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南京中原得生電子實業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典型六階段再流焊溫度曲線示意圖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典型再流焊溫度共分為6個階段,即預熱基板和元件階段,去氧化、凈化、保溫及除濕階段,凈化過渡階段,焊錫熔化擴散焊接階段,降溫與干燥階段,自然冷卻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和作用。

圖1 典型六階段再流焊溫度曲線示意圖
(1)預熱基板和元件階段:吸收大部分熱量,使溫度迅速升高,一般升高2~3℃/s,典型的曲線是2℃/s,最高可達95~120℃,但若上升過快,就會改變漿料的黏度,易發生濺漿和糊料塌陷。
(2)去氧化、凈化、保溫及除濕階段:普通熔劑活化溫度在80~150℃,無鉛洗滌液溫度在170℃左右,可根據藥膏生產廠家提供的曲線進行調節。兩種方法都是長平相位,提前期一般在60~120s,無鉛相位一般在90~150s,所以必須緩慢上升或保持恒溫。
(3)凈化過渡階段:進入焊接階段前,高熔點再次清除焊接區域,順利完成過渡。這一階段的溫度升高不能太快,否則會造成錫珠融化。
(4)焊錫熔化擴散焊接階段:焊接溫度一般在合金熔點以上20~40℃,無鉛焊接一般在235~245℃,均熱時間30~90s,建議小于60s,否則會造成基底銀損失,強度下降。
第三和第四階段的溫度不能太快,上升速度太快,容易導致大型構件產生熱應力,引起構件的機械破壞,使構件垂直或傾斜。
(5)降溫與干燥階段:需要迅速冷卻,以確保在液體中不會停留太久,從而避免金屬間化合物的生長。一般而言,無鉛建議冷卻速度為3~6℃/s,有鉛建議冷卻速度為3~4℃/s,但對焊點質量影響不大[1]。
(6)自然冷卻階段:冷卻速度慢,以避免對元件造成較大的熱應力和損傷,本發明采用片電容器,冷卻溫度為75℃。
當前再流焊縫曲線一般分為預熱區、保溫區、再流區和冷卻區四個階段,如圖2所示,即上述三階段和四階段合并為再流區,第五階段和第六階段為冷卻區。

圖2 傳統四階段再流焊溫度曲線示意圖
焊接元件時,由于元件類型、材料、PCB厚度不同,吸熱性能也不同,使元件的管腳不能同時達到相同的溫度,從而導致出現“曼哈頓”現象、過熱或冷白等錯誤。焊接板面溫度梯度的大小與焊機的溫控模塊設計、反應速度、控制效率等因素有關。現有大多數返焊設備裸板溫度均勻度達到±2℃。
焊接溫度具有最低的過熱特性。在理論上,合金的最低過熱溫度接近熔點,但實際上比熔點溫度高10℃左右。在沒有鉛焊接的情況下,惰性氣體儲罐的過熱溫度降至228℃,一般為232℃。回流區的焊接溫度設置應高于熔化的最低溫度。
(1)錫焊接時的熔點溫度、發散點、活化溫度等。對間歇糊料而言,揮發點的流動溫度、活化溫度和熔融溫度是糊料溫度調節的重要參數。只有分析焊接機理,考慮焊縫的物理特性,才能保證焊接質量。
(2)板材的物理尺寸、玻璃化的轉變溫度、分解溫度、濕度狀況。焊縫出現銅箔敷貼、氣泡、邊延等質量問題,需調整焊縫溫度曲線。
(3)PCBA的組裝密度、元件的類型和尺寸、吸熱體。如PLCC、BGA、CSP對溫度升高、溫度均勻和溫度平衡均有影響。
(4)設備的具體性能。例如,加熱區的長度、加熱功率、傳熱方式,以及傳熱特性、熱氣變換和熱風板操作。
(1)進板。將電路板和元件焊接在傳輸鏈上,準備波峰焊。
(2)涂覆助焊劑。涂覆助焊劑使用的方法有泡沫焊劑、浸漬焊劑、印刷焊劑、噴焊劑等,主要是為了減少金屬表面的氧化。涂層時,要求PCB板的底面必須薄,整層涂層應均勻、適宜。清潔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過量。焊接噴涂通常是定量的,選用合適的流量傳感器及噴嘴,可方便地控制噴射量,通過優化控制,可達到理想的噴射效果。
