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亮
摘要:在高中階段,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門不可或缺的學科,各大學校積極響應新課改的強烈號召,提高了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視程度。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而言,要想不斷優化教學效果,教師需要以學生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學生獲取更多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促使學生學習環境和方式不斷豐富,并全身心投入到生動有趣的課堂中,最終實現全方位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階段;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424
引言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長期面對著巨大的學習壓力,所以高中教師要創設自由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由放松地參與到學習中,理解和消化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其信息技術水平,并緩解學習壓力和焦慮情緒。此外,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還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借助于信息技術,高效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為學生整體學習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結合《紫金縣中小學“課改突破年”活動實施方案》,對如何開展好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進行了探究。
一、新課改指導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熱情不高
受到高考制度的影響,由于對信息技術的考試要求相對不高,所以很多學生對這門學科缺乏重視,也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只要考試及格就能得到滿足,這也是造成學生整體信息素養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見,由于學生這信息技術學科在認識上存在偏差,所以學習熱情較低,進而對學習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二)教學評價模式單一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學習結果,還要重視學習過程,不能只采用總結性評價,還需要將其與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對學生實施客觀全面的評價。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對于過程性評價缺乏深刻的認識,忽略了過程性評價,導致課堂教學逐漸朝著技術培訓的方向發展,與新課改要求背道而馳。
二、新課改指導下開展好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借鑒其他學科經驗,優化教學目標設計
在新課改指導下,教師要善于借鑒其他學科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目標,在優化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制定受學生歡迎的教學策略,從而為信息技術新型教學模式的建立積累更多的有效經驗。跟隨新課改理念的引導,在優化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制定三維教學目標,分別包括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習方法的改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這幾個方面。
例如,教師可以借鑒翻轉課堂理念,根據即將傳授理論知識和技能,將其梳理成思維導圖的形式,并將這個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為學生播放微課視頻,讓學生初步了解即將學習的內容。然后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采用配合、協作的方式,對教材內容、思維導圖以及實踐操作進行激烈的探討和研究。完成實踐探索環節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利用電腦,通過公屏的方式為大家分享自己小組在制作思維導圖不同知識點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主要發揮引導、調控的作用,最大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二)提供科學引導,將信息技術滲透到其他學科學習中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各個學科的教學中都能發現信息技術的身影,在合理應用信息技術的前提下,各科教師可以對教學方式和內容進行不斷改進與創新。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來說,需要讓學生明白信息技術在學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教會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從而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還可以使其他學科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樣。
例如,了解到學生即將學習化學知識“鈉”這部分內容,化學教師想讓學生對“鈉”的基本性質進行自主預習。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說:“同學們,聽說你們即將要學習有關鈉的知識,咱們本節課學習如何制作PPT,將你對鈉的理解整理進來,還能讓化學教師評判哪位學生的PPT更獨具匠心。”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打開Powerpoint軟件,并挑選自己喜歡的模板,對主題名稱、字體的大小、顏色以及格式等進行設計。之后,學生就可以將有關“鈉”的內容輸入到模板相應的位置中。補充完整模板內容后,學生可以在最后一頁設計“感謝觀看”等字樣,由此,學生就制作完成了一個簡單的PPT。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優化教學方式,為教學效果的改善打下堅實基礎。
(三)踐行全面評價教學,指明學生努力方向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學評價,這是學生學習源源不斷的動力,能夠使學生對學習方向更加的明確。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全面評價的教育理念,并將其有效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良好的教學評價有效滲透到每個教學環節。同時,教師要設計恰當的評價內容和方式,要充分體現評價的差異性,同時將激勵教育理念有機融合到評價中,讓教學評價成為學生學習動力的助推器,變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南針,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部分小組的分工缺乏合理性,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主要是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參與和思考,其他學生主要是扮演聽眾的角色。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必須要進行適當的干預,可以要求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停止主動指導,并讓小組內其余成員按照自身的興趣和能力接手實踐操作、理論講解等工作。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干預的同時,需要向學生說明干預的原因,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在合作學習中真正參與的必要性。在課堂教學后期,教師要根據學生提交的具體實踐作品成果,進行針對性的評價,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并在今后有明確的學習方向。
結束語
綜合而言,當前階段,人們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融入了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在新課改的指導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借鑒其他學科經驗,對教學目標進行優化,指導學生將信息技術滲透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實施全面評價教學,為學生努力學習指明方向,有效落實新課改的具體要求,解決目前課堂教學中的現存問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慶良.促進深度學習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2):41-42.
[2]徐建成.基于真實性學習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以“算法的概念及描述”一課為例[J].名師在線,2021(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