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劉翠娥
桂林市人民醫院,廣西 桂林 541001
近年來,我國白血病患者人數日趨增長。白血病是常見血液科疾病,主要由于人體內白細胞生長障礙,導致白細胞停滯在發育的不同階段,進而在骨髓或造血組織中大量累積,從而對正常造血產生影響[1-2]。白血病多發于常受輻射者、化學藥物與毒物接觸者等群體,患者可出現發熱、多汗、貧血等臨床癥狀,從而對患者[3]。對于白血病的治療,化療是主要治療方式之一。在白血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其護理干預是必不可少的。本次研究為白血病患者在化療中實施舒適護理,并探究其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經倫理委員會等部門批準,選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20例白血病患者。按照隨機抽簽法,將患者隨機分入至對照組(n=10例)、觀察組(n=10例)。觀察組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齡27~53(40.69±2.68)歲;對照組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齡31~56(41.37±2.75)歲。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包括給予患者基礎護理,為患者建立合理飲食搭配,藥物干預等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具體如下。
①化療護理:化療前,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治療方式,確保每位患者對疾病及護理知識充分掌握,從而緩解患者治療前的心理壓力。化療中,患者在化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要及時掌握,若患者一旦出現不良情況,及時向醫生報告。化療后,由于化療易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因此需加強患者飲食指導,保證食物衛生干凈,大便通暢。定時為患者清潔肛周部位,預防感染。
②環境護理:患者所處病房每天開窗,保持空氣流通。病房溫度適宜,光線充足。每日為患者所處病房進行清潔,保證病房環境干凈衛生,物品擺放整潔。可為患者增加娛樂項目,看電視、看報紙、聽舒緩音樂等,提高患者環境舒適度。
③心理護理:充分掌握患者心理狀態,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給予患者心理安慰與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建立積極治療信心,確保患者保持良好心態,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及心理舒適度。
④胃腸道護理:患者在化療過程中,使用的藥物易對其胃腸道產生刺激,因而出現嘔吐等癥狀,護理人員應詳細記錄患者嘔吐情況,必要時給予患者藥物止嘔。
1.3效果判定 (1)采用醫院自己制作護理評分表格,采用4級評分法:75分以下代表不滿意,76~89分代表較滿意,90~100分代表滿意,將2組患者的評分進行比較。
(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評判標準:使用醫院自制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從四個維度(心理、社會、情感功能和精神健康)進行評分,每項評分范圍1~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100.00%,對照組為60.00%,(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白血病是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人體內造血細胞出現決定性突變[4]。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白血病患者治愈人數不斷增長,但多數患者在治療時期易引發心理上的負性情緒,因此,在患者化療的同時,應加強護理干預[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100.00%,對照組為60.00%;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患者實施舒適護理過程中,應在化療各個階段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緩解其心理壓力,做好預防感染護理,避免患者胃腸道感染。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實施在白血病化療患者護理中,護理效果較為顯著,能夠減少不良反應情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舒適護理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