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芳 陳雯 吳殿水
山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山東省耳鼻喉醫院) ,山東 濟南 250022
新生兒為特殊群體,在護理患病新生兒工作中加強管理是保障促進患兒康復及減少各種并發癥的重要護理工作。由于新生兒各器官及相關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因此需要接受妥善的護理保障工作。為了進一步分析優質護理應用于新生兒護理工作中的效果,本文將采取分組對照分析的形式進行研究。
1.1一般資料 所有患兒均來自我院新生兒科。400例患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200例,對照組患兒中男嬰117例,女嬰83例,所患疾病:新生兒黃疸74例,新生兒肺炎59例,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37例,其他30例;實驗組患兒中,男嬰114例,女嬰86例,所患疾病:新生兒黃疸73例,新生兒肺炎61例,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39例,其他27例。患兒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實驗組患兒應用優質護理理念進行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動態測量患兒體溫,以腋窩溫度為標準,記錄并分析患兒體溫狀況,體溫過低或過高都屬于異常情況,積極記錄并進行上報,同時監測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等指標。(2)患兒通常放入暖箱中,并根據胎齡、體重調節溫度,一般設置為30~34℃,每小時可將暖箱溫度提高1℃,并最終復溫使胎兒保持36.5~37.3℃[1]。(3)保持患兒正確的睡姿,患兒平均每日睡眠時間在20小時左右,因此患兒睡姿對其健康影響比較大,出生前三天患兒保持側臥睡姿,后續可逐漸改為平臥,注意患兒呼吸情況,及時發現呼吸異常狀況并進行處理[2]。(4)注意做好患兒居住環境消毒清潔工作,護理人員接觸患兒前,必須做好全面的手部消毒工作,并且佩戴個人防護設備[3]。觀察患兒皮膚粘膜情況,避免發生感染。(5)患兒護理階段往往無家長陪同,因此家長對患兒護理工作格外重視,極易出現擔心、憂慮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還需加強與患兒家長的溝通,告知家長患兒目前健康狀況,病情好轉情況等,并對患兒家長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發生原因、治療措施、出院后的用藥指導、合理飲食、并發癥防治等,通過全面、細致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兒家長的認知水平,疏解心中擔憂情緒,提高其診療的配合度。
1.3評價標準 通過護理滿意度評價表來對患兒家長護理滿意率進行分析。根據評分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同時統計對比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分析 采用SPSS21.0進行分析,數據以n%進行表示,采用χ2進行驗證,P<0.05時代表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患兒護理滿意率比較 研究組患兒護理滿意率為95.50%,較對照組75.00%的護理滿意率明顯升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兒護理滿意率比較[n/%]
2.2患兒住院時間、并發癥率比較 研究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為(5.87±2.46)d,并發癥率為1.50%,均較對照組顯著減少,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兒住院時間、并發癥率比較
從新生兒生理特點上來看,不論是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抑或是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都處于不完善狀態,因此其生理狀態與成年人相比差異很大[4]。此外,在病理因素作用下,護理工作極易出現安全隱患,增加了護患糾紛風險,為此,本次研究在新生兒科患兒日常護理中增加了優質護理管理,主要包括環境護理、呼吸道護理、預防感染護理、皮膚粘膜護理、患兒家長健康教育這幾部分,而良好的患兒護理工作,能夠最大限度減少患兒受不利因素影響,從當前患兒護理工作實際情況看,采用優質護理理念對患兒進行全方位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最大限度減少并發癥發生率[5]。通過本組實驗數據顯示,研究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率為95.50%,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提示優質護理管理的運用有效提升了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為(5.87±2.46)d,并發癥率為1.50%,均較對照組顯著減少(P<0.05),提示優質護理管理在促進患兒康復及減少并發癥方面具有良好收效。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科患兒護理工作中采用優質護理理念采取相應護理措施能夠顯著增強護理效果,提升護理滿意率,縮短患兒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