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姝
(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四川 自貢,6430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臨床中屬于高發性危急重癥。該病是指患者短時間內在機體中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導致血液中血紅蛋白通過與一氧化碳進行結合而造成其腦部出現缺氧現象的一種疾病。當機體的腦部出現缺氧現象后,將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礙,增加發生腦水腫等不良并發癥的機率,進而導致病情發展為延遲型腦病。研究顯示,一氧化碳中毒后也會增強患者機體內胃泌素水平,進而致使其發生嚴重性不良癥狀,若對該病患者及時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并輔以優質化及全面化護理干預手段將增強搶救成功率,促使病情盡早康復。接下來本文就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護理方法進行介紹如下。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若不能及時對其實施有效的治療措施,將造成腦組織受損現象。機體腦部對缺氧現象較為敏感,若腦部缺氧時間持續4-6min時,將對其腦部造成不可逆性損傷,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抽搐以及昏迷。因此,入院后應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指標的觀察,對其瞳孔及意識情況進行了解,若患者意識清醒,應與其進行密切的交流與溝通,對其狀態進行詢問,同時了解其是否存在有心慌以及胸悶等不良臨床癥狀,合理控制輸液速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肺部感染可出現高熱、驚厥現象,對頻繁抽搐、腦性高熱或昏迷時間過長(超過10h),可給予以頭部降溫為主的冬眠療法,如頭帶冰帽、體表用冰袋,低溫可以降低腦代謝率,增加腦對缺氧的耐受性。治療期間,應注意對患者心電圖及體征指標的觀察,及時發現異常現象,并匯報于醫生。
由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發病較為急促,發病后患者心理情緒波動幅度大,患者及家屬往往難以接受,表現為焦慮抑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拒絕治療的現象。對此,入院后應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叮囑家屬多給予患者關心及鼓勵,評估其心理狀態,而后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建立和諧護患關系,增強患者疾病治療信心,多與家屬進行交流,及時告知其患者情況,使患者及家屬均盡早適應醫院環境,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
急性一氧化碳中度中毒以上的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頭暈及頻繁嘔吐等,在護理此類病人時,要注意保持其呼吸道暢通,輕度一氧化碳中毒可經鼻導管或面罩吸氧,重癥昏迷患者可用高流量(8~10升/分)。保持呼吸道通暢可為病人解開衣領,頸部放置枕頭,使頭盡量后仰;如頻繁嘔吐及呼吸道分泌物甚多時,應及時吸去分泌物,使患者頭部側臥,預防吸入性肺炎。若因舌根后墜而使呼吸道梗阻速將舌頭拉出,以免發生窒息。若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需進行導尿操作時,應注意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流程,并做好對患者的會陰部及膀胱部位的清潔工作。若患者中毒程度相對較輕且意識清晰,則其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的機率相對較低,此時需要加強對其進行基礎性護理,包括保持病房環境干凈、整潔以及做好會陰部清潔衛生等。做好口腔護理,用生理鹽水擦拭口唇,保持濕潤,防止口腔潰瘍的發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相對較為嚴重,因此進行轉運時,應注意對其病情及體征變化情況進行觀察,確保靜脈輸液通道及呼吸道通暢。轉運過程中應以醫生取得聯系,做好急救準備工作,做好交接工作,以便于盡早對其進行救治。高壓氧為治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首選治療方式,借助于此治療方式可對碳氧血紅蛋白進行清除,以促進一氧化碳的排出,提高血壓氧濃度,從而改善機體缺氧狀態。治療前應詳細了解患者家族史、病史以及藥物過敏史等,若其存在有相關治療禁忌癥,應及時做好預見性防備工作。
大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防護意識,加之對自身病情的不了解,導致其治療配合度較低。因此,應加強對該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患者清醒后對其進行指導、加強肢體功能鍛煉,早日恢復生活自理能力,促進整體功能恢復,告知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發病機制、治療方法等,同時告知其當前病情所處階段,使其對自身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護理人員應注重與患者溝通技巧,以便于其可清晰地了解護理人員所說內容。經過氧療和及時治療,大部分患者可于數日內痊愈,個別患者于癥狀消失后遺留神經官能癥和周圍神經損傷,還有個別患者出現遲發腦病,應在其出院前再次進行細致全面的健康宣教。叮囑其按時復查,出現不適癥狀時,及時就診等。此外,還應告知患者正確的煤爐以及煤氣使用方法,增強其自我防護意識,有效降低意外傷害事件發生幾率。
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接受臨床常規治療基礎上強化護理干預,將利于有效促進病情緩解,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