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佳 程毅彬
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
慢性胃炎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消化系統疾病,該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寒邪入體以及長期不良飲食所致肝胃郁熱。由于該病治療周期較長,且易反復發作,因此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而且若病情控制不佳還會引發胃潰瘍以及胃腸道出血等并發癥,進而會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由此可見,為慢性胃炎患者積極探尋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可盡早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本文作者在慢性胃炎患者中應用了半夏瀉心湯治療,并在下文中對其取得的臨床療效進行了詳細分析。
1.1所有材料 運用分組的方式將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間我醫院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分成觀察與對照兩組,每組病例人數為40例,對照組中有23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年齡均值為(47.0±2.1)歲;觀察組中有22例男性、18例女性,中位年齡為(47.5±2.3)歲,兩組患者基礎資料數據對比差異值較小,結果對比差異未達到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奧美拉唑每次服用20mg,每日一次;阿莫西林口服0.25g/次,一日三次;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配合半夏瀉心湯治療,該藥配方為:半夏、藿香、白術各20g,黃芩、人參各10g,炙甘草12g,黃連6g,大棗8顆。辯證加減:濕溫癥者方中添加香薷;寒熱癥者方中添加青蒿、草果;腹脹癥者方中添加木香;痞滿癥者方中添加焦山楂;將上述中藥用水進行煎制,一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個月。
1.3觀察標準 記錄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治療后三個月內復發率。
1.4臨床治療效果判定 患者經過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胃部經檢查顯示未存在炎癥反應為治愈;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改善較為明顯,經檢查胃部存在的炎癥反應較輕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以上指標改善程度較輕或存在加重現象為無效,治愈和顯效的總例數為治療總有效率標準。

2.1比較組間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最終所獲得的治療有效率較高,患者臨床癥狀得到盡早改善,且疾病復發率較低;各指標結果同對照組比較占據明顯優勢(P<0.05),見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該病的誘發因素較多,其中包括長期吸煙、過量飲酒、藥物和食物刺激等多種因素導致的胃黏膜損壞。由于該病治療周期較長,且易反復發作,進而會嚴重損傷患者的消化系統,因此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1]。當前臨床針對該病主要采用抑制胃酸以及抗菌消炎等西藥進行治療,通過治療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由于該病比較頑固,長期服用西藥治療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會對患者的機體造成一定損傷,而且西藥停藥后復發率較高。中醫認為,慢性胃炎疾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外寒侵襲、飲食不慎、作息不規律以及情志抑郁等導致的脾胃虛寒、肝胃郁熱、血脈凝滯、氣機運行受阻以及氣血虧虛[2]。而本文中采用的半夏瀉心湯方中添加的半夏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白術燥濕化濁及止痛;藿香化濁、和中止嘔;黃連與黃芩瀉火解毒、燥濕清熱;人參補脾益肺、復脈固脫;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上述中藥合用最終能夠達到調理氣血、溫經驅寒、滋陰補血、理氣和胃以及散瘀止痛的目的[3]。同時配合臨床西藥進行治療能夠起到較好的協同作用,不僅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還能增強患者的用藥耐受性,從而能夠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盡早改善,減少疾病復發情況。
從上可知,將半夏瀉心湯應用于慢性胃炎治療當中,能夠進一步提升臨床治療效率,減少疾病給患者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