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欣 羅茜
重慶市涪陵區人民醫院,重慶 408000
近年來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中護理醫療水平在不斷提升。通過進行疾病治療的同時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當前來說在醫療管理過程中多數患者存在質量因素,因此在醫院進行管理中應給予針對性的目標管理,以此來保證護患和諧[1]。本文在進行臨床護理中采用目標管理模式,隨后進行效果比較。
1.1一般資料 選取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共計人數80例,采取數字隨機分組法進行分組。對照組采用基礎護理,對于觀察組來說采用目標管理方式。涉及骨科、泌尿科、婦產科等多個科室,兩組患者年齡均值應在45.24±1.2歲。排除標準:第一,帶有禁忌癥患者。第二,臨床術前檢查中為心電圖異?;颊?。第三,帶有心肌疾病、意識障礙、聽力障礙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基礎護理措施。對于觀察組患者來說采用目標管理理論。首先要制定科室目標,以醫院的發展需求作為實際依據,并根據問題進行改善來尋找護理工作中的問題,隨后制定對應的目標。除此之外進行個人目標的制定,并開展相對應的考核目標。在制定個人目標后,要落實相關管理內容,并根據護理人員的表現情況進行考核,并找出對應的措施進行歸納總結。在進行目標考核的過程中,建立質量考核表對人員總體情況進行交流溝通,并建立良好的氛圍。在進行相關管理的同時并給予一定建立,并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升質量。第一,醫院總務科、院感科以及護理部抽調相關人員組建質量監督和控制小組[1]。通過進行小組成員的科學培訓,在集中培訓和個體輔導結合的同時進行患者的培訓學習。通過進行相關計劃的制定,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第二,提升手術室人員管理水平,可涉及個人防護以及技術操作的內容。其次,切實增強風險意識。將衛生部的有關規定作為依照強化安全管理工作,并將各項措施進行落實,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始終要秉承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如有問題要及時上報,并定期結合問題對有關改進措施進行制定,進而最大限度提升重癥科室的工作質量。第三,護士長需要將具體工作標準以及工作職責作為根本依據每天檢查和控制各工作環節的質量。在工作過程中要持續查找問題與安全隱患,并且保持與各臨床科室的積極溝通,并將其作為改進自身工作的依據,對于檢查中的不合理制度進行抽查,并規范護理操作情況。第四,質量控制小組需要定期開展工作的總結分析會,一般而言將會議周期定位15天或者30天,會議主要是總結該工作階段科室內存在的工作問題,并就工作問題進行總結和討論,旨在于后續工作中杜絕同類問題的發生。
1.3觀察指標 (1)護理后生活質量、功能評分比較。(2)滿意度評價等幾個方面。
2.1經比較,采用目標管理模式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等明顯提升(P<0.05)。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及相關功能評分比對
2.2通過對照組中的滿意進行評價,觀察組采用目標護理模式滿意率為95.56%,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滿意度評價分析
當前護理管理的質量作為主要方面,護理質量、效果密切相關。在當前數據表明,護患管理能夠有效促進疾病預后。但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在護理管理中通過使用目標管理方式能夠有效提升管理效果。目標管理理論作為一種新型理念,通過將醫院、護理人員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能夠使目標得到細化。通過進行目標制定、定期培訓能夠有效規范行為并提升工作管理質量[2]。在進行目標管理后,在進行人員調動的同時能夠有效減少不良情況的發生,整體效果相對較好。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各方面都希望得到更優質的服務,在住院期間也不例外,尤其是要進行手術的病人,更希望旁邊有人給予一定的精神支持。所以,醫院對于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也在不斷完善,摒棄了以前的傳統護理模式,使用人性化護理模式代替[3]。
目標管理模式作為一種科學護理方式,通過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在護理時以病人為中心,依據病人的各項情況給病人提供全方面的護理。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對手術室內的各項情況進行控制,比如說溫度情況,如果發現病人過熱或者過冷,就要及時調節室內的溫度,盡量給病人最舒適的溫度,這樣也有利于病人手術中的心率以及血壓的穩定情況[4]。在手術結束之后,要及時告訴病人手術的成功,這樣使病人放下之前的擔心,這對于病人以后的身體恢復起著一定作用。通過采用目標管理模式,能夠確保形成控制、管理、監測一體化體系從而確保檢查的落實,并提升護理質量[5]。綜上所述,在進行臨床護理管理中采用目標管理模式整體效果相對較好,同時能夠提升護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