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鑫 周佳怡 李小瑛
摘要:本文將立足于農村幼兒園教學的實際情況,從“設定活動支架,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解析合作方法,深化共育的必要性”“設定多元活動,建立良好家園關系”三個方面出發,對如何構建家園共育,培養幼兒素養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 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125
前言
隨著教育事業發展不斷進步,對于幼兒園教學的要求也日漸提升,推動幼兒適應校園環境,積極接受外界事物是教育教學新方向。而幼兒年齡段的孩子們沒有完善的思想認知,處于學習與認知的萌芽階段,想要全面提升幼兒素養則離不開教師與家長的雙向引導,這就是“家園共育”的教學理念。但通過對于幼兒教學實際情況了解后發現,農村家長對于“家園共育”的態度并不積極,這需要任課教師能夠秉承從基礎到發散的教學理念,解析“家園共育”的重要價值,培養農村家長的積極性,講解相關的方式方法,以此構建其良性的家園共育新型教育環境。
一、設定活動支架,調動家長的積極性
所謂教學支架,即如同教學之中的腳手架,意在通過任課教師的良性引導深化教學質量。而對于農村幼兒教學而言,“家園共育”概念十分陌生,這就需要任課教師能夠形成模范帶頭作用,通過一些小活動將教師、幼兒與家長三方緊密聯系在一起,以此提升幼兒教學質量。通過學情調查可知,許多家長并不了解跟幼兒交流的方法,甚至眾多家庭缺失對于幼兒內心想法的深度解讀,這就需要幼兒教師指導“家園共育”的方法。例如通過繪本《我生活的小村莊》這一繪本故事,任課教師可以指導家長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并通過活動支架引導幼兒家長能夠帶領孩子們看看身邊村莊。農村的自然十分豐富,家長會帶領孩子們看看身邊的植物、花卉,帶領幼兒辨認家鄉特產與農作物、與孩子們一起觀察昆蟲、鳥類,這樣一來幼兒能更加全面地認識到繪本的知識,感知自己村莊之美。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能夠從根源上解決的農村幼兒園“家園共育”遇到的相關難點,充分帶動農村家長的合作積極性,對于提高幼兒教學質量多有助益
二、解析合作方法,深化共育的必要性
常言道:“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恰當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任課教師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解析不同的家園合作方法,并以此聯系凸顯出幼兒課程的相關特色,以期推動“家園共育”走向全新新格局。任課教師可以搭建線上交流群,促使教師與家長緊密聯系在一起,針對于幼兒生活學習問題進行線上相處溝通,例如在“文明禮儀”方面,在課堂上對于幼兒教學后,家長在生活中能夠鍛煉孩子們的語言能力。任課教師在課程之中講述如何運用文明用語,對于長輩要問好,秉承尊老愛幼的行為準則。任課教師可以將這些教學內容同步至家長群中,指導幼兒家長深化對于“文明禮貌”的語言行為。例如當家長與幼兒同乘公交車,當遇見主動讓座的人,家長要指導小朋友能用文明用語表達謝意,幼兒會說“謝謝阿姨讓座。”除此之外,家庭環境是幼兒語言學習良好樂土,當頭長輩來家中時,幼兒會有自己學到的文明用語進行迎接,如“叔叔阿姨請進,我給您倒杯水。”長輩要離開時,幼兒會說:“叔叔阿姨慢走,以后常常到家里玩。”諸如此類的文明用語真正強化了孩子們的實踐運用。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充分挖掘“共育”的教學因素,不同的合作方法能夠針對性提升幼兒素養,挖掘幼兒的學習能力。
三、設定多元活動,建立良好家園關系
單一的教學活動很容易引起家長與幼兒的厭煩心理,想要全面深化“家園共育”理念需要設定不同的活動主題,促進家長在不同的活動中感知幼兒成長,以此摒除家長偏見,促進家長更好的參與進家校合作中,帶動家長認真聽從教師的指導,與教師共同探討育兒經驗,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此時家園共育的活動之中,任課教師應當考慮如下問題進行安排,如父母對于孩子的家園共育活動與農村常見隔代家園共育的小活動。例如在“語言能力”教學的過程之中,對于不同家庭可以提出不同的家園共育指導方案,對于父母帶孩子的現象,可以指導他們運用“猜猜我是誰”的小游戲來深化學生語言表達,讓孩子們描述卡片相關特征,指導家長猜想答案。而對于隔代老人帶幼兒的情況,則可以運用一些較為平緩家園共育方式,如“小小播報員”,助力孩子敢于表達與訴說。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下,通過多元的游戲帶給幼兒與家長不同的新鮮感,能夠帶動家校雙方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為幼兒培植出良性成長的優良沃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家園共育”的深度探究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雙方的教學引導完善幼兒在學習與情感雙方需求。這需要任課教師吸納先進的教學手段,拓展更多“家園共育”小活動,將三方充分聯動在一起,為幼兒的成長保駕護航。在以后的實踐教學中,筆者將持續關注“農村幼兒園實施家園共育的相關策略”這一重要課題,以期真正提升家園共育教學質量,為幼兒開拓出一片健康成長的優良沃土。
參考文獻
[1]常艷. 幼兒園家校合作教育的幾點思考要求[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幼兒版),2018,000(014):44.
[2]吳重涵,張俊,王梅霧. 家長參與的力量——家庭資本,家園校合作與兒童成長[J]. 教育學術月刊,2014,000(003):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