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裕,楊付領,乞朝欣
(1.六盤水師范學院 礦業與土木工程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2.貴州煤礦安全監察局 水城監察分局,貴州 六盤水 553000)
貴州省是我國重要的產煤大省,共轄86個縣、市、區,其中產煤地縣、市、區就有74個,且煤炭資源占全省高達40%以上的土地面積,總面積約7萬km2[1];貴州省具有特殊的地理地形條件,煤層賦存條件及煤層開采條件復雜,瓦斯、煤層自燃、煤塵爆炸、頂板垮落等災害齊全。隨著開采深度的逐漸增加,各類災害的危險性逐步增大,且作業環境變得復雜、進而導致事故發生的不確定性增加,安全成本變高。因此,如何科學、安全、高效地進行煤礦生產是提升貴州省煤礦安全整體生產水平的關鍵所在。在對貴州省煤礦安全現狀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貴州省煤礦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此進行了相應的對策研究,從而為貴州省如何科學、安全、高效地進行煤礦開采以及其他省份的煤礦安全生產治理工作提供借鑒[2-5]。
貴州省2019年的煤礦安全事故起數為24,比2015年增長了140%;煤礦死亡人數2015年的從29人上升到2019年的60人,上升106.90%。“十三五”以來,貴州省雖然加快了煤炭工業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加大了安全生產投入與科技攻關力度,但全省煤礦事故起數、死亡人數是波動起伏的,總體呈現上升趨勢。
貴州省煤礦企業性質及企業規模數量分布情況見表1。從企業性質看,貴州省煤礦大多為鄉鎮煤礦,共794處,占比86.12%;且所有鄉鎮煤礦中以小型煤礦居多,小型煤礦占比76.32%。從企業規模看,貴州省煤礦主要以中小型為主,其中小型煤礦共647處,占比70.17%;中型煤礦共248處,占比26.90%。總體而言,貴州省煤礦企業性質以鄉鎮煤礦為主體,企業規模以小型煤礦為主體。
表1 貴州省煤礦企業性質及規模數量分布情況表Table 1 Distribution of the nature and scale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in Guizhou Province
據相關研究顯示,由于貴州省地理地形特殊復雜,因此貴州省煤層賦存條件較為復雜,進而其煤層瓦斯含量及礦井瓦斯涌出量較大。貴州省各地州市煤礦瓦斯等級數量分布情況如圖1。
圖1 貴州省各地州市礦井瓦斯等級煤礦數量分布情況圖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gas-grade coal mines in various cities and cities in Guizhou Province
貴州省低瓦斯礦井共241處,主要分布在畢節、黔西南、黔南地區;高瓦斯礦井共242處,主要分布在畢節地區;突出礦井共423處,主要分布在畢節、六盤水地區;未鑒定礦井共16處,主要分布在畢節地區。可見,貴州省煤礦瓦斯等級以高瓦斯礦井、突出礦井居多且低瓦斯礦井與高瓦斯礦井數量基本持平,同時大多分布在畢節地區、六盤水地區。
另外,各地州市煤礦瓦斯等級數量分布情況如下:貴陽、黔西南、黔南、黔東南、銅仁、安順地區均為瓦斯礦井數量最多,其中,黔西南地區瓦斯礦井數量最多,共55處(占本地區54.46%);黔東南地區瓦斯礦井占比最高,為100%(本地區礦井數量共3處)。畢節地區高瓦斯礦井數量最多,共161處(占本地區44.85%)。遵義、六盤水地區均為突出礦井數量最多,其中,六盤水地區突出礦井數量及其占比均較高,共175處(占本地區91.15%)。
礦井火災發生于礦井范圍內,威脅著煤礦安全生產與人員生命健康,制約著資源與經濟的發展,是煤礦中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6]。貴州省各地州市煤層自燃性等級煤礦數量分布情況如圖2。
圖2 貴州省各地州市煤層自燃性等級煤礦數量分布情況圖Fig.2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coal seams with spontaneous combustion grade coal mines in various cities in Guizhou Province
