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林 秦樂
齊齊哈爾第一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不穩定型心絞痛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供血嚴重不足而使得心肌缺血與缺氧導致的綜合征,會給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危害,以往臨床中常用西藥進行治療,例如擴血管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療效,但長期用藥下可能會誘發不良反應[1]。近幾年以來,臨床逐漸應用中醫治療,給予患者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疾病,可以發揮出疏肝理氣與通陽寬胸的治療效果,在患者心絞痛改善有著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效果展開探究。
1.1基礎資料 此次主要從2019年1月-2020年6月時間內選取我院74例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當作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成常規、研究兩組,各37例,常規組男女比重20:17,年齡界限分布在41~70歲,平均(61.23±1.05)歲;研究組男女比重10:18,年齡界限分布在43~69歲,平均(61.34±1.12)歲;兩組資料經統計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主要給予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口服治療,每次服用100mg,1次/d;并給予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口服治療,0.5mg/次,1次/d,持續治療1個月時間。
研究組采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治療,湯方有:瓜蔞與薤白各15g,法半夏與桂枝各10g,丹參20g,若是患者表現出胸痛舌淡紅等情況則添加厚樸與茯苓各9g;若是患者存在痰濁挾瘀、胸悶刺痛以及舌淡紅等則添加川芎、厚樸與赤芍 各9g;所有藥物統一用水進行煎煮,取300ml湯汁作為1劑,分早晚兩次進行服用,持續治療1個月時間。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用藥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并檢測統計患者MMP-9、TIMP-1水平指標。

2.1統計心絞痛癥狀改善情況 如表1統計可見,治療前兩組患者心絞痛癥狀無顯著差異,P>0.05;實施治療后研究組心絞痛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均小于常規組,P<0.05。

表1 統計心絞痛發作次數與持續時間
2.2統計炎性因子指標 如表2數據所示,TIMP-1治療前后兩組指標無明顯差異;而MMP-9指標研究組治療后低于常規組,P<0.05。

表2 統計MMP-9、TIMP-1指標
不穩定型心絞痛屬于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若是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給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當前臨床中常用藥物治療,西藥擴血管與抗血小板等治療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不良反應,所以具有局限性[2]。
從中醫學角度上,中醫將疾病納入為“胸痹”范疇,并且認為患者主要因正氣不足、體內痰濁與血瘀等促使氣血運行不暢,所以中醫治療以益氣祛痰與疏肝理氣為首要原則,采用瓜蔞薤白半夏湯能夠發揮出合理的功效,湯方中法半夏具有消痞散結與健脾和胃的作用;桂枝能夠發揮出溫陽通絡與助陽化氣;薤白能夠化痰降逆;丹參可以起到行氣活血與祛瘀止痛的效果;諸多藥物共同聯合,則可以共同發揮出益氣開結、通脈溫陽的治療效果[3-5]。另外,從現代藥理學研究中表明,瓜蔞還能夠有助于患者微循環改善,促使冠狀動脈擴張,所以能夠有效修護血管內皮功能;薤白與法半夏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可以對心肌細胞功能進行保護,從而有效改善患者心絞痛癥狀。從結果統計可見,研究組心絞痛癥狀改善情況優于常規組,且MMP-9指標優于常規組,組間對比差異顯著。
綜上,不穩定型心絞痛采用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所取得的療效十分顯著,可改善心絞痛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