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英 林路
1.平度市人民醫院,山東 平度 266700;2.膠州市人民醫院,山東 膠州 266300
目前,國內不孕癥患者數量顯著增加,直接影響了女性身心健康與家庭關系。對于不孕癥女性患者,40%患者還會并發子宮內膜異位癥,在時間推移中,女性患病的年齡更加年輕化[1]。將腹腔鏡手術應用于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臨床治療中,可使患者出血量減少,手術視野明顯擴展。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十分有必要。
1.1一般資料 本課題隨機選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與于本院接受治療的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56例進行統計學比對,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劃分兩組,對照組28例,中位年齡(33.24±3.27)歲,實驗組28例,中位年齡(33.21±3.34)歲,比對兩組入組時上述基線資料提示具有比對價值。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傳統開腹手術,患者經腰硬聯合麻醉后,結合開腹后子宮內膜異位癥累及情況選用與異位病灶相適應的盆腔粘連松解術、輸卵管整形造口術、電凝燒灼術等等,并借助經過稀釋處理的美藍溶液疏通輸卵管。完成手術后,應使用生理鹽水對盆腹腔進行沖洗,并于術后實施抗感染治療。
實驗組應用腹腔鏡手術,患者經全麻處理后呈截石體位,于臍部上方穿刺,進而構建CO2氣腹,將腹腔鏡置于其中,選擇右腹麥氏點放置5mmtrocar,于左腹麥氏點放置10mmtrocar,在盆腔內放置手術操作套管,系統探查盆腔,對臨床分期做出判斷。結合患者病情,選擇適應異位病灶的手術術式,在輸卵管疏通時選用稀釋后的美藍溶液[2]。完成手術后,使用生理鹽水對盆腹腔進行沖洗,在保證切口無出血后對切口縫合處理,并于術后實施抗感染治療。
1.3評價指標 (1)對比分析兩組術后妊娠率。
(2)對患者圍術期計量指標進行評估,主要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軟件SPSS21.0版本進行所得數據客觀分析,P<0.05作為統計學差異基礎表達。
2.1對兩組術后妊娠率分析 對照組術后妊娠率低于實驗組,P<0.05。(表1)
表1 實驗組、對照組術后妊娠率對比(n/%)
2.2比較實驗組、對照組圍術期計量指標 前者各項指標與后者對比,臨床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表2)
表2 兩組圍術期劑量指標對比
當前,不孕癥逐漸發展成威脅女性健康與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而在不孕患者中,有四成患者均因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且發病的年輕化趨勢顯著。子宮內膜異位癥會導致輸卵管周邊出現粘連亦或是管腔出現堵塞,使患者盆腔解剖結構有所改變,進而出現不孕癥。所以說,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所引起的不孕實施必要的臨床治療十分關鍵。
在臨床治療中,傳統開腹手術治療需接受長時間的藥物治療,而且復發率較高,會對后期受孕幾率產生影響。而利用腹腔鏡對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實施治療,優勢十分明顯[3]。此手術術式的應用,切口小且對于患者的創傷不大,可借助小切口治療盆腔內病灶,進而精準解決微小病灶。而且,在手術期間并不會影響其他臟器,并發癥的發生率低。手術疤痕不大,并不會對美觀性產生影響。除此之外,腹腔鏡手術能夠有效清除病灶,進而改善患者盆腔內的環境,使輸卵管功能得以恢復,為術后患者成功妊娠幾率提供極大幫助。因而,臨床治療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時,可將腹腔鏡手術作為主要治療術式,臨床療效遠遠優于傳統的開腹手術。
根據以上試驗研究數據可知,實驗組患者經腹腔鏡手術治療后,與對照組指標比較,P<0.05。也就是說,將腹腔鏡手術應用于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的治療中,療效突出,較之于開腹手術患者,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與均明顯縮短,術中出血量明顯減少,有利于患者妊娠率的提升,因而臨床推廣價值十分突出。
總體來講,針對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而言,在其接受臨床治療期間,選擇腹腔鏡手術術式,使其手術與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而且手術治療期間的出血量也明顯降低。為此,在后期臨床治療工作中,應強調對腹腔鏡手術術式的應用,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其術后成功妊娠幾率,進而優化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