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蘭梅 孫妃 劉敏
(咸陽市中心醫院,陜西 咸陽,712000)
陰道出血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婦科癥狀,一般指的是非月經的生殖器系統出血現象。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卵巢內分泌失調、生殖器腫瘤、先兆流產、炎癥、藥物刺激等多種因素均會引起陰道出血現象。在臨床上,及時有效的判斷出血原因,是有效開展治療的關鍵。尤其對于一些年齡較大人群,更需要準確判斷病因,從而早治療、早康復。而診斷性刮宮則是在臨床上,主要采取的一種以刮取子宮內膜進行對應病理檢查的一種方式。因此,本文為探究圍絕經期及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診斷性刮宮結果分析及護理,本次研究對我院正常接診收治的進行診斷性刮宮患者中,選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期間的患者,采取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抽取108例作為本次診斷性刮宮結果以及護理方案探究的實驗對象,對相應病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現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我院正常接診收治的進行診斷性刮宮患者中,選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期間的患者,采取電腦隨機抽取的方式,抽取108例作為本次診斷性刮宮結果以及護理方案探究的實驗對象,對相應病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參與實驗患者年齡40~85歲,平均年齡(66.34±1.51)歲,陰道異常出血時間2~365d,平均年齡(26.5±2.1)d。本次臨床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本次共同參與研究實驗結果患者均在各自本人已經知曉本次共同參與研究實驗,且其患者家屬個人均持相同研究意見的基礎情況下共同參與開展,針對本次共同參與研究實驗結果患者的相關個人信息基本資料使用情況分別進行比對后,無較大差異并且無任何客觀統計學性和事實提示意義(P>0.05)。
1.2 方法對參與實驗患者進行常規形式分段診斷性刮宮,并對診斷性刮宮得到病理組織進行規范保管,送至病理科進行有效分析檢查。
1.3 觀察指標對相應病理組織分析后,歸納出相應引起陰道出血的病因以及對應各年齡段的發病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這一次開展的實驗,所采用的統計學軟件是非常專業的SPSS 23.0軟件系統。此系統對相應實驗數據的分析非常準確。相應的各種計量和計數資料分別用(±s)和(%)表示,應用t檢驗和x2檢驗。當出現P<0.05則有意義。
2.1 對比參與患者得到的最終診斷結果實驗正常開展且順利完成后,直接發現發病病因按照順序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炎性病變、非典型增生、復雜性增生、惡性腫瘤。其中功能性子宮出血、炎性病變、非典型增生會跟隨年齡增長而呈現負向轉變,而復雜性增生、惡性腫瘤則呈現與年齡同向增長,組間數據對比,P<0.05。詳見下表1

表1 對比參與患者得到的最終診斷結果
診斷性刮宮,其目的是刮取宮腔內容物做病理檢查協助診斷,如果懷疑有宮頸病變時,需要對宮頸管及宮腔分步進行,稱為分段診刮。而結合研究結果顯示:根據相關實際病理資料的歸納總結以后,可以發現根據出血原因比例排序,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炎性病變、非典型增生、復雜性增生、惡性腫瘤。其中功能性子宮出血、炎性病變、非典型增生會跟隨年齡增長而呈現負向轉變,而復雜性增生、惡性腫瘤則呈現與年齡同向增長,組間數據對比,P<0.05。
圍絕經期及絕經后的婦女群體,往往年齡開始增大,在這個階段正是身心發生轉變的時期,而相應陰道出血,更是私密部位的問題,難免會讓患者無法有效正確的面對,因此在實際臨床護理工作上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護理工作人員應該與患者保持良好溝通,讓消除患者可能存在的焦慮以及抑郁情緒,對患者進行相關陰道出血知識的講解。同時講解進行診斷的重要性以及意義,增加患者正確面對自身情況,并能夠早診斷早治療,保證生命安全。在診斷后,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對應日常護理方案指導,包括飲食、運動等方面內容。
綜上,針對圍絕經期及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應該立即進行常規相關婦科檢查,必要時則及時采取診斷性刮宮,對得到的子宮內膜進行相應病理分析檢查,從而及早發現實際問題,及早給予對應治療,保障婦女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