貴州省Ⅰ類等級礦井共31處,主要分布在安順、畢節、六盤水地區;Ⅱ類等級礦井共225處,主要分布在六盤水地區;Ⅲ類等級礦井共651處,主要分布在畢節、遵義地區;未鑒定等級礦井共15處,主要分布在畢節地區。可見貴州省煤層自燃性等級以Ⅲ類居多且各煤層自燃性等級之間的礦井數量差距均很大,同時大多分布在畢節、遵義。
另外,各地州市的煤層自燃性等級礦井數量分布情況如下:六盤水、黔南地區均為Ⅱ類等級,Ⅱ類等級礦井數量最多,其中六盤水地區Ⅱ類等級礦井數量及其占比均較高,共115處(占本地區59.90%);貴陽、遵義、畢節、黔西南、黔東南、銅仁、安順地區均為Ⅲ類等級,Ⅲ類等級礦井數量最多,其中,畢節地區Ⅲ類等級礦井數量最多,共318處(占本地區88.58%);遵義地區Ⅲ類等級礦井占比最高,為92.13%(本地區礦井數量共127處)。
煤塵爆炸嚴重影響著煤礦安全生產與人員安全作業,是礦井五大災害之一[7]。貴州省各地州市煤塵爆炸危險性煤礦數量分布情況如圖3。
圖3 貴州省各地州市煤塵爆炸危險性煤礦數量分布情況圖Fig.3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coal dust explosionhazardous coal mines in various cities in Guizhou Province
貴州省有煤塵爆炸危險性煤礦數量共248處,主要分布在六盤水地區;無煤塵爆炸危險性煤礦數量共574處,主要分布在畢節、遵義地區;未鑒定煤礦數量共100處,主要分布在六盤水、畢節地區。可見,貴州省煤礦主要以無煤塵爆炸危險性居多且有爆炸危險性、無爆炸危險性與未鑒定的煤礦數量之間差距均較大,同時大多分布在畢節、遵義地區。另外,六盤水、黔南地區均為有爆炸危險性煤礦數量高于無爆炸危險性煤礦數量,其中,六盤水地區有煤塵爆炸危險性煤礦數量及其占比均較高,共134處(占本地區69.79%)。
礦井充水往往與煤礦水文地質條件息息相關。礦井充水在嚴重影響煤礦開采進度的同時危及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也會增加煤礦的維修成本。貴州省各地州市水文地質條件煤礦數量分布情況如圖4。
圖4 貴州省各地州市水文地質條件煤礦數量分布情況圖Fig.4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coal mines with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various prefectures and cities in Guizhou Province
貴州省簡單水文地質條件礦井共216處,主要分布在畢節地區;中等水文地質條件礦井共660處,主要分布在畢節、六盤水地區;復雜水文地質條件礦井共46處,主要分布在黔南地區;未存在極復雜水文地質條件礦井。可見,貴州省煤礦水文地質條件以簡單、中等居多及未存在極復雜水文地質條件礦井,且各水文地質條件之間的礦井數量差距均很大,同時大多分布在畢節、六盤水地區。
另外,各地州市的煤礦水文地質條件數量分布情況如下:安順地區簡單水文地質條件礦井數量最多,共27處(占本地區54.00%);貴陽、遵義、畢節、六盤水、黔西南、黔南、黔東南、銅仁地區中等水文地質條件礦井數量最多,其中,畢節地區中等水文地質條件礦井數量最多,共247處(占本地區68.80%);黔東南地區中等水文地質條件占比最高,為100%(本地區礦井數量共3處)。
1)鄉鎮煤礦和小型煤礦數量居高不下。據統計,2011—2014年貴州省共關閉煤礦402處,雖然貴州省持續貫徹落實《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煤炭工業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轉型升級的意見》,但貴州省鄉鎮煤礦、小型煤礦數量居高不下。貴州省鄉鎮、小型煤礦由于其較小的生產規模、落后的開采技術、緊缺的專業技術人才、較少的安全生產投入等而存在事故多發、安全形勢嚴峻、狀況堪憂等問題,這些問題帶有嚴重的社會影響。
2)瓦斯災害嚴重,瓦斯隱患巨大。貴州省煤礦安全形勢正在好轉,然而瓦斯事故對煤礦安全影響是巨大的。①貴州省瓦斯災害嚴重:在2015—2019年期間瓦斯事故數量、死亡人數整體呈上升趨勢,2015年,發生瓦斯事故3起,死亡21人,2019年,發生瓦斯事故6起,死亡人數38人;②貴州省瓦斯隱患巨大:全省高瓦斯、突出礦井比例高達72.13%且瓦斯礦井數量與高瓦斯礦井數量基本持平,隨著向深部開采,礦井瓦斯危險性將日益增大,同時,未鑒定瓦斯等級的礦井數量有16處。
