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闖芝
菏澤市傳染病醫院,山東 菏澤 274000
結核病對人民群眾健康的危害極大,它是一項十分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在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結核病發病率明顯增高,同時也增加了耐多藥結核病例數。在我國結核病防控中,耐藥結核病是一大難題,如果不能對耐藥結核桿菌的流行和播散進行有效遏制,將會使更多新的傳染源形成,從而增大結核病的管理和治療難度,嚴重威脅結核病的防治效果。所以,需要對抗結核藥物合理選擇,將低毒、高效、合理的抗結核病化療方案制定出來,使化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生盡可能的得到控制和減少,這也是對耐多藥結核病進行有效治療的關鍵內容[1]。遂本文主要對比在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中運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療的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150例在2017年10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耐藥結核病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75人。兩組男女人數為45:30、39:36;平均年齡分別為(56.38±10.51)歲、(59.52±10.18)歲。影響組間比較的兩組之間沒有差異,P>0.05,可以予以比較。
1.2方法 對兩組均進行常規藥物治療,主要藥物有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及異煙肼口服治療,上述藥物用藥劑量分別為每天1.5g、0.75g、0.45g及0.3g。
除上述治療外,還給予對照組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療,用藥劑量為0.4g,一天治療1次;給予觀察組莫西沙星治療口服治療,該品用藥劑量為0.4g,一天治療1次。兩組均進行4個月時間的持續治療。
1.3觀察項目 對比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療效評價標準[2]呈現陰性的痰菌檢查結果,通過胸部X線片檢查顯示病灶吸收明顯,且完全改善患者相關臨床癥狀時為顯效;呈現陰性的痰菌檢查結果,通過胸部X線片檢查顯示病灶部分吸收,且基本改善患者相關臨床癥狀時為有效;于治療前相比,患者病情加重時為無效。
1.5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表示方法為“[n(%)]”、檢驗方法為“χ2”,用P<0.05表示結果有差異。
2.1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治療總有效率[n(%)]
2.2對比不良反應 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不良反應[n(%)]
在結核病治療過程中,耐多藥結核病是一項治療難題,它為慢性的傳染病,為將良好的治療效果獲得,需要患者提高治療依從性,與醫護人員進行有效配合,從而對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有效應對。對于耐多藥結核病來說,其存在有限的治療手段,一般會有一定的不良反應產生,使得患者機體消耗較大[4]。近年來,在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導致耐多藥結核病發病率明顯增高,在全球范圍內,中國的耐多藥結核病所占比率為1/4至1/3。耐多藥結核病存在較高的病死率,嚴重影響人類健康,耐多藥結核病數量的不斷增多會在很大程度上威脅全球結核病的控制。耐多藥結核病的治療這一難題對醫務工作者產生了很大的困擾。肺結核的治療過程十分漫長,然而對于耐多藥結核病來說,其存在更加漫長和復雜的治療過程[3]。
現階段,左氧氟沙星這一抗結核藥物在臨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左氧氟沙星對耐藥結核病患者存在一定的治療價值,該藥物具有較長的作用時間和較好的吸收性。而對于莫西沙星來說,其作用機理主要為:通過抑制拓撲異構酶和細菌DNA螺旋霉的活性,能夠對DNA復制發揮顯著的抑制作用,從而獲得殺菌效果。相比于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有甲基鏈存在,其具有較強的細菌結合能力,提高了對細胞膜的穿透功能。0.125~0.5ug/ml是莫西沙星抑菌的最小濃度,而0.25~1.0ug/ml是左氧氟沙星的最小濃度,與左氧氟沙星相比,莫西沙星具有更強的滅菌活性[4]。除此之外,對于容易出現不良反應的高危人群來說,需要對預防性措施合理使用,例如如果患者存在肝損害時,需要對患者進行保肝藥物治療,若患者存在腎損害情況,不要運用卷曲霉素和氨基糖甙類對患者進行治療。需要加強對該類人群腎功能、肝功能、血尿常規的監測和檢查力度[5]。
本文通過對比在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中運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療的臨床價值,結果顯示,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67%)較高,不良反應發生率(6.67%)較低(P<0.05)。綜上所述,與左氧氟沙星治療相比,在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中運用莫西沙星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應當積極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