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芹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婦幼保健院,山東 青島 266400
細菌性陰道炎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其主要由細菌微生態環境失衡導致的厭氧菌、加特納菌感染,其主要臨床癥狀及表現為分泌物增多、外陰瘙癢灼熱、異味,可見外陰道疼痛、白帶增多、粘膜充血等,如若不及時治療會很容易引發其他婦科疾病,對患者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1]。臨床主要采用藥物進行治療,替硝銼和克林霉素是臨床兩種常見的藥物[2]。在本文中,筆者選取本院婦科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間接收的200例細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基于治療方法的差異進行資料分組,旨在通過開展對比實驗,研究替硝銼聯合克林霉素在細菌性陰道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提升患者預后康復質量。詳細研究報道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科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間接收的200例細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治療方法差異對患者分組;組A患者年齡在26~65歲,平均年齡為(39.0±4.6)歲;組B患者年齡在27~8歲,平均年齡為(40.0±5.1)歲。兩組患者病程均在5~20天,平均病程(12.5±2.0)天;經檢驗陰道分泌物為陽性且陰道分泌物為白色黏附于陰道內,存在線索細胞,符合臨床細菌性陰道炎診斷。本次研究開展之前,均按照倫理委員會相關規定征得患者及陪同家屬的認可,方將樣本納入本次研究,且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注:將妊娠患者、藥物過敏患者、嚴重肝腎功能異常患者及其他病原體陰道炎患者予以排除[3-5]。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檢查后進行治療,穩定病情。組A使用替硝銼治療,劑量為每日一次,每次1.0g;組B使用替硝銼聯合克林霉素治療,替硝銼劑量同組A,2%克林霉素在每晚睡前清洗陰道后涂抹在陰道處,每日一次,每次0.1g。
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7天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需戒煙戒酒、禁止性生活,并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在三個月后來院復查[6]。
1.3評判標準 記錄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三個月后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其中,治療有效率分為顯著、有效、無效三個等級,顯著表示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陰道檢查正常,PH值小于4.5[7];有效表示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陰道檢查好轉,PH值在4.5~7之間;無效表示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和陰道檢查無改善或加重。治療有效率=(1-無效例數/總例數)*100%。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口干、乏力等等。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于組A、組B患者評判標準中的治療有效率、三個月后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相關數據進行對比檢驗,若P<0.05,則表明治療效果差異顯著。
研究統計結果顯示,組A治療有效率為77%,組B治療有效率為96%。可見組B患者整體治療效果優于組A(P<0.05),治療效果差異顯著。詳細數據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
同時,組A患者中出現惡心8例、口干6例、乏力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組B患者中出現惡心3例、口干1例、乏力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此外,組A患者在三個月后來院復查的結果顯示有20例復發,組B患者在三個月后來院復查的結果顯示共有2例復發,復發率為2%。對比可知,組B預后療效穩定性遠高于組A,且用藥安全性顯著較高,P<0.05。對比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三個月后的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臨床研究發現,細菌性陰道炎的引發多與患者生理狀態和個人生活習慣關系密切,如性生活不潔凈、過度沖洗陰道、內褲更換不及時等均可引發細菌性陰道炎。加之患者對疾病了解不足,衛生健康意識淡薄,在出現癥狀后沒有及時到院檢查,自行購買陰道洗液處理,導致病情加重,延誤治療。
在本文中,筆者選取本院婦科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間接收的200例細菌性陰道炎患者的資料用于本次研究,以治療方法差異為分組依據,組A使用替硝銼治療,組B使用替硝銼聯合克林霉素治療。經過相同時長的治療周期,組B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6%,明顯高于組A(77%),P<0.05,差異顯著;同時組B患者三個月后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組A(P<0.05)。由此可見,兩組患者整體臨床療效于安全性方面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本研究所使用的克林霉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可有效抑制厭氧菌的活性,起到抗菌效果。從上所述,替硝銼聯合克林霉素可平衡陰道內的菌群,改善陰道內部環境,在治療細菌性陰道炎上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