠增強其創造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對于日常的生活有所感悟。
5、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極為重要,尤其是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教師需要在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成長規律的基礎上,挖掘課文中可以運用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學生語文知識,開拓思路,大膽創新,讓學生能夠寫出極具個性化的文章,同時能夠全面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作為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老師,需要讓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以體現其主體的作用,并充分發揮小學生想象力的價值,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可以積極投入其中,由此理解課文的內容,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出更為多樣化的形象,切實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讓我們構建屬于自己的語文思維體系。
參考文獻:
[1]周玲. 小學生語文想象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 課外語文, 2020, 000(010):P.32-32,34.
[2]溫嵐. 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 華夏教師, 2020, 000(005):11-12.
[3]李芳.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具體措施[C]// 2020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