3)煤層自燃威脅較大。貴州省煤層自燃性等級雖然以Ⅲ類居多,但Ⅰ類、Ⅱ類自燃性等級的礦井數量高達256處且占比27.77%。據相關研究顯示,隨著采深增加煤層自燃性將會提高。雖然Ⅰ類、Ⅱ類自燃性等級的礦井會建立有健全的防滅火系統,但會基于采空區漏風導致遺煤自燃或仰采導致的灌漿、注氮效果不佳等原因引起自燃[8],而煤層自燃可引發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等二次事故,將會對煤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因此,貴州省煤層自燃依然存在較大的威脅性。
4)煤塵爆炸危險性較高。貴州省煤礦煤塵爆炸危險性雖然以無居多,但全省有煤塵爆炸危險性、未鑒定煤塵爆炸危險性的礦井數量高達348處且占比37.74%,同時有100處礦井未鑒定煤塵爆炸危險性。煤塵爆炸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及巨大的財產損失,其危害性不亞于瓦斯爆炸。因此貴州省煤塵爆炸危險性依舊較高。
5)水害危險度略高。貴州省煤礦水文地質條件雖以簡單、中等居多及未存在極復雜水文地質條件礦井,但復雜水文地質條件礦井多達46處,占比4.99%。研究表明,隨著開采深度的加大,水害的危險度將越來越大[9];煤礦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則“水壓煤”現象非常普遍,進而嚴重威脅著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因此,貴州省水害危險度依然略高。
1)加快煤炭工業結構體系調整進度。基于產能置換、兼并重組等政策要求,加大省級財政投入力度,對那些小型煤礦、鄉鎮煤礦實行逐步淘汰或有效整合;務必明確如何處置那些未兼并重組以及兼并重組了但又沒有明確處置意見的煤礦企業,如確實存在未能明確處置意見的煤礦企業,對其有計劃地實施關閉。另外關閉后的煤礦應明確其安全監管職責,通過政府職能作用統一監管其遺棄的報廢井筒和采空區以及固定資產的再利用等工作;基于煤礦安全生產技術有點,適當地對現有的人力、技術等實施有效轉移,積極開辟新領域、新產業。
2)建立“以瓦斯防治為重心,其它災害防治并行”的災害防治體制。貴州省高瓦斯礦井、突出礦井比例高、數量集中且瓦斯事故頻發,因此瓦斯防治是貴州省煤礦災害事故防治工作的重心。①通過制度手段有效管理高瓦斯、突出礦井,在人、設備、技術手段等方面體現專業性,督促作業人員按規定有序作業;②開展針對防突與瓦斯抽采設施設備改進及技術水平提升的科學研究,做到有效改進與提升;③加強對防突與瓦斯抽采方面的經濟技術投入等。其他礦井災害的整體的威脅性均較瓦斯災害的威脅性低,但是存在以上災害隱患的礦井數量或比例仍不容忽視。比如:Ⅰ類、Ⅱ類自燃性等級的礦井數量高達256處,有煤塵爆炸危險性、未鑒定煤塵爆炸危險性的礦井比例高達37.74%等。因此,除重點做好瓦斯災害防治工作外,其它災害的防治工作要并行,包括:做好礦井防滅火系統、有效監控煤層自燃危險性、認真履行“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礦井防治水16字方針[10-11]等。
3)重視畢節、遵義、六盤水、安順、黔西南、黔南地區的災害防治工作。基于貴州省煤礦數量分布情況,貴州省應重點關注畢節、遵義、六盤水、安順、黔西南、黔南地區的災害防治工作,具體為:①瓦斯防治方面:畢節地區重視瓦斯抽采工作情況,遵義、六盤水地區重視瓦斯防突工作情況;②煤層自燃防治方面:安順、畢節地區重視Ⅰ類煤層自燃性治理情況,黔西南地區重視Ⅱ類煤層自燃性治理情況,六盤水地區重視Ⅰ類、Ⅱ類煤層自燃性治理情況;③煤塵爆炸防治方面:應重視六盤水、黔南地區;④礦井水害防治方面:應重視黔南、畢節地區。
從“全省煤礦安全事故現狀”、“煤礦企業性質及企業規模”、“煤礦瓦斯等級”、“煤層自燃性等級”、“煤塵爆炸危險性”、“煤礦水文地質條件”6個方面對貴州省煤礦安全現狀展開分析。針對貴州省煤礦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快煤炭工業結構體系調整進度”、“建立‘以瓦斯防治為重心,其它災害防治并行’的災害防治體制”、“重視畢節、遵義、六盤水、安順、黔西南、黔南地區的災害防治工作”3個方面的對策研究,為貴州省如何科學、安全、高效地進行煤礦生產以及其他省份的煤礦安全生產治理工作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