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凡
(西昌市馬道鎮衛生院,四川 西昌,615031)
隨著我國工業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環境污染不斷加重,空氣質量降低,患肺結核疾病的人口也呈現出增長的趨勢。肺結核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傳染性疾病,主要由結核桿菌引起,患者不僅會出現呼吸急促、劇烈咳嗽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導致患者其他器官出現感染癥狀,危及患者生命健康。肺結核發病時間不固定,15~35周歲的患者發病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臨床中通常使用特效藥品與化療方式治療肺結核,然而該方法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會導致并發癥的發生,增加治療的風險。因此,醫生逐漸開始探索中西結合治療肺結核疾病的方式,希望能夠借助中醫理論改善肺結核治療情況。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肺結核的中西醫治療方法!
一般來說,現在主要是會采取短程化療的方法治療肺結核疾病,但是隨著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細菌也逐漸發生了變異情況,傳統化療方法的治療效果體現出一定的局限性,耐藥以及多耐藥肺結核患者人數逐漸增加,嚴重影響傳統化療方法的效果。盡管肺結核疾病還未納入重大疾病范疇,對社會以及個人的影響與危害并不嚴重,但是其相關治療方法與藥物研究確實已然停滯不前。尤其在反復使用西藥的過程中,更加能夠加速病菌耐藥性的形成,導致患者治療之后出現比較嚴重的副作用與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
經過醫學統計顯示,我國肺結核發病率逐年上升,且體現出較高的致死率,對我國社會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城市人口流動增加,更是提高了疾病的傳染率與發病率,而在治療期間重復用藥以及不恰當用藥又會導致病菌耐藥性的增加,影響后續的治療。與其他疾病相比,肺結核的病程更長,對患者健康的影響也會逐漸增加,長時間患病會導致患者生理功能與抵抗力降低,出現易感性,最終破壞自身正常的生理結構與功能。醫生不僅需要根據患者患病情況指導其用藥控制病情,同時還應該給予患者科學的飲食指導,增強其身體抵抗力,改善治療情況。也就是說,醫生通常使用藥物治療方法,但是長期服藥難免出現不良反應,在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時還會影響患者治療的心情,導致患者出現拒絕治療的情況,影響后續治療與恢復。肺結核根據患者感染情況的不同,其病情程度也存在差異。其中有的患者癥狀并不明顯,很難得到患者的重視,這樣就容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長期患病則會導致患者出現肺部滲出、干酪性壞死等癥狀,最終形成空洞,加重支氣管感染癥狀,嚴重時還會出現充血水腫、滲出等情況。此外,肺結核的臨床癥狀還包括長期倦怠、夜間盜汗、咳嗽、呼吸衰竭等。
首先,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善其肺結核臨床癥狀。醫生應該根據患者結核菌的數量、強弱、患者免疫功能情況綜合判斷患者病情,并給予治療方案與建議。對于自身抵抗力與免疫力較好的人來說,其在發生感染之后也不一定會患病。從中醫角度來看,人之所以會出現肺結核感染癥狀,就是因為自身肺腎氣虛,而改善患者身體狀況、提升免疫力就能夠改善病情。經過醫學實驗總結,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肺結核疾病能夠取得更高的效果,其中中藥調理方法能夠增強患者抵抗力,同時破壞病菌成長的環境,抑制其增殖與生長。另外,中藥還能夠調節患者機體狀態,起到補虛殺蟲的效果,再加上西藥對癥治療,能夠在提高患者身體機能的同時改善病癥,防治疾病的復發。
其次,中藥還能夠降低西藥的毒副作用,加快患者的治療與恢復進程。對于化療方法,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必須長期服用藥物,其中部分藥物存在明顯的副作用,會引發不良反應,對患者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這樣不僅會影響患者治療的心情,還會破壞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影響治療效果,嚴重的還會導致患者出現拒絕治療的情況,最終造成患者其他器官的損害。對此,采取中西醫結合方法進行治療就能夠降低單一藥物的毒副作用,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治療信心,降低疾病的復發率。
最后,中西藥結合治療方法還能夠明顯降低病菌耐藥率。經過醫學研究能夠知道,導致病菌耐藥性增加的根本原因就是西藥的重復使用,我國耐藥結核病患者人數已經高達56萬,應當引起醫學界的重視。將中醫藥加入到肺結核治療中,不僅能夠改善治療不良反應情況,同時還能夠減輕耐藥性,提高藥物治療的效率。與西藥相比,中藥在減緩耐藥性方面的優勢更加突出,同時還能夠提升痰菌轉陰率,進而加快病灶吸收,提高治療效率。
綜上所述,中醫藥結合治療肺結核疾病不僅能夠改善患者抵抗力,提升患者身體機能,同時還能夠降低藥物治療的毒副作用,減緩耐藥性,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治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