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強
摘要: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線上教學備受關注,線上教學比較復雜,許多教師開始著眼于學科教學的具體條件,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實現兩者的完美對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及互動。了解學生的真實訴求以及學習流程,全方位地跟蹤學生、指導學生,確保高效教學和針對性教學。對于文言文教學來說,難度系數相對偏高,線上線下的有效對接以及緊密互動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線上線下;文言文;高效對接
引言
線上教學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有助于突破時空限制,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利用,彌補線下教學模式的束縛。但是線下教學并非完全一無是處,有助于實現師生之間的面對面交流及溝通,充分發揮非語言的重要作用及優勢,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在開展文言文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著眼于前期的育人目標,真正實現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之間的無縫對接,為學生的文言文學習保駕護航,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
一、線上線下教學緊密對接
在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國的教育環境變動較為明顯,各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理念應運而生,線上教學則是典型的代表。線上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顯,具有明顯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教師開始著眼于線上教學的現實條件,積極彌補線下教學模式的不足,實現兩者的完美對接,為學生的知識學習和社會實踐指明道路和方向。線上線下教學具有明顯的實踐價值及作用,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優化升級以及改善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注重線上與線下之間的緊密對接以及有效組合,積極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拓展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的過程中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文言文教學的難度系數相對偏高,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比較被動及消極,難以留下深刻印象。教師則可以將線上與線下融為一體,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指明道路,避免學生消極應對,真正實現文言文教學質量及水平的穩定提升,保障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和成長。
二、線上線下文言文高效對接教學現狀
(一)線上教育資源比較匱乏
教育資源是教育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及前提,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能夠更好的營造開放式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參與能動性。但是目前來看,在落實線上文言文教學活動時,線上與線下之間的隔閡比較明顯,前者的教育教學資源較為匱乏,教師在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時面臨著許多的困難及障礙,難以更好地凸顯文言文教學的吸引力以及創造性。
(二)教師專業能力有待提升
線上線下教學之間的有效對接十分考驗教師的基本功,教師既需要掌握線下教學的重點,分析不足之處,又需要靈活利用線上教學改革教學模式。但是有的教師專業能力還有待提升,對線上教學的認知和理解不夠充分,難以實現綜合對比及統籌兼顧,最終導致線上線下無法實現有效對接以及緊密結合,一部分育人資源被浪費,學生比較被動。
三、線上線下文言文高效對接教學策略
(一)積極豐富線上教育資源
為了實現現線上與線下教學之間的緊密對接,促進文言文教學工作的全面落實以及有革效,教師需要踐行與時俱進的育人理念。關注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要求,在線上教學平臺中搜集優質的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線上學習資源,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和大膽想象的過程中對文言文知識有一個深刻的理解。保證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在明確教育目標和豐富化教學內容的指導下,積極利用移動終端以及網絡平臺實現自主學習和高效學習。掌握適合自己的文言文學習技巧,實現舉一反三和事半功倍。
(二)逐步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顯而易見,對于文言文這一重難點知識板塊來說,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能動性以及整體的教學質量。為了促進線上與線下教學之間的緊密對接,學校需要逐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夯實教師的專業基礎,深化教師對線上與線下教學的認知和理解。鼓勵教師在綜合對比及反省的過程中探索出一條全新的教學思路,實現兩者的無縫對接,為學生的文言文學習保障或行動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環境。確保學生能夠在線上與教師保持密切聯系,在線下則提出不同的意見,尋求教師的幫助,解決個人的問題,真正產生發自心底的意愿和動機。
(三)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線上與線下教學之間的緊密結合離不開學生,學生的主動參與非常有必要,教師需要盡量避免全權包辦,而是與學生共同商討,了解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及障礙,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能動性。讓學生也能夠主動的為線上線下的互動做出相應的貢獻,提出個人的獨到看法,這一點對凸顯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優勢都有非常關鍵的影響。
結語
在落實文言文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了解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優缺點,找準兩者之間的無縫接口。在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理念的過程中,進一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實現與學生之間的全面溝通以及有效交流,讓學生能夠變得更加主動,意識到文言文學習的樂趣和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曉艷. 芻議中學語文線上和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J]. 新課程研究(7):2.
[2]馮異. 芻議新課標下高中文言文高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 教育, 2015, 000(028):19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