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蘭陵縣委宣傳部 徐俠 馮磊 孔維克
蘭湖岸邊,東山腳下,一曲船歌唱盡家鄉美。行走在蘭陵縣蒼山街道小東山村,白墻青瓦,花香滿徑,一步一景讓人心曠神怡。
農家小院里,村民井永舉正忙活著他的新盆景,從面朝黃土背朝天轉型為手藝人,這是井永舉做夢都沒想到的。“我現在種了100多盆花,有大桂花,有小桂花,有結果的,有開花的,游客來到村里,有相中咱盆景的,給個價俺就賣了。干這行當,既能掙錢,又能陶冶身心?!?/p>
一棵棵普通的樹苗,在井永舉的修剪打理下變得“氣象萬千”。而在小東山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像他這樣的盆景藝人。“大家經常聚在一起切磋研究,技術互相學習,品種互相交流。”井永舉介紹說。
難以想象的是,三年前的小東山村還是一個無人問津的“空心村”,產業基礎薄弱,收入來源單一,村子發展停滯。傳統的大田種植模式并不能實現旱澇保收,村民靠天吃飯。2018年,壓油溝田園綜合體的連片打造為小東山村送來了發展的“東風”,在改善村莊環境,打造宜居鄉村的同時,村黨支部利用村子依山傍水的地理優勢,依托當地植被資源,打造以盆景為特色的美麗鄉村。這一舉措符合小東山村的實際,打開了鄉村振興工作的“突破口”,僅用三年,小東山村就實現了由落后小山村到省級美麗鄉村的華麗轉身。
伴隨著改造提升,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游客慕名而來,小東山人也從這份熱鬧里尋到了產業發展的潛力。2018年,永東盆景種植合作社成立,以“公司+農戶”的模式引導村民發展盆景產業。
一盆盆景賣四五十元,兩盆的賺頭就跟過去種一分地的收入相當。通過算經濟賬,村黨支部成功點起了村民進入這個產業的“希望之火”。為了解決村民的后顧之憂,合作社又從景區返租70畝土地打造苗木種植基地,同時,聘請專業人員為村民開展現場指導和培訓,高收益和好政策讓大家伙有了底氣。
年輕人的加入,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電商銷售、直播帶貨……互聯網的“新玩法”讓小東山盆景逐漸走向大山外的世界?!按迕癜阉麄兊呐杈澳玫胶献魃鐏碣u,每盆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他們賣出產品后,合作社收取售價的10%作為服務費,剩下的90%都是村民的純利?!贝妩h支部書記井永東說。
產業興,鄉村興。小東山村的微型盆景業只用兩年就發展到6萬多棵。人人種盆景、人人制盆景、家家都是盆景專業戶,“盆景專業村”的名號越來越響亮。村集體年收入21萬元,人均年增收1萬多元,憑著一雙雙巧手,方寸盆景成為了小康路上的“搖錢樹”。
鄉村旅游改變的不僅僅是小東山村,3公里外的南碼頭村同樣受益。過去,蒼山街道南碼頭村交通閉塞,基礎設施落后,村民致富沒有門路,村集體年收入只有7000多元。根據村里的實際情況,村黨支部借著壓油溝田園綜合體開發的契機,成立空閑宅基地合作社,流轉宅基地到村集體,發展民宿產業。
最美鄉愁——壓油溝民宿
村支部書記朱德海介紹說,開發田園綜合體承建方在村里流轉的空閑宅基地上建了14套特色民宿,用于增加村集體收入、合作社收入及村民的股份紅利,同時帶動村民就業。
“在民宿里打個工干點零活,每個月收入有1800多元錢,年底俺這里邊還有分紅,一年下來收入不少,俺很知足。”作為合作社社員的南碼頭村村民張傳麗切切實實地嘗到了合作社給她帶來的“甜頭”,現在她已是景區的工作人員,每月都能領到穩定的工資收入。
南碼頭村的特色民宿與壓油溝田園綜合體開發同步發展,交相輝映。節假日期間,壓油溝景區推出的篝火晚會、民俗演出、抬閣巡游、婚嫁情景劇、嫦娥奔月等鄉土民俗文化活動讓南碼頭村居客之家特色民宿預定火爆,入住率95%以上。壓油溝文旅扶貧的實踐也成功入選“2020世界旅游聯盟減貧案例”。
目前,南碼頭村正在探索多種模式的運營方式,合理利用村內土地資源,擴大村集體收益,努力實現從“精準扶貧重點村”到“鄉村振興示范村”的轉變。“在現有基礎上,我們還打算打造滑翔基地、游覽棧道和大型音樂廣場。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后能更好地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為村民生活、生產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說起今后,村黨支部書記朱德海有著更加長遠的打算。
近年來,蘭陵縣以產城融合為目標,加大力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及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以生態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引領鄉村振興,抓住了關鍵點,實現了大突破。蘭陵縣對全縣1024個村居開展了農村“五大堆”集中清理整治行動,投入資金2100余萬元實施道路綠化、圍村林建設和水系綠化工程,義務植樹126萬株,造林14100畝,曾經“臟、亂、差”的舊面貌,換成了整體通透、整齊有序、干凈整潔的新容顏。按照“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渠道不變、統籌使用、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各計其功”的原則,在涉農資金中列出專項資金1.42億元,實行“以獎代補”形式用于重點片區村莊硬化、村莊綠化、村莊亮化、村莊美化和整修排水渠、建設景觀節點等村容村貌提升工程。
目前蘭陵縣已經創成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8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7個、縣級美麗鄉村示范村90個。一批生態循環農業型、特色產業帶動型、鄉村休閑旅游型、紅色文化傳承型等內涵豐富、深具山水田園特色的美麗鄉村逐步形成。
同時,蘭陵縣將文化旅游業列入全縣三大主導產業,依托壓油溝、寶山前、鄧王城、蘭陵王城等項目,加快建設多彩體育小鎮、小東山盆景產業園、壓油溝百工坊特色商品產業園、壓虎山莊非物質文化遺產村、國際休閑垂釣基地,以及鄧王城文博小鎮、寶山前馬戲娛樂區、野生動物觀賞區等景點。目前,全縣在建旅游項目10個、總投資115億元,拉動全縣形成了百億級的文化旅游產業集群,傳統村落里,山水田園間,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