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燕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美術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是一項重要要求,是素質教育的基本方針。教師的教學內容要從培養學生興趣、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等多方面入手,做到真正的關注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的美術素養都得到發展與提升。
關鍵詞:美術教學;個體差異;關注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正是因為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才變得如此精彩美麗。像世界上的萬物都存在著差異一樣,學生群體受先天的素質和后天的影響,也存在著差異性。
一、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
每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之間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上要充分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老師在備課前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明確哪些學生水平高一些,哪些學生水平略差一些,哪些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更濃一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才能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
在美術教學中采取分層的教學策略,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應該分為基本、中等、最高三個層次。要求美術水平較低的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只掌握美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中層次的學生目標要在低層次學生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而高層次的學生要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通過對每一層次學生都設定了教學目標,當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要求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使每個學生獲得進步的滿足感,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學生的情感不同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有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性。作為教師既要注意學生的共同點,又要關注和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更重要的是備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把情感恰到好處地流露,就能很好的增強教學藝術感染力,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課堂教學效果會很好。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過程已成為教師和學生自身情感活動和認識活動互相作用的過程。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的在傳授技能技巧的同時,給學生想象的空間、發揮情感的空間,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展開豐富的想象。通過把教師的語言和情感,教學內容以及課堂氣氛作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所,讓學生產生心理共鳴,使學生主動學習并和諧發展。教師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寬廣,讓情感隨之升華。學生已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與教師一起進行創造性活動的主體。
美術教育要體現個性化、人性化,而個性化與人性化的內涵,則是以情感教育為主。我們應該給學生提供自由、平等而又具有豐富想象空間的美術創作環境,教師應為學生創造自由的學習氣氛和情境,提供豐富而廣泛的學習資料,讓學生在學習時自由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實現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學習。
三、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不同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學生對社會事物的了解,也隨之豐富起來,他們有自己的世界觀,看問題有自己的思想觀點。教師在教學中從多角度、多層次去考慮,做到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顧及個別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學生很喜歡蝴蝶,每天清晨都要到花園里去看蝴蝶。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說蝴蝶是害蟲之后,她對蝴蝶的那份感情被受到傷害。之后,雖然她還是忍不住去看蝴蝶,但是只是悄悄地去了。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永恒的。教育的作用不是清除差異,而是承認差異,尊重差異,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學生之間的繪畫才能也具有差異性,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經常發現同一主題的畫,由于學生的個性和審美觀不同,所表現的作品也各不相同。這種個性差異不僅表現在學習方法上,在學習效果上表現的更突出,美術教育必須尊重它、呵護它。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差異性,在教學中要保留一定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去捕捉,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合適的學習支持。
四、學生對審美的需求不同
學生的發展水平總是存在著差異,個性和興趣又有所不同,有的學生造型能力強,有的學生色彩感覺好,有的學生動作大膽,有的學生動作精細等。教師必須了解以上因素,為他們提供不同性質的工具材料和不同的表現方法,允許他們有自主選擇自己偏愛的表現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體現自身的價值。
美術課堂是學生傾心的天地,是他們表現美的舞臺,抒發個人情感的驛站,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如何使學生在每一節美術課中興趣盎然,身心愉悅、激發想象、創新作品,進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目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位美術老師去研究與探討的問題。總之,教師只要在教學實踐中根據不同的課型及學生的個體差異特點,遵循對美的欣賞、體驗、追求、實踐的辯證規律,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達到審美快樂。這種審美快樂的獲得,便是一種精神享受。
參考文獻:
[1]姜振華.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現狀與對策[J].黑河教育,2018(7).
[2]李雪.新課改下初中美術創造性教育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