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蘭
(雙流區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空港醫院心血管內科,四川 雙流,610200)
在中老年群體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見病,也是一種高發病,病情有著比較快速的進展,有著很高的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容易與心律失常合并。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一旦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需要及時有效搶救,同時加強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1]。
本文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的優質護理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抽取2019年11月-2021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患者84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抽簽法分組,各42例。兩組患者均與心肌梗死診斷標準相符合,經過相關設備檢查確診為心律失常,兩組患者對本次研究有著清楚的認識且同意。排除先天性心臟疾病者,有內科嚴重疾病者,精神異常者,缺乏完整資料者。對照組男女患者比為23:19,患者年齡大的75歲,小的51歲,平均(65.04±2.21)歲;觀察組男男女患者比為24:18,患者年齡大的74歲,小的50歲,平均(64.81±2.15)歲。患者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常規護理,主要表現在對患者進行心電監測,加強用藥指導,給予吸氧護理等。觀察組優質護理服務。(1)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講解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發病機制,主要的特點,治療的過程,相關注意事項等。讓患者對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便于患者配合治療。叮囑患者發病的24h內要臥床休息,不能隨意活動。要定期組織健康講座,患者家屬也要參與進來,對家屬的護理協助工作進行指導,使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降低其心悸耗氧量。護理人員盡可能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引導患者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訴求,這樣有助于釋放負面的情緒,對一些心理問題要給予針對性的疏導,幫助患者調整心態,更積極應對疾病。(2)注重環境的優質護理。需要將病房打掃干凈,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對室內的溫濕度進行適宜的調整。病房可以適當擺放一些綠植,還要減少探視時間,保障患者的休息。(3)病情護理及并發癥防治。護理人員需要增加巡房次數,特別是發病的24h內,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對患者的感受要細致詢問,一旦有心悸、頭昏、氣短等情況,需要及時上報,開展有效的搶救。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對其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在密切監測和記錄心電圖的過程中,一旦發現異常,需要立即上報,避免發生腦水腫、損傷腦神經。還需要對患者尿量進行觀察,對腎功能進行檢測,避免腎衰竭的發生。(4)對出院患者需要進行定期隨訪,通過電話隨訪、視頻隨訪、微信群聯系等。對患者情況有及時了解,給予指導。
1.3 指標觀察觀察兩組左心室射血分數、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心輸出量水平。觀察兩組舒適度情況,主要從四個維度生理、心理、環境、社會關系進行評估[2]。
1.4 統計學分析SPSS 18.0處理數據,(±s)與(%)表示計量與計數資料,t值與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心功能指標對比兩組,觀察組有著更優的心功能指標(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心功能指標(±s)

表1 對比兩組心功能指標(±s)
組別 左心室射血分數 心室舒張末期內徑 心輸出量水平對照組 54.61±2.36 44.36±2.21 3.97±0.39觀察組 43.52±2.27 50.31±1.69 3.53±0.33 t 21.949 13.860 5.582 P 0.000 0.000 0.000
2.2 對比兩組護理舒適度情況對比兩組,觀察組有著更好的護理舒適度(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護理舒適度情況(±s)

表2 對比兩組護理舒適度情況(±s)
組別 生理 心理 環境 社會關系對照組 70.48±3.51 55.62±2.36 85.45±2.16 73.21±2.26觀察組 75.78±3.48 61.41±2.42 90.32±2.24 78.71±2.44 t 6.949 11.101 10.142 10.717 P 0.000 0.000 0.000 0.000
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非常容易與心律失常并發,這是由于多種因素造成的,比如,心肌急性缺血、改變自主活動神經、堆積代謝產物、損傷微血管、增高心肌自律性等。其中若只是快速心律失常有著較好的預后,但是房室嚴重傳導阻滯、室速、等惡性心律失常有著較差的預后,有著極高的病死率。相關研究顯示[3],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惡性室性心律失常,主要的危險因素有低鉀血癥、高齡、較高心功能分級、心肌酶譜異常等,需要醫護人員給予足夠的重視。
優質護理是一種新型的、優質服務模式,其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在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當中運用,能夠對患者的心態進行調整,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有助于預后的改善[4]。實施優質護理服務,需要護理人員為患者營造對優質的住院環境,保障空氣的流通,溫濕度的適宜,環境的整潔安靜。通過優質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對疾病有更多的認知,還能提高家屬的基本護理技能。利用優質心理干預,能夠排解患者苦悶的心情,調整到積極的心態,提高治療的信心。加強對病情和并發癥的護理,能夠防范腦水腫、損傷腦神經、腎衰竭的發生,有助于提高治療的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左心室射血分數、心輸出量、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均要比對照組優(P<0.05)。觀察組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境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可見,在護理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的過程中,優質護理服務的運用,心功能指標得到改善,提高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