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閃閃
摘要:新課改要求教師主動擺脫傳統育人模式的束縛,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以打造有效課堂為基礎,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在鼓勵和引導學生的過程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給予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其中多種現代化教學策略的有效組合非常關鍵,數學教師需要盡量避免簡單直白的照搬照抄,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調整教學思路,引導學生自主實踐、大膽想象,進一步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引言
數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明顯,學習難度相對偏高,有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感覺無從下手,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教師則需要以打造有效課堂為依據,靈活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策略改革教學模式,有效踐行素質教育,為學生的數學學習保駕護航。
一、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忽視課前導入
結合心理學的研究成效分析發現,第一印象對人的影響非常直接和深遠,其中課前導入則是數學教學的“第一印象”,對學生的數學學習以及教學改革有顯而意見的影響。為了確保學生全身心的參與進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對課前導入環節的進一步分析,積極創新課前導入策略。但是有的數學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在課前導入上所投入的時間較少,沒有意識到課前導入的重要影響,過于注重對后期理論知識的簡單講解以及應用,最終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能動性。學生的注意力較為分散,難以獨立高效的完成教師所布置的預習任務,整體的教育教學進度偏慢,學生難以跟上教師的節奏。
(二)學生缺乏實踐機會
新課改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學生的自主實踐以及獨立探索最為關鍵,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實踐,了解學生的參與過程。但是有的數學教師過于注重自身的權威地位,沒有將課堂歸還給學生,直接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以及教學經驗進行判斷。這一點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實踐和檢驗個人理論知識的機會,只知自然不知其所以然,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的能力相對較差。
(三)理論與實際相脫節
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導致理論與實際相脫節,學生無法利用所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知識應用能力不足。有的教師也沒有根據學科教學大綱的改進要求調整教學思路,改革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比重不夠合理,失衡問題較為嚴重。學生逐步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對數學這門課程提不起興趣。
二、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創新課前導入
數學教師需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抓住課前導入這一重要環節,讓學生能夠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采取恰當可行的教學策略,將形式新穎的課前導入技巧融入數學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數學知識并實現靈活應用。情境導入、懸念式導入以及故事導入的效果比較顯著,教師可以將多種現代化的導入形式相結合,充分發揮一定的合力作用,在簡單設問的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預習,確保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師的指導之下標注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在課堂中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這一點不僅有助于加強師生互動,還能夠更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確保課前導入的不斷創新以及有效改進,學生也能夠積極主動的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
(二)鼓勵學生自主實現
為了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教師需要確保學生全身心的參與進整個數學教學環節,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積極優化課堂教學的具體流程。學生的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教師需要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依據,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真正實現做中學、學中玩,充分落實寓教于樂的育人理念。確保學生在自主實踐應用的過程之中留下深刻印象,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有一個全新的理解,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這一點符合素質教育改革的初衷,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得到了鍛煉,課堂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有效課堂得以構建。
(三)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
不管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都是學科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知識應用和社會實踐有重要的影響。教師需要盡量避免理論與實際相脫節,通過對兩大教育板塊的有效協調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將理論與實際融為一體,正確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肯定學生,讓學生重拾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高效獨立的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需要以理論教學為基礎,先讓學生對數學概念以及數學原理進行分析,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實踐,讓學生主動應用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判斷能力。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較大,在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時,教師需要適當控制好教育教學的難度,避免學生出現消極應對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有效課堂教學。
結語
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有效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主動創新課前導入,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鼓勵學生自主實踐。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基礎,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讓學生能夠對數學這門課程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和理解。
參考文獻:
[1]鮑柏芝. 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 文理導航(中旬), 2015(1).
[2]葉維軍. 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的靈活運用[J]. 新課程(中學),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