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孫妃 渠蘭梅
(咸陽市中心醫院,陜西 咸陽,712000)
慢性宮頸炎屬于婦科常見的病癥,其主要特征在于月經不調、白帶異常以及腰骶部和下腹部疼痛,臨床中病程較長并且治療難度較高,許多患者都無法治愈從而導致疾病反復發作,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形成嚴重危害,導致患者在臨床中的治療依從性不斷下降,這也間接提高了宮頸癌變的風險[1]-[2]。對此,為了有效降低慢性宮頸炎的臨床危害,本文基于護理角度著手,探討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患者疾病的認知與自我控制影響。具體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診治的慢性宮頸炎患者80例開展對比。按照不同護理方案進行分組。實驗組患者40例,年齡(44.34±2.94)歲,發病到住院間隔時間(5.64±3.13)h;常規組患者40例,年齡(43.94±3.55)歲,發病到住院間隔時間(5.57±2.80)h。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常規組應用傳統護理模式,及時告知患者的用藥知識與飲食方案,同時指導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控制重點。實驗組采用關于慢性宮頸炎的連貫性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構建健康教育小組。健康教育小組成員包含主治醫師、責任護士、治療護士、回訪護士,定期做好對小組成員的健康教育,注重健康知識與應用技巧的培訓,提升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制定關于患者初診和復診的健康教育計劃,每周開展專題討論會議,分析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相關問題,交流管理健康教育狀況的方式,制定具體的干預措施;2、健康教育。基于循證管理理念實現對健康教育的改進與完善。基于主治醫師為患者提供疾病誘發因素和發展因素的教育,同時由責任護士為患者介紹護理的操作內容、基本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同時為患者檢查時需要提前告知檢查事項、目的以及注意事項,為患者提供治療之前,護理人員需要先為患者介紹治療方式,對于一些對療效存在擔憂的患者可以借助成功案例強化患者治療信心。在治療后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為患者提供注意事項教育,特別是保持外陰清潔、規避體力活動以及維持營養均衡等。
1.3 觀察指標在兩組患者接受護理服務后進行觀察指標對比,對比指標包含滿意度評價結果與遵醫行為評分。滿意度采用量表進行評價,非常滿意(80分以上)、滿意(60分到80分)、無滿意(不到60分)。
1.4 統計學方法研究數據采用SPSS24.0軟件處理,數據錄入與處理方式涉及到定量定性與離散連續等方式,其中根據數據具體類型采取不同處理方式,應用X2或T值實現對數據對比的檢驗,以P值0.05為界限,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對服務評價比較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服務評價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服務評價比較
2.2 遵醫行為評分對比實驗組遵醫行為調查結果均顯著優于常規組,P<0.05。如表2。

表2 遵醫行為評分對比
伴隨著臨床醫學服務模式的不斷轉變,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不僅僅在于輔助治療,更多的是體現在患者的康復需求、生活質量方面[3]-[4]。臨床中有許多患者因為對于疾病的認知不成熟,導致在平常生活中無法自主管理與控制,從而形成疾病的反復發作,慢性宮頸炎便是典型病癥之一。在臨床中針對慢性宮頸炎患者提供連貫性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可以促使患者形成對疾病的正確認知,從而讓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行為也隨之改變。臨床中采用合理的連貫性護理結合健康教育能夠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指導與幫助,促使患者可以在具體生活中針對性的防控關于慢性宮頸炎的各種風險因素,實現對病情突發性改變的風險防控,從而保障患者的近期與遠期生活質量[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對于研究時段內的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的滿意度評價結果,P<0.05;實驗組患者的遵醫行為評分明顯好于常規組,P<0.05。本研究結果充分證明為慢性宮頸炎患者提供連貫性護理結合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顯著,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和作用。
綜上所述,慢性宮頸炎接受連貫性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具備較多的臨床優勢與價值,可以更好的保障診療工作的有效進行,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