(3)預熱。常用的預熱方法一般有電熱管、紅外線管、熱風。該方法旨在蒸發PCB中的大部分溶劑、活化劑、加熱板、元件、活化元件中的水分。預熱控制好,防止焊接、彎曲和沖擊,減少了波峰焊對襯底的熱影響,有效地解決了PCB焊縫變形、分層和變形問題。
(1)焊接溫度和時間。波峰焊溫度一般在260℃±5℃,其焊接時間可以通過調節輸送帶速度來控制。焊接速度應根據波長大小和焊接溫度的變化進行調整。焊接時間由每一個焊接點到達井室的時間決定。一般焊接時間為3~5s。應該注意到在第一波溫度下,焊接溫度、預熱時間、焊接溫度、傾角、傳遞速度等參數通常低于第二波溫度,可根據耐高溫玻璃尺寸測量焊接時間、波穩定性、導軌平行度、PCB制作等[2]。
(2)爬坡角度。在此基礎上,通過調整驅動機構的傾斜角度,可使波峰焊機綜合照度達到5.5lx,從而在其組合面范圍內實現對焊機的綜合照度。如果是THC和SMD的混合物,并且PCB的傾角增加不多,那么PCB與軸凸輪的接觸時間也可以通過調整傾角來調節。通過適當增大PCB角,可提高焊點分離速度,降低電橋效應。
(3)波峰高度。適當的波長可以提高焊縫中的液波填充壓力,調節液波前后的流量,促進金屬表面濕潤,推進焊縫內部。通常,波長控制在導體厚度的2/3~1/2。
(4)冷卻。焊縫波峰冷卻主要是指焊縫工位的冷卻,不包括PCBA焊縫的冷卻。該波峰焊工藝是在地面上對單面加熱,焊接時間短,PCB及元件溫度不高,導致斷軸后焊接點迅速冷卻,一般在170℃左右。PCBA冷卻裝置,安裝方便。
(5)出板。將焊接好的線路板拆下,以便進行下一道工序。
(1)焊接前準備。檢查電路板是否潮濕,焊盤是否氧化變形等;檢查PCB板上的插件是否丟失、脫落或損壞。
(2)開機啟動。提高波形分辨率和激活所需功能根據電路板(或端子)的寬度調整波浪放電裝置的傳送帶寬度。
(3)設置焊接參數。傳送帶速度:根據放波器和電路板的焊接要求(一般為0.8~1.60m/min);焊接劑流動:根據PCB底部涂層面積,決定局部噴涂還是整體噴涂,并調節流動,少量噴涂應向上滲透,從注射孔到注射管頂部的襯墊,但不能到達零件;預熱溫度:根據波放器預熱區域的實際位置進行溫度調節,一般要求加熱為“組合加熱旋轉加熱”;焊縫溫度:當前在測量設備上顯示的最高溫度。如溫度傳感器位于錫爐內,儀表或控制系統顯示的溫度一般在3℃左右;溫度高于實際波箱溫度。
(4)首件焊接并檢驗。當焊接參數達到目標值時,電路板輕放于傳送帶上,自動噴漆、預熱、冷卻;
微波放電設備輸出端與PCB手動連接,并符合工廠側測試標準;如不合格,則根據第一片電路板的焊接情況調整焊接參數,進行焊接試驗評定。
在PCB上同時有插件板和SM兩塊板,焊接困難。這對測量溫度、焊接時間、角度、軸架形狀和流量都非常重要。
(1)波形的選擇。混合面板通常是功率表和信號板。動力機的板接點少、面件多,一般選用平門板,全板接點均勻、美觀;動力機的板接點多,容易造成連續焊接,因此一般選用“山波”板接點。焊點較小時,易產生小信號[3]。
(2)波峰流速選擇。梳狀表面的氧化物通常在平波波峰之后消除電流。小電流,低光澤;大電流,高光澤,增加連續焊接的可能性。“波峰”峰導流板,否則流量難以控制。
綜上所述,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結合再流焊技術和波峰焊技術基本的工藝要點,給出了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具體步驟和調試方法,以期提升工業生產中的焊接質量,為實際工作者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