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萍,蘭 瑪,陳榮潔
(攀枝花學院 康養學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養生,又名攝生、道生、保生等,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采取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等措施而進行的一種健身益壽活動,以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養生+養老”智能干預模式是通過對四川省十對長壽夫妻的長壽因素進行質性研究,從飲食、生活作息、社會心理、鍛煉等四個方面總結、實踐得出的一套康養healthy公眾號,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加入運動、養生知識講座、中醫撫觸等。養生內容廣泛、方法眾多、而以調飲食、慎起居、鍛煉和喜怒為其基本養生觀點。本研究運用此套“養生+養老”智能模式選取符合條件的機構老人采取干預措施,并在干預前后進行生活質量狀況評估,進一步找出和分析影響康養老人生活質量的具體因素,為康養機構及相關養老事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以提高改善康養老人的生活質量。
1.1.1研究對象的選擇
以某機構的老人作為目標人群,采用便利抽樣法,根據納入、排除標準確定研究對象,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共納入研究對象39例。
1.1.2納入標準
(1)長期居住在機構的老人;(2)有能力且愿意參與本次研究;(3)活動自如,能參與運動。
1.1.3排出標準
(1)有精神疾病或語言障礙者;(2)有軀體嚴重疾病者;(3)不愿意配合者。
1.2.1前后對照
于2020年1月6日選取攀枝花市某養老機構的39名老人進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020年1月6日對研究對象的生活質量、睡眠質量進行初評估,以了解研究對象干預前的相關狀況;實施干預后,于2020年2月12日分別對研究對象的相關情況進行重復測量評估,并對干預前后研究對象的生活質量、睡眠質量進行對比分析。
1.2.2干預內容
(1)加入公眾號——康養health
康養healthy(公眾號),主要分為3個模塊:預防,關于老人常見病癥的預防和養護措施、方法;慢病管理,關于常見慢病的處理、治療方法和生活指導;養生長壽,關于促進老人養生長壽的飲食指導、運動鍛煉及心理指導等內容。該公眾號定期推送新的內容,老人可通過手機隨時獲得相關信息。
(2)運動——太極拳、八段錦
“太極拳”是極富中國傳統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態。太極拳基于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松、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復習練,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八段錦”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套養生功法,其體勢古樸高雅,編排精致;其動作舒展、柔和優美,如絲如錦連綿不斷,可達百病之不生,延年而益壽的作用。干預期間內,我們對機構老人進行太極拳和八段錦的教學和督促,每天各1次,上午打太極拳,晚飯后1小時練習八段錦。
(3)養生知識講座
在干預期間內,每2周到機構為老人開展一次養生知識講座,包括生活習慣、飲食、運動、情緒等。主題一:長壽夫妻的生活習慣篇,通過對四川省長壽夫妻的調研,總結出長壽夫妻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主題二:運動篇,主要講解運動對身體健康的好處,以及太極拳、八段錦的作用,以利于研究對象的配合;主題三:情緒篇,主要講解樂觀開朗、喜歡與人交往、避免壞情緒的心態的重要作用和方法;主題四:飲食篇,主要講解促進健康長壽的方法和重要性,例如:進食八分飽,早上喝鹽水或蜂蜜水,多以素食為主、葷素搭配,多吃大蒜、黑木耳,低脂、低熱量飲食,少吃甜食等。
(4)定期中醫撫觸
定期對研究對象進行撫觸按摩,時間為下午沐浴后,每周一次。觸摸和被觸摸是人類最基本的體驗和能力之一。在五種感官中,嬰兒首先產生的就是觸覺,觸摸為他們帶來了支持和安全感,能夠促進其產生發育和生長激素,并降低應激激素,而老人們在接受撫觸時同樣會產生這樣的感受。在人的身體記憶中,長久地保存著對于身體接觸的體驗,以及隨之而來的舒適或不適的感覺。老人中醫撫觸是指醫務工作人員通過雙手對老人的皮膚和穴位進行有規律及手法技巧的按摩,讓大量溫和的良好刺激通過皮膚的感受器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生理效應。目前,國內尚未開展老年中醫撫觸的相關操作。老人撫觸流程是由康養學院和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的中醫推拿專家共同制定的。將撫觸和中醫的穴位進行了融合,制定出促進老人睡眠、增加抵抗力的撫觸操作流程和手法。撫觸部位包括:頭面部、胸推(根據情況)、腹部(根據情況)、背部、上肢、下肢。按摩的穴位名稱及作用:肺俞穴、天突穴、缺盆穴:止咳化痰;曲池:止痛發汗;合谷:解毒;足三里:強壯;涌泉穴、百會:促進睡眠。
1.2.3評價工具與指標
一般資料包括籍貫、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人均月收入等。
生活質量,應用SF-36量表。國際通用的簡明健康狀況量表(SF-36),該量表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具有較高信度和效度的普適性生活質量評價量表[1]。由中山醫科大學修訂的中文版SF-36問卷[2],量表共包括8個維度:生理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一般健康狀況(GH)、活力(VI)、社會職能(SF)、情感職能(RE)、精神健康(MH),各維度分數相加,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睡眠質量,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指數(PSQI)[3-5]。按照國內睡眠質量研究的常模,PSQI評估為7分是我國成人睡眠質量問題的參考界值,總分≥7分睡眠質量差,總分≤4分睡眠質量好,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介于兩者之間的為睡眠質量一般,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1.2.4質量控制
