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利軍 盛慶芳
【摘要】? ? “新發展階段”語境下,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發展催促著產品設計的變革,其中數字化與智能化成為實體產品發展的主導方向。同時,至2025年,我國的65周歲及以上人口將超總人口數的15%,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智能產品與老齡用戶的交叉,必然帶來人機關系問題。產品設計不僅要解決問題,更要有“治愈力”,具備積極引導老齡用戶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的作用,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智能產品的優勢,提升老年人的健康與幸福水平。本研究提出針對老齡用戶的智能產品設計應當具有治愈力,圍繞這一核心問題,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挖掘產品設計的治愈力,擴充完善與老齡群體相關的研究內容,為產品設計理論研究拓展新的角度。
【關鍵詞】? ? 產品設計? ? 人工智能
一、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和趨勢綜述
1.1 用戶體驗研究方面
柳沙(2012)從人體生物反饋的角度研究了用戶反應的生理層面的表現,但是該研究方法只能體現用戶的外在反應,并沒有對其內部原因做進一步分析。[1] Minu Kumar和Charles H.Noble(2016)從“社會性”、“利他性”、“功能”和“審美”4個維度對用戶反應進行了定量分析,[2]雖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4個維度的權重,4個維度與用戶行為之間的關系等問題并未作出充分的說明。
Minji Cho等(2020)從用戶適應新產品的過程角度出發,將用戶對產品的使用分為“接受前、接受、適應、認可”4個階段,分析了每個階段用戶的主觀感受。[3]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但是從獲取調研數據的科學性和嚴謹性角度,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1.2 智能產品研究方面
用戶反應在智能產品的交互體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現代產品價值構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結合人工智能在產品用戶體驗中的應用研究,智能化產品對用戶體驗的影響具有四個特征,即“高效率、感知智能、場景驅動力和個性化” (蘭玉琪、劉松洋,2020)[4]。 因此,在智能產品的適老化研究中,需要將上述因素進行進一步探討與分析,明確適老化設計所必須的用戶體驗要素。智能產品設計需要綜合考慮用戶、技術、場景三個要素,然而目前設計師尚無法應對三個要素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所面對的挑戰,難以充分整合現有資源產出優質的概念設計方案。
1.3 產品適老化研究方面
在產品的適老化設計領域,研究范疇主要涉及產品的功能設計、老年用戶認知特征(黃群2015,鄭慧敏,2020)、老年人心理研究(胡中艷,2008)、老年人的行為特征(韓亮,2020)等。鄭慧敏(2020)認為,面向老年用戶的智能產品的設計必須要適當地考慮老年人這一特殊的群體的特征,采用符合老年用戶認知特性的信息表達方式以及適應老年用戶反應特性的操作界面及流程設計,讓老年人在使用智能產品過程有更良好的用戶體驗。[5]在產品設計領域,關于適老化設計的方法與原則,缺乏統一完善的理論支撐,這方面的研究仍需要大量的理論梳理與實際調研,進行補充和完善。
1.4 綜述
從研究現狀和趨勢中可以看出,關于產品適老化設計的研究眾多,但是仍然有以下幾個方面有待深入或完善:
首先,缺少全面分析老齡群體用戶反應的規范化方法體系;
第二,設計的治愈力研究在環藝設計方面較多,但在產品適老化設計領域,更多的側重于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缺乏從設計的治愈力層面的科學系統的研究;
第三,適老化作為智能產品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是亟需深入研究并與市場實踐相結合的課題。
二、用戶老齡化與產品智能化交叉的新型人機關系問題
2.1 產品基本功能層面
智能化和信息化使得現代產品能夠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給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體驗。但值得注意的是,產品功能的增加,必然帶來操作步驟和復雜度的增加。以電視機為例,傳統電視機的操作主要包括開關、選臺等,智能電視機的操作更像是一個電腦操作系統的操作,包括開關、網絡設置、信號源切換、界面內操作、選臺等等。很明顯,功能的增加必然給老齡用戶群體帶來操作負擔,導致很多功能變成“隱藏功能”,即用戶從未用過的功能。
