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娥
摘要:作為語言三要素之一,語法是語言的組合法則,專指組成詞、短語、句子等有意義的語言單位的規則。就語法本身在語言體系當中的重要程度而言,語法教學有存在意義;就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而言,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其他三個維度目標都是在學生個體言語經驗發展過程當中得以實現的;此外,語法知識教學契合教材中雙線組織結構之中的“語文要素”模塊,對過去片面重視語文人文性,學生學科知識儲備不足的狀況起到了糾偏作用。以上基于理論維度,闡述進行語法教學的積極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法教學同樣起著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315
隨著教育新理念的逐步推進,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當仔細梳理現階段存在的教學手段、實踐訓練等相關方面的問題,打破以往填鴨式教學形式,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技巧,在充分結合新課改需求的基礎上,除了要加大對學生綜合素養培養力度以外,還應當對語文知識體系等加以整合,將引導式、啟發式等多種教學手段教授給學生。
一、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重要性
(一)文本品析的要求
初中語文教材中,選文呈現了多樣化的特點,包括敘事、古代詩歌、古典漢語等體裁。對任何類型文本的理解首先是對語言的理解,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語法知識,很難達到理解文字、領悟內涵的效果。以文言文為例,文章中許多詞的用法都與現代詞語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學生沒有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便很難理解。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有一句“斗折蛇行”,單純按照常規語法進行翻譯很難讀通,這時就要對“斗”和“蛇”的用法做分析。這兩個詞分別放在動詞“折”和“行”的前面,應該是名詞活用為狀語。只有當學生理解了這兩個字的特殊用法之后,再理解整句話才會容易許多。
(二)傳承母語的要求
語法是語言組織的規律和法則,學好語法知識能夠更好地指導我們的語言練習。袁東升說過:“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中學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語法對完成這一任務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由此可知,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語法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學好語法知識,也是充分發揮語文課程工具性的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皮與毛的關系,工具性是載體,人文性是靈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只有借助語法這一“工具”,學生才能真正懂得母語的使用規則和文化內涵,母語才能得到正確使用和傳承。
二、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實施策略
由于教育理念的逐步進化,目前教師在課堂中不再扮演主要角色,其和學生之間構成互動的交往活動,在思維模式上互相滲透,繼而衍生出一種知識協商的特征。針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了較強的好奇心,因此基于課堂環境之下的知識協商就在以下幾個方面悄然展開:一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展開;二是學生和學生之間展開,全面彰顯出了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對加快新知識生成速度有著積極的作用。以《記承天寺夜游》這篇文章為例,圍繞著學生的情感展開師生對話,教師還要采取有效措施科學指引學生發散自身的想象力,以便可以彰顯出語文教學活動當中的知識協商。這篇文章寫于蘇軾被貶黃州期間,為了方便學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領悟作者的人生態度,教師可以采取PPT等各種手段把課文內容轉變成與之相匹配的畫面,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促使他們可以深刻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緊接著教師要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予以每個小組指定的教學任務。顯然在整個環節中,學生們都能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繼而促進新知識的生成。
(一)語法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眾所周知,閱讀教學在漢語教學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閱讀又是學生比較薄弱的部分。在閱讀中滲透語法教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最直觀地反映了普通話的語法規范,其中有許多內容需要教師解釋。對于結構較為復雜的句子,則可通過分析與討論得出結果,在此過程中,就能夠讓學生清楚如何使用語法。
(二)語法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
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除去閱讀教學外最重要的部分。為了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必須具備漢語語法基礎知識。而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語法知識的理解,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在病句方面,教師在講解作文時,可以出示幾篇具有典型語法錯誤的作文,引導學生找到文本中的語法錯誤。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先閱讀作文,在鑒賞作文立意選材等方面的同時找出語法錯誤并改正,再由教師批閱。在審題方面,教師可以用語法知識幫助學生判斷題目的重點,如果題目是偏正結構的短語,題眼一般是修飾語。
(三)科學性與娛樂性相結合
語法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學得也枯燥無味,這就要求教師盡量利用寓教于樂的形式開展語法教學,為學生營造一種相對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以便讓學生樂學、想學。那么,怎樣讓科學性與娛樂性統一起來呢?在進行語法教學時,教師應當注意,不能刻意追求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應當做到隨文教學,每次專題涉及的語法知識都不能太過深奧,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否則就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不利于語法教學的開展,這可能也是部編版教材將語法知識點按序分散于課文后面的原因。
(四)靈活教學與科學評價相結合
要想真正扎扎實實地落實語法教學,除了采用多種方式靈活教學以外,以適當的形式在考試中考查也是必要的。只有考查,才能最大限度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才會認真地教,學生才會扎實地學,否則只能是走馬觀花。當然,近年來的中考語文試題,除了傳統的病句題之外,還出現了修辭、短語、提取句子主干等語法能力測試的題型,可見語法教學評價體系越來越完善。
三、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語法知識并不是可教可不教的,語法教學的回歸勢在必行。因此,教師要格外重視語文教學中的語法部分。“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相信部編版教材的一點變化定會如乍起的春風一般,吹起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層層漣漪!
參考文獻
[1]周興昆.對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思索[J].語文知識,2017(17):94-95.
[2]張軍香.語法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語文教學通訊,2016(2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