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蘭
政策利好與大眾支持,催化國產運動品牌業績持續增長
2021年上半年,本土運動品牌備受矚目。
無論是3月“新疆棉”事件,安踏體育、李寧等眾多品牌旗幟鮮明地支持使用新疆棉,還是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災害,鴻星爾克、貴人鳥等企業頂著虧損壓力積極捐款捐物,都讓大眾對國貨品牌有了全新的認知與認可,進而掀起新一輪國貨消費熱潮。
在此帶動下,2021年上半年運動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最為突出。
本土運動品牌中,安踏體育、李寧、特步國際和361度的2021年中報業績全線“飄紅”,營收和凈利增幅均實現雙位數雙增,其中安踏體育、李寧上半年凈利更是翻倍增長,增幅分別為131.6%、187.18%。已連續三年凈利虧損的貴人鳥也在2021年上半年迎來扭虧為盈,凈利同比暴增338.31%至3.84億元。
相關運動產品制造商、零售商中,除申洲國際受匯率波動及越南疫情反撲影響導致凈利下滑外,國內最大運動服飾產品零售商寶勝國際、全球知名運動品牌制造商華利集團、裕元集團和針織服飾制造商晶苑國際均實現營收和凈利雙增,其中寶勝國際以超50倍的凈利增幅遙遙領先于同類運動企業;裕元集團和晶苑國際均實現凈利翻倍增長,同比增幅分別為224.49%、130.69%。
而從55家服裝上市公司業績對比來看,運動類上市公司統攬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排名前三甲。在位列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排名的前11家企業中,有8家皆為運動類上市公司,占比超七成。
營收方面,安踏體育以228.12億元營收位列榜首、寶勝國際以130.74億元營收排名第2位、申洲國際以113.69億元營收排名第3位、李寧以101.97億元營收排名第4位、華利集團以81.95億元營收排名第6位、裕元集團以48.07億元營收排名第9位、特步國際以41.35億元營收排名第10位、361度以31.07億元營收排名第11位。
凈利方面,安踏體育以38.4元凈利排名第1位、申洲國際以22.26億元凈利排名第2位、李寧以19.62億元凈利排名第3位、華利集團以12.91億元凈利排名第5位、寶勝國際以6.36億元凈利排名第6位、特步國際以4.27億元凈利排名第7位、361度以4.01億元凈利排名第9位、貴人鳥以3.84億元凈利排名第11位。
更令人關注的是,安踏體育以228.1億元營收首次超過阿迪達斯中國182.98億元營收,僅次于耐克中國273.4億元營收。這也意味著,長久以來,耐克、阿迪達斯穩居中國運動鞋服市場的霸主地位開始有所松動,拐點或許就要來了。
根據已披露的中報,安踏體育上半年實現營收228.1億元,同比增長55.5%;凈利潤38.4億元,同比增長131.6%,營收和凈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按照其“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發展戰略,上半年安踏體育旗下各品牌銷售呈快速增態勢。其中,安踏品牌收入同比增長56.1%;已連續十年保持增長的斐樂品牌再創佳績,收入同比增長51.4%;包括迪桑特、可隆等在內的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增長90.1%,表現出強大的增長潛力。
與此同時,電商已成為安踏體育拓展銷售的主賽道之一,上半年電商收入增幅高達61%。而據天貓平臺數據顯示,1—7月,安踏體育在天貓行業類目的總銷售已超過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在內的所有國際品牌,首次位居榜首。
實現營收和凈利大幅高增的李寧,不僅2021年上半年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同時僅2021年上半年凈利就已超過2020年全年16.98億元凈利。
在主要產品方面,鞋類、服裝、運動及配件營收分別為45.91億元、50.61億元、5.41億元,占總收入的45.1%、49.6%、5.3%,其中服裝類占比較2020年同期上升。同時,上半年李寧毛利率提升6.4個百分點至55.9%,而2020年同期為49.5%;上半年經營利潤率提升10.4個百分點至24.9%,而2020年同期為14.5%。
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國內有效的疫情防控,推動消費市場的快速反彈。譬如李寧建立在一、二線城市的線下銷售大幅增長,在電子渠道銷售及產品的投入與建設亦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獲得77.8%的高速增長,進而使得特許經銷商訂貨量大幅增加,帶動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7.7%。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李寧持續發力時尚運動板塊,市場銷售看好。而調整渠道關閉虧損店鋪,并推動重點城市直營發展等線下渠道布局也推動了銷售的增長。從財報來看,上半年李寧直營、國際市場分別較2020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特許經銷商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備受關注的電商渠道占比正在逐年增加,占比29.1%較2020年同期上升2.1個百分點。
以三、四線城市為主戰場的361度,上半年核心財務指標均實現突破,實現營收31.07億元,同比增長15.7%;凈利潤4.01億元,同比增長32.9%。
從營收貢獻來看,鞋類及服裝產品依然是361度收入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鞋類收入占整體營收的比例為44.4%,服裝收入占比37.6%。這兩大核心產品得上半年銷量分別同比增加22.5%、6.1%。同時,為順應線上線下消費加速融合的發展趨勢,361度在渠道優化方面升級零售門店及推進電商平臺數字化轉型,于5月上線微信小程序“361度有顏有度”,以活躍內容促進引流,推動全渠道消費體驗的升級。
361度表示,公司已形成“單品牌、雙驅動、全渠道”的新戰略布局,今后會堅持“專業化、年輕化、國際化”的品牌定位,憑借361度主品牌、361度兒童和電商三大引擎,共同發力拉動集團業務增長。
特步上半年業績表現出盈利能力顯著回升、經營效率明顯提高等特點。其上半年營收同比增加12.4%至41.35億元,刷新歷史新高;上半年毛利率達到41.8%,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上半年營業利潤率達到16.5%,同比提升2.9個百分點。
其中,大眾運動、時尚運動、專業運動三大細分市場毛利率分別達到41.5%、43.5%和45.4%,分別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和6.7個百分點。
經營效率方面,上半年特步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分別下降2.2個百分點至11.7%及下降1.4個百分點至0.7%,改善尤為明顯。此外,其存貨亦下降至10.96億元,同比減少9.3%;存貨周轉天數為79天,同比減少15天;應收賬款降至23.03億元,同比減少20.7%。
