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輝 楊萌 陳遠
2015年,地處首都核心區的北京市西城區和平門幼兒園為解決周邊居民的入園難問題,改建了一所胡同里的四合院,作為幼兒園的分址,目前設有2個小班、1個中班。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占地面積雖有1662平方米,但是除去建筑面積1043平方米,剩余600多平方米的空地被教室分割成三個小院落,其中大型玩具又占據了部分空間。這樣一來,分址的90名孩子如果同時出操、鍛煉,剩余不到200平方米的戶外空間就十分擁擠。強化幼兒體質、鍛煉幼兒體能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幼兒健康成長之本。面對局促的幼兒戶外活動的空間,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筑夢屋頂,調研先行
“健康的體魄、堅韌的毅力是一切發展的關鍵與根基,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幼兒體質刻不容緩!基于我園的實際情況,我們接下來要做什么?為誰做?怎樣做?請各位干部拿出你們的方案!”幼兒園園長兼黨支部書記在幼兒園管理層的微信群中率先發問。一時間,班子成員議論紛紛。
有的提議:“三個小院落的空間輪流使用,每個班級都有到相對大一點的院落活動的機會。”但有人馬上提出不同意見:“這樣會不會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戶外活動的狀態?”還有人想到:“現在都實施錯峰戶外活動了,我們可以將時間安排再錯開一些。”可是,有的老師考慮得更細致:“那樣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早加餐、盥洗等生活環節?而且,冬天讓孩子們上午九點就進行戶外活動可能太冷,陽光也不好。夏天十點半以后就太熱了,不適宜進行戶外運動。”大家都不由得感慨:“要是操場能再大一些就好了。”
這時,書記啟發大家:“地面上的空間無法拓展,那屋頂上的空間可以利用嗎?”
順著書記指出的方向,大家的思路豁然開朗:“樓房上可以呀,屋頂是平臺。”“可是咱們幼兒園都是平房,屋頂是尖的,怎么上去玩呢?”“能不能像修棧道一樣架個平臺?”“架在哪兒?能承重嗎?”“那可是個大工程,咱們經費有限。”“先做個預算看看。”“那得先明確如何建,不然施工方沒法進行預算。”
書記組織與引領大家轉變工作思路,把眼光從地面轉向空中,為創造性地拓展戶外活動空間開辟了新途徑。
確定了開發屋頂的思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究竟如何建設呢?沒有可借鑒的經驗,必須從零開始探索。為了讓施工方了解這個獨特的設想,幼兒園隨即成立了以書記為組長的工作小組,研磨設計方案,溝通建筑細節,為施工方提供參考。如何做到不遮擋地面操場的陽光?上行和下行的通道如何設計成幼兒喜歡的樣式?各個活動區域如何規劃?色彩如何與四合院的色調協調搭配?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經過多次黨支部會議、班子會議的討論。大家集思廣益,在承重、排水等多種因素確保無虞的情況下,妥善規劃,書記還親自勾畫了設計草圖。經過幼兒園班子會、園務會、教代會的層層審議之后,設計方案被送到上級部門報批。雖然此設想開創先河,但是我們細致、嚴謹的方案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認可。各項籌備工作終于在六月底到位了,工程準備正式實施。
群眾支持不可少
對于修建屋頂樂園,周邊胡同百姓有著這樣那樣的擔心和疑問:“這墻本就老舊松動,你們一動工,墻塌了怎么辦,砸壞我家怎么辦?”“建在屋頂必定影響我家的采光,這可不行。”
幼兒園黨支部心系群眾、重視大局,干部挨家挨戶地走訪,耐心聽取周邊群眾意見,并一一記錄。回到園內,大家坐在一起商討解決方案,聯系街道、房管部門,一再和鄰里溝通,經常忙碌到很晚。
“阿姨,墻體有裂紋的確存在安全隱患,我們來和房管部門交涉,咱們重新翻建,這樣既消除了您的顧慮,又保障了孩子們的安全。您看好不好?”
“大爺,挨近您家的棧道我們采用玻璃材料,保證透光。”
“為了不影響孩子們正常開學,我們希望暑假就能完工,所以,我們暑假會一直上班,督促工人趕工。如果有時中午不停工,您看能不能理解與支持呢?”
通過不懈的努力,周邊百姓被幼兒園的真誠和初心所打動,一致同意幼兒園進行屋頂樂園的建設。更難能可貴的是,大家還接受了中午不停工的申請。
屋頂樂園建設期間,黨員干部們放棄暑期休息時間,無畏炎炎烈日,每天堅持到現場監工。短短兩個月,終于趕在開學前,屋頂樂園在一片平房頂上臨空架起。
安全衛生自己來
孩子的事來不得半點馬虎,為了確保安全,書記帶領黨員教師對空中樂園的每一處進行悉心檢查,小到螺絲釘的位置,大到器材的擺放,事無巨細。正式投入使用前,團員老師親身試玩后發現,由于滑梯坡度太陡,下滑速度過快。眼看一位試玩的老師就要沖出滑梯口,書記見狀趕緊沖過去接應,結果被撞破嘴唇,足足縫了6針,可她一再表示:“我受點傷不要緊,老師們、孩子們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并指示負責老師立即聯系廠家調整安裝角度。
經過一遍遍的試玩、一點點的調整,屋頂樂園終于達到了投入使用的標準。孩子們開學了,可疫情還未過去,經過討論,幼兒園決定不聘請專業的保潔員入園進行施工現場的收尾整理和游樂設施的衛生清潔工作。這樣一是減少外人進入,降低幼兒感染風險的機率;二是節約資金,將資金投入到更有用的地方去;三是老師們有自信,憑借自己的愛和責任心,會比保潔人員清掃得更細致。
接下來的收尾整理、衛生清潔工作都由黨員帶領教師們親自動手。大家將清水一盆一盆地端上屋頂,把運動設施上厚厚的灰塵擦拭得一干二凈;用吸塵器將地縫中的施工殘留物一塊一塊地吸出,發現吸不出來的地方,就趴著用尖頭的金屬工具一點點摳。日久天長,打掃屋頂樂園成了園內的一項日常工作。冬日的清晨,天剛微亮,老師們便不顧凜冽的寒風,堅持把屋頂樂園的每一根欄桿、每一塊防護網都消殺得干干凈凈,任由雙手凍得通紅。
3月開學的第一天,孩子們就登上了這個傾注了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心血、充滿新奇挑戰的屋頂樂園。他們笑著、跳著在開闊的平臺上跑來跑去,迫不及待地把每個運動器材都玩一玩、試一試。
屋頂樂園的建筑為孩子們擴大了180平方米的戶外運動空間,其中包含了13組運動器械,有效地支持幼兒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大肌肉力量的發展,還配套了一組7米高的旋轉滑梯、一組4米高的單向滑梯、一組10層網狀塔和4米長的玻璃棧道。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區,這180平方米的戶外活動場地來得實屬不易。
屋頂樂園的建設,充分發揮了幼兒園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體現了“三牛”精神,即“創新發展拓荒牛”——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革馬克思主義創新精神;“艱苦奮斗老黃牛”——保持實干、苦干的優良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保障群眾利益;“教育服務孺子牛”——不忘“發展兒童”的初心,堅守“履職盡責”“無私奉獻”的教育情懷。我們還將利用屋頂樂園嘗試開發“立體大循環運動課程”,以及追隨孩子的興趣,支持、引導,不斷生成豐富的探究活動。作為幼教人,我們將繼續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為國家和民族培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