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云和縣中醫醫院,浙江 麗水 323600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改變以及生活壓力的加劇,導致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發病率急劇升高,并且常常伴冠心病發生。兩種疾病相互影響與促進,若沒有及時得到有效的處理和控制,對患者身體造成的危害是無法預估的,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所以為了盡可能的降低此類疾病危害,需重視規范、科學護理工作的開展[1-2]。本次研究針對所選病例,應用綜合護理對高血壓并發冠心病患者實施干預,現總結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根據患者的個人意愿,進行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為40例,男女比例為男22例女18例,其中該組年齡為38~80之間,均值為(55.53±10.53),對照組為40例,男女比例為男19例女21例,其中該組年齡為39~81之間,均值為(56.43±11.23),組間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為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進行干預,具體如下:(1)監測護理:更為密切的監測和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記錄與檢查患者的血壓、呼吸以及精神意識等情況,并指導患者學會正確的使用血壓儀并對自身血壓進行監測,為患者制定好測量血壓的計劃,正確引導患者積極參與到血壓的監測當中。(2)基礎護理:當患者處于急性期時應當指導患者采取平直臥位,并抬高患者頭部。若患者需要變換體位在變換體味的過程當中動作應該輕柔緩慢。當患者處于康復期時,平時只需采取平臥位或者半坐臥位即可,但記得觀察患者呼吸狀態是否正常,若出現不正確的呼吸方式應及時糾正并正確指導。疾病還會大量消耗患者的機體能量,所以還應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正確的指導和干預,保證患者的營養攝入可以滿足機體消耗量。(3)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該以真誠積極的心態與患者溝通,讓患者慢慢地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并且幫助患者樹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避免患者因疾病的影響,而導致出現大量的負面情緒,繼而影響疾病的治愈效果和機體恢復速度。(4)健康教育:采用較為靈活、生動的方式對患者進行一個有效的健康宣教,可以是通過個別案例或者動漫卡片的宣傳方式用于宣教。在宣教的過程當中,除了講解高血壓與冠心病的基本知識與危害的同時,還應介紹,患者自身應該采取什么措施進行預防,讓患者共同參與到疾病的治療與預防當中。
1.3觀察指標 (1)生活質量:統計患者軀體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的評分,每項分值為100分,評分值為100分,評分越接近者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2)血壓控制:統計兩組患者不同干預下血壓的控制效果,以正常血壓值作為參照標準,正常收縮壓90~139mmHg,則舒張壓60~89mmHg,當患者血壓值與正常值靠近,代表血壓管控較好。

2.1生活質量 見表1,實驗組患者在綜合護理干預下生活質量提升較為顯著,與對照組形成差異(P<0.05)。

表1 生存質量分)
2.2血壓控制 見表2,觀察組干預后舒張壓與收縮壓均優于對照組,與之差異顯著(P<0.05).

表2 血壓控制
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若不對其進行及時的控制和干預便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引發冠心病的發生。但由于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以及對自身血壓的監控、預防措施都較為欠缺,所以對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難以發揮最大程度的療效。所以在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不僅要掌握患者生命體征以及病情的變化走向,還應該對患者的心理和認知方面進行正確的引導以及更為全面的體征監測,讓患者了解到高血壓并熟知高血壓等疾病常見的預防措施并共同參與到疾病的治療當中,這樣可以最大化程度的提高療效。
將綜合護理應用于高血壓并發冠心病的患者疾病控制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對患者進行更為全面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認識以及從心理、飲食、血壓控制等多方面進行正確的指導,有效的提升了護理質量從而讓療效程度得到最大化的提高。上述研究結果顯示,為之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實驗組,干預后生活質量改善與對照組形成對比,且差異顯著(P<0.05),血壓干預狀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為高血壓并發冠心病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時,可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其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還能使患者血壓情況更為穩定,從而更好的對病情進行控制,使療效得到最大化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