2.2 認知人機工學層面
人對產品的理解和判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的認知。用戶對產品的認知主要包括知覺可用性、審美價值和象征含義。伴隨著智能化的發展,簡約的設計風格逐漸成為產品設計的主流風格。
簡約的外觀具有極強的推廣性和普適性,但是對于老齡用戶來說,他們很難從產品外觀去判斷如何使用(知覺可用性),抑或無法理解簡約風格的審美屬性(審美價值),并且無法將自己與現代的智能產品直接聯系起來(象征含義)。這些都是認知層面需要解決的問題。
2.3 情感人機工學層面
產品的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激發積極的情感體驗,如舒適、開心、興奮、激動、感動等。智能化也為產品的情感體驗帶來了無限可能。但就目前而言,針對老年人的產品設計,大多關注于陪伴、互動等模式的情感體驗,對于該部分的挖掘還遠遠不夠。
三、針對老齡用戶群體的產品設計治愈力
狹義的設計治愈力,指的是通過設計要素的運用,疏導用戶的心理、安撫情緒并達到治愈心靈的目的,多出現于環境藝術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中,在產品設計領域運用的范圍和模式都很有限。
廣義的設計治愈力,指的是設計不應當只給用戶解決問題,也應當關注用戶的行為、認知、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通過恰當的設計,引導用戶的行為、認知和情感,最終讓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得到多方位積極的體驗。
四、基于設計治愈力的智能產品適老化設計原則
4.1 尊重地域文化特征
老齡用戶群體的地域文化差異遠遠高于其它用戶群體,因此,要關注他們的需求,首先要尊重地域文化方面的差異,以此為基礎進行設計。例如智能語音對話系統的機器人口音,即可以當地方言的方式錄制。
4.2 高度的個性化操作
智能化產品的功能,應該具有高度的可設置性,讓用戶自己選擇需要的功能,以便于減輕操作負擔,簡化操作步驟。
4.3 多樣的產品設計風格
了解和尊重老齡用戶的認知、審美特征和需求,也是提升產品治愈力的重要方面之一。從認知層面來說,產品的外觀要明確的將操作方式和功能表現出來,即要有較高的知覺可用性,讓用戶第一眼看到這個產品,就知道該如何使用。從審美層面來說,要尊重老齡用戶群體的審美價值,讓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愉悅。
4.4 高度的引導力
在滿足了以上需求之后,適老化設計還應當具有較高的引導力,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老齡用戶的行為習慣、認知、審美等,通過這種引導,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產品使用體驗乃至生活方式。
五、結束語
產品的設計治愈力不是單維度的問題,是由設計方和使用者共同建立的效應。針對老齡用戶的智能化產品,應當具有引導他們的行為、認知和審美的能力。產品設計的治愈力是現代設計發展的必經之路,它體現了對老齡用戶的關注。從這個角度而言,挖掘產品設計的治愈力,具有極高的社會屬性和價值,是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
參? 考? 文? 獻
[1]柳沙,侯曉星,基于生物反饋的用戶體驗研究方法[J],第三屆藝術與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97-103
[2] Minu Kumar a, Charles H. Noble, Beyond form and function: Why do consumers value product design?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Volume 69, Issue 2, 2016(2): 613-620
[3] Minji Cho, Sangsu Lee , Kun-Pyo Lee, How Do People Adapt to Use of an IoT Air Purifier?: From Low Expectation to Minimal Us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Vol. 13 No. 3 2019:21-38
[4] 蘭玉琪,劉松洋, 人工智能技術下的產品用戶體驗研究綜述[J], 包裝工程, 2020年12月 第41卷 第24期:22-29
[5] 鄭慧敏, 基于老年用戶認知與反應特征的智能產品交互界面設計研究——以家用血壓儀為例[J], 設計, 2020年12月 第33卷 第1期: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