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霞 岳麗霞
榮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 威海 264300
微生物檢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通過微生物檢驗,可以及時發現致病菌和病菌來源,這對于臨床上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是有積極意義的。在公共衛生中,提升微生物技術和微生物檢驗質量,不僅能夠對傳染性疾病的監控和檢測提供有效服務,同時也可以加強對醫療消毒處理的質量控制。雖然現階段微生物檢驗技術不斷提高,但要獲得更具真實性和可靠性的檢驗結果,還需要對相關操作流程進行不斷完善,以提高檢驗的合格率,提高檢驗質量[1-2]?,F共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生物標本檢驗的500份樣本,旨在分析和總結公共衛生中微生物檢驗標本的不合格情況和不合格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詳述如下。
1.1一般資料 開展研究的時間是2019年1月-2020年10月,所選取的研究對象樣本是500份微生物檢驗標本,所取的500份樣本均是該時間段內于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的檢驗。選取的樣本主要包括水質檢驗標本、公共衛生用具檢驗標本、一次性消毒餐具標本、空氣標本。
1.2研究方法 對研究中的各類標本是否達到了本疾控中心檢驗指標的要求進行評估和判斷,全面分析采樣時間、呈現外觀狀態,同時對標本檢驗結果和復查情況進行系統化的分析。對納入標本中的不合理微生物標本與總數的占比進行計算,同時,從多個角度分析影響微生物檢驗標本合格率的具體原因,在樣本達到檢驗標準后,總結具體的檢驗方式,并完成系列操作。深入分析微生物檢驗樣本出現不合格的具體原因,并對原因進行進一步的匯總。
2.1匯總微生物檢驗標本的不合格情況及各類不合格類型的占比 在納入的500份微生物檢驗標本中,有85份微生物標本存在不合格情況,不合格率是17.0%。在不合格標本中,水質檢驗標本和公共衛生用具檢驗標本的不合格率最高,其次為一次性消毒餐具標本、空氣標本,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微生物檢驗標本的不合格情況及各類不合格類型的占比分析
2.2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的具體原因占比 經分析影響微生物檢驗標本合格率的相關因素,發現主要有兩項因素會對合格率產生影響,一項因素是標本本身會影響檢驗合格率,第二項因素是送檢過程中質量被破壞會影響標本合格率,具體占比情況見表2。

表2 微生物檢驗標本的不合格原因分析
微生物廣泛存在于日常接觸的物品、水和空氣之中,公共衛生環境中通過對微生物進行檢驗,可以明確環境質量,這對于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順利開展是有積極意義的。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微生物檢測一直是工作的難點,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3]。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微生物技術不斷革新,用于微生物檢驗的儀器也不斷更新升級,從事微生物檢驗工作的技術人員越來越專業,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微生物標本的檢驗質量。但即便如此,在實際工作中依然存在微生物檢驗標本不合格的情況。
本研究對500份微生物檢驗標本的不合格情況進行了統計,經統計顯示500份標本中有85份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7.0%。在不合格樣本中,水質檢驗標本的占比達到6.60%,公共衛生用具標本的不合格率為6.00%,一次性消毒餐具標本的不合格率為2.80%,空氣標本的不合格率是1.60%。通過總結導致微生物檢驗標本出現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兩項:一項是送檢微生物標本自身的問題,另一項原因是樣本送檢過程中出現了質量破壞。因此,要對微生物檢驗的具體過程進行進一步的規范,不斷規范和完善具體的檢驗過程,保障檢驗過程中程序的正確性,在采集樣本過程中避免出現違規情況、同時,要加大對檢驗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培訓人員的綜合素養[4-5]。
綜上,水質標本和公共衛生用具的不合格率相對較高,在日后的質量控制工作中,要更加關注不同樣本類型存在的質量問題,并且要加大監控、防控力度。此外,疾控中心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發揮各個部門的職能,保障微生物檢驗標本自身的質量,同時提高微生物標本送檢流程的規范性,從而提高微生物標本的檢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