根據本研究設計和機構老年人的參與特點,制定了以下質量控制措施:(1)評價主要采用定量、客觀的指標,對調查表各項調查內容均明確定義并規定評價指標;(2)每周開展一次研究總結會,總結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對后續的干預提出改進意見。
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采用t檢驗、卡方檢驗等方法對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調查60-90歲的機構老年人39人。其中男性13人(33.3%),女性26人(66.7%),61-70歲9人(23.1%),71-80歲12人(30.8%),81-90歲18人(75.0%);文化程度為小學及以下15人(38.5%),初中9人(23.1%),高中/中專9人(23.1%),大學/大專6人(15.4%);退休前職業為農民6人(15.4%),個體勞動者12人(30.8%),行政、事業單位職工15人(38.5%),其他6人(15.4%);家庭人均收入1000-3000元9人(23.1%),3000-5000元18人(46.2%),5000元以上12人(30.8%)。
在生理職能、身體疼痛和活力維度,干預后的得分明顯高于干預前,詳情見表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維度無統計學差異。

表1 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比較(±s)
在睡眠紊亂、白天功能紊亂維度,干預后的得分低于干預前,詳情見表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維度各項得分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表2 機構老人干預前后睡眠質量(PSQI)比較分)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中國老齡事業的顯著特色,是21世紀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強烈愿望,已經成為老齡工作亟待研究的課題[6]。增加有趣的休閑娛樂活動、養生運動和中醫撫觸按摩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積極的影響作用。
是指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對日常活動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給予研究對象“養生+養老”智能模式的干預,研究對象軀體疼痛維度干預后得分明顯高于干預前得分,說明通過我們的干預措施,可以減輕長者的軀體疼痛,可能與撫觸按摩有關。黃婷婷等人[6]選取某醫院40例骨折術后早期的老年病人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對照試驗,實驗組術后24小時在常規治療護理的基礎上,使用撫觸療法,一天一次;對照組術后常規治療、護理。研究結果證實采用撫觸治療的實驗組疼痛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臨床實踐證明,通過向心性手法按摩作用于人體經絡穴位,使之產生“外呼內應”的作用,從而起到止痛、消腫安神等的功效[7]。撫觸為向心性按摩,通過按摩推拿可以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增加靜脈側支循環建立,組織間液和淋巴液回流順暢,減輕肢體腫脹,從而減輕軀體疼痛。
是指測量個體對自身精力和疲勞程度的主觀感受。本研究結果顯示,活力維度干預后得分明顯高于干預前得分,說明通過我們的干預措施,可以提高長者的活力。活力的提升可能與運動、娛樂有關。在“養生+養老”智能模式干預中,研究對象每天上午打太極拳,下午練八段錦,充實了研究對象的業余生活;王秀團[8]在退休后接觸了太極拳等運動,讓她感覺到了生活更加愉快、充實。研究證實運動作為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提高活力。練太極拳既是一種拳術修煉,又是一種身心修煉,而身心修煉更重要[9];八段錦練習過程中,機體神經系統產生微電刺激,可緩解肌肉緊張和精神抑郁,使大腦皮層放松,從而緩解心理緊張,還可保持人體心靜神凝,使氣、意、志處于協調統一的狀態,因此,可以把郁結的情緒釋放出來,緩解病人焦慮、抑郁情緒[8];在練習過程中采用集體鍛煉的形式,增加了老年人與其他人接觸與交流的機會,使老年人進一步獲得身心愉悅,對于緩解抑郁、焦慮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情緒的調節對精力有很大的影響[10]。
測量由于生理健康問題所造成的職能限制。本研究結果顯示,生理職能維度干預后得分明顯高于干預前得分,說明通過我們的干預措施,能明顯改善長者的生理職能。生理職能的改善可能與運動有關。魏娜等人的研究結果證實,八段錦對帕金森輕中度患者運動能力、抑郁狀態及日常生活能力是有益及有效的[11]。八段錦是我國傳統健身方式,其運動方式以增強平衡功能的有氧運動為主,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和平衡能力[12],動作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松緊結合、動靜相兼、神形相合。八段錦練習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力量的發展,如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和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等發展下肢肌肉力量,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對前臂及手部肌群的鍛煉有非常好的作用,可提高患者姿勢平衡的穩定性,對運動能力的改善具有積極作用[13]。
本研究結果顯示,睡眠紊亂和白天功能紊亂干預前得分明顯高于干預后得分,說明通過我們的干預措施,能明顯改善長者的睡眠紊亂和白天功能紊亂的程度,這與李瑋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14]。睡眠質量的改善可能與養生知識教育、運動和撫觸有關。本研究證實養生知識教育、運動和中醫撫觸作為干預措施,能有效改善老人的睡眠質量。
本套“養生+養老”智能模式,主要包括康養health、運動、養生知識講座、中醫撫觸等。在干預前后對比中發現,研究對象在軀體疼痛、活力、生理職能、睡眠紊亂、白天功能紊亂方面有明顯改善。證明本套“養生+養老”智能模式對促進老人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可進一步在老年人群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