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茵
心理韌性,有學者稱之為“復原力”或是“抗逆力”,是指一個人在遭受到挫折、失敗或是困難時,能夠忍受挫敗狀態并積極應對,在逆境中快速恢復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為的能力。經濟快速發展、精神生活需求快速提高的今天,當今的青少年面臨著復雜的成長環境,也為其帶來了眾多的成長挑戰。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如何指導與教育學生勇敢面對挫折,積極應對,并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正是挫折教育的初衷所在。因此,我們以寶安區某所學校為樣本,開展了初中生心理韌性現狀調查。
一、調查背景
挫折教育的開展,也離不開對學生學情的調查與分析。該校是一所中國特色城鎮化、現代化、工業化背景下,農村學校向城市學校轉型的典型代表學校,學生生源構成復雜,背景各異——家庭情況、社會階層、心理結構等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同時,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挫折,如學業挫折、人際關系挫折等,幫助學生應對成長壓力,這既是育人的基本內容,更是開展挫折教育的豐富資源。由此,開展學生心理韌性調查,旨在了解該校學生的抗逆力現狀,以為開展挫折教育提供基本學情的基礎參考。
二、調查組織
本次調查采用的是《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采用上機測試形式,組織學生到電腦室完成相應測試。測試完成后,統一將學生問卷的作答數據錄入spss 23數據分析軟件,并進行數據分析。
在該校初中部三個年級,各隨機抽取150名(共450名)學生參加本次問卷調查,在剔除無效問卷,實際收集有效數據共418份,數據有效率為93%;隨后,將這些數據導入SPSS 23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本次參與調查的學生共有418人,其中七年級、八年級與九年級學生分別為141、141與136人,男生有242人,女生有176人。
三、統計結果
從數據統計結果(表1)看,該校初中生的心理韌性總得分平均分為83.8分,標準差為14.319,最高分為131分,最低分為36分。
本研究中,使用的《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總分在27—135分之間,得分越高,說明心理韌性越高。為了更直觀了解本次調查被試的心理韌性情況,本研究根據被試得分情況將被試分為高分組、中分組和低分組,其中量表得分在36-68之間的為低分組;69-100之間的為中分組;101-132之間的為高分組。從分布情況看,被試學生的心理韌性大多處于中等水平,其中處于低分組的被試學生占被試全體的13.5%,說明仍有部分學生其心理抗挫能力有待提高。
從表3可以看出,被試的心理韌性總分與年齡呈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184(p<0.01),青少年心理韌性各因子得分均與年齡呈負相關,其中與目標專注的相關最高,相關系數為-0.210(p<0.01)。
在關于性別的獨立樣本t檢驗中發現,該校初中生心理韌性在總分上,男生與女生未達到顯著性差異,在各因子的性別顯著性差異檢驗中,從數據統計結果看,只有情緒控制、積極認知兩個因子有性別差異;其他因子(目標專注、人際協助、家庭支持)沒有達到顯著性差異。
四、結果討論
從數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該校初中部心理韌性水平目前總體處于中等水平,有13.5%的學生(共58人)處于較低水平,說明該校有部份學生心理韌性較低,其抗挫能力較弱,需關注這部分學生,對其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
其次,該校初中部學生的心理韌性隨年齡的增加而降低,這可能與學生的學習,升學壓力從七年級到九年級依次遞增有關。初中三個年級的學生心理韌性總分均達到顯著性差異,可能是所面臨的現實壓力不同有關。另外,在心理韌性的各因子中,三個年級在目標專注、情緒控制這兩個因子得分達到顯著性差異,這可能與初中生的情緒情感發展、各年級學習目標或要求不同有關。
再者,對學生的心理韌性進行性別差異分析中發現,男、女生在心理韌性方面,只有情緒控制和積極認知這兩個因子達到顯著性差異,這啟發教育者可能在對男生、女生進行挫折教育時,有關情緒管理與合理歸因、提高學生積極認知方面的教育方法要有所針對性。
五、后續教育計劃
首先,從本次調查報告可知,該校學生心理韌性水平處于中等水平,其中有13.5%的學生心理韌性處于較低水平,故學生的心理韌性提高還有一定的空間,因此進行挫折教育很有必要。在開展挫折教育時,需要考慮設計符合各年級心理發展、學情特點的挫折教育主題課,這樣才能使挫折教育更有針對性、適應性,優化教學效果。
第一,要注意年齡特征。從統計結果看,初中三個年級學生的心理韌性存在差異,且與年齡呈負相關,說明需要多關注高年級學生特別是初三年級的學生,他們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及人生的第一次“分水嶺”,面臨人生規劃的重要“抉擇”,如何提高這部分學生的抗挫能力及幫助學生安然度過初三這一特殊學年,有待我們教育者給予更深入思考。
第二,要有針對性措施。針對調查報告中顯示目前心理韌性較低的學生,教育者應該多給予專注,并適時進行個性化教育輔導,如心理輔導等;可考慮采用“導師制”的形式,采用“一對一”的形式,對這些學生進行關心談話、針對輔導等系列挫折教育活動。
第三,要為學生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教育環境。比如該校是深圳市“兒童友好型”學校。學校秉承著“認識兒童、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發展兒童”的理念,積極開展與建設“兒童友好型”學校,為兒童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基礎,包括“兒童議事會”“兒童友好步行巴士”等,旨在為兒童的發展創設友好環境,支持兒童幸福發展。
第四,要為學生發展提供各類活動平臺。該校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積極為學生提供適合自我發展的沃土。比如通過舉辦各類興趣社團,讓學生在發展個性的同時,也能積極克服發展中的各類困難。學生加入一個興趣社團的學習,在此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與困難,這些也可以是學生挫折教育的寶貴資源;除了興趣社團活動外,學生在各類體育競賽類校園活動鍛煉自己,如毽子操、醒獅隊與運動類競賽體育特色活動已成該校特色,也是該校開展挫折教育的特色教育資源。
第五,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也是一門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學科,研究者們也將心理學對挫折與挫折教育的解釋融入挫折教育當中。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建設。學校還開展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比如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心理活動周等,旨在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心育活動,讓學校多渠道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心理韌性,促進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提高。
該校初中部學生心理韌性大體處于中等水平,部分學生心理韌性有待提高,說明開展挫折教育既有必要也有空間。同時,挫折教育的實施,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也需要因地制宜,也需要耐心與恒心。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挫折教育的本質,達到挫折教育的效果,為學生的終身發展發揮良好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