在市場分析看來,本土運動品牌近兩年業績的大幅攀升跟“國潮”經濟的崛起密切相關,而現階段年輕群體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不斷加強,也成為推動“國潮”在社會上形成文化風潮的重要人群。據此前發布的《2020年中國體育價值報告》顯示,30歲以下尤其是18~22歲人群更偏好個性化,更認可國產運動品牌中的頭部品牌。

>>斐樂
記者注意到,近期全球行業分析師公司Global Industry Analysts Inc.(以下簡稱GIA)發布的《運動與健身服裝——全球市場軌跡與分析》行業報告,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其結合“后疫情時代”全球市場所面臨的全新機遇與挑戰,預估到2026年全球運動和健身服裝市場規模將達到2 213億美元。
在GIA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健康趨勢將成為全球運動和健身服裝市場的主要驅動力。消費者對健康養生的關注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在健身、個人生活和休閑工作時對服裝的選擇變得越來越挑剔。
譬如,功能性運動服裝和鞋類的日益普及以及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推動市場進一步增長,而類似山地騎行、徒步旅行等參與人群不斷增加,也將帶動相關細分化市場不斷擴張。
在報告中,GIA特別提到,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預計中國2026年的運動健身服裝市場規模將達到27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7.3%。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穿著觀念的改變加之全民健身政策扶持,中國的運動服飾業前景廣闊。
這或可透過四大運動制造商的2021年中報業績管窺一二。4月底剛上市的華利集團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1.95億元,同比增長18.23%;凈利潤12.91億元,同比增長66.58%;毛利率28.92%,同比增加6.37個百分點。
作為專業運動鞋制造商,華利集團主要為全球知名運動品牌提供開發設計與制造服務,截至2020年末,其在國內外共有21家制鞋工廠,2019年鞋履產量超過1.8億雙,是全球位數不多的產量超過1億雙的運動鞋專業制造商之一。華利集團表示,公司采取優質大客戶策略,目前世界前11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的運動鞋服品牌公司,已與6家建立合作,并且仍在積極拓展新的優質客戶。
2021年上半年,隨著全球運動需求和運動鞋消費持續恢復,帶動華利集團主要客戶市場銷售出現大幅增長,進而推動其訂單也隨之猛增。華利集團稱,由于公司具備較強的新產品開發能力,可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變化,積極擴張產能,有效控制產品成本,自身核心競爭優勢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因原材料漲價、海運集裝箱短缺、國際疫情擴散等帶來的種種挑戰,也因此吸引了各運動品牌增加訂單。據悉,報告期內華利集團已銷售運動鞋1.02億雙,同比增長24.42%。
寶勝國際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4%至130.74億元,凈利潤同比大漲50.64倍至6.36億元,毛利上升34.1%至47.22億元,毛利率增加6.1個百分點至36.1%。
對此,寶勝國際稱,這得益于公司持續多元化全渠道發展及有效的庫存管理。在“泛微店生態圈”為主導的經營思路下,其通過微信商店、抖音直播等拓展線上銷售增長,并為客戶提供運動增值服務,與品牌合作伙伴將產品與相關運動賽事緊密聯系,增進與消費者實時互動交流,鼓勵門店聯動全渠道銷售,以此推動銷售利潤率進一步提升。
實現扭虧為盈的裕元集團,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48.07億元,同比增長17.66%;凈利潤1.7億元,同比增長224.49%;毛利12.38億元,同比增長48.65%。
從財報來看,隨著世界經濟在疫情影響中持續恢復,全球運動服裝市場進一步反彈,帶動裕元集團的全球市場銷售需求回升,在訂單增加及生產改進下,公司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支撐業績大幅上漲。
晶苑國際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54億元,同比增長14.49%;凈利潤0.63億元,同比增長130.69%;毛利1.96億元,同比增長14.8%。
據國盛證券近期發布的研報,自2016年以來,運動鞋服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為雙位數,市場呈現規模快速提升、集中度高、生產向東南亞轉移、時尚屬性增強等趨勢。而相對來說,國內運動鞋服制造產能充足,但優質供應商資源稀缺,如果制造巨頭與頭部運動品牌深度合作,勢必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李寧
值得關注的是,日前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將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營造全民健身社會氛圍,計劃到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8.5%,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16名,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
對此,浙商證券分析認為,隨著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體育運動板塊或迎來中長期發展機遇,尤其是優質體育龍頭企業或迎來重大發展契機。而當體育消費迎來“黃金”時代,國產品牌崛起正當時。從內部條件而言,國產運動品牌已逐步具備消費品可持續成長的核心,產品力、品牌力、渠道力已全面升級;從外部條件而言,政策利好與大眾支持將催化國產運動品牌業績持續增長。
其表示,《全民健身計劃》鼓勵體育企業“上云用數賦智”,鼓勵有條件企業以單項冠軍企業為目標做強做優做大等高質量發展思路,國產崛起、科技化賦能兩大發展主線明確,顯然實現科技化、國產替代將是運動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邏輯。
的確,如今本土運動品牌熱度空前高漲,但不可否認與國際運動品牌相比,我們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借此機會加快調整步伐實現品牌趕超,將一時熱度轉化為消費者對品牌長久的支持,是當下本土運動品牌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