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才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血管外科收治的患者病情一般較為復雜,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不管是在治療上還是在護理上均存在較大的難度。期間,一旦護理不當將影響患者預后效果。品管圈是質量管理小組的又一個稱謂,品管圈內的工作人員從事的工作性質一樣,他們自發性開展品管圈活動,組建質量管理小組[1-2]。護理安全品管圈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選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筆者在醫院血管外科選取的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目的是探討血管外科護理中護理安全品管圈的應用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筆者在醫院血管外科選取的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43例對照組和43例觀察組。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齡在22~81歲,平均年齡(42.56±3.26)歲。該組患者12例下肢深靜脈血栓、20例下肢深靜脈曲張、7例主動脈夾層、4例其他。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齡在21~82歲,平均年齡(43.46±3.16)歲。該組患者11例下肢深靜脈血栓、21例下肢深靜脈曲張、6例主動脈夾層、5例其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性不大,可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膜還是,護理人員嚴格遵醫囑指導患者做相關檢查和治療,協助完成醫生的診療方案。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護理安全品管圈模式。具體護理流程如下:(1)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需要構建護理安全品管圈,擬定"血管外科護理安全管理質量的提升"為品管圈主題。品管圈組建成立后,組內工作人員需要定期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匯總結果,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防范安全事件的有效護理方案,并制定相應安全管理措施。制定護理安全品管圈工作流程,確保小組內每位成員都可以明確自身職責,高質量完成自己的護理安全管理工作。(2)護理安全品管圈的落實,一是護理人員要提高患者對自身的信任感,做好患者的入院介紹,為患者創建舒適的住院環境。協助患者完成入院手續并時刻給予患者日常生活上的關懷和照顧,由此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二是護理人員要做好對患者的疾病相關介紹,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三是患者在病情上出現的變化需要護理人員密切觀察,并做好對患者病情變化的監測工作。尤其是對于疾病風險系數較高的患者需要護理人員對其生命體征密切監測。囑咐患者臥床休息,嚴格遵醫囑為患者用藥;四是做好患者日常生活護理安全管理,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指導,囑咐患者使用流質或半流質事物。排便時禁止過度用力,一旦出現便秘需要護理人員對癥處理。對于深靜脈血栓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囑咐其臥床休息,囑咐患者禁止按摩以及揉搓肢體,預防深靜脈血栓。患者用藥后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其有無出血情況,一經發現需要告知醫生對癥處理。此外,護理人員對長期臥床患者還要做好防墜床、防壓瘡的健康宣教,避免患者出現安全事故[3]。
1.3觀察指標 統計比較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質量評分。

2.1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n,%)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評分比較(n,%)
據大量臨床實踐證實,血管外科護理人員對患者依然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起到的護理效果和患者滿意度均不高。而積極將護理安全品管圈應用到血管外科臨床護理工作中,可以充分體現該護理模式的積極作用。一是護理安全品管圈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參與護理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促使護理人員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能對護理問題有一定的預見性。護理安全品管圈對護理人員來說是一項突破,品管圈中的護理人員團隊合作意識會更強,能確保個人能力在全體中得以體現;二是護理安全品管圈可最大程度確保患者安全,品管圈的護理人員會從各個角度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用藥注意事項、日常生活和飲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最大程度避免了不良事件的發生;三是品管圈還可以推動護理理念的創新,能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落實護理安全品管圈,結果顯示護理后2.3%為該組不良事件發生率、97.7%為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血管外科應用護理安全品管圈臨床效果顯著,可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