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智
摘要:作業是學生課外獨立進行的學習實踐活動,一般為家庭作業的形式。寫作業過程不僅能夠檢驗和鞏固學生對上課所學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也有助于學生學科知識與能力的進一步擴展與提升。因此,本文基于學生學科素養提升試析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
關鍵字: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個性化
一、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作業的難易程度單一
大多語文老師在布置作業時,通常是全班同學是同樣的作業。這樣的好處是任課教師不用費心思的做作業設計,也減少了因作業批閱而帶來的麻煩。但這樣帶來的弊端也非常明顯:學業基礎好的學生,幾分鐘就做好了,而學業基礎較差的學生卻是在某一道題上消磨大量的時間,仍不得其解,最后要么以抄襲的方式完成作業,要么成了作業困難戶。作業不應該是整齊劃一的集體跑,而應該是因人而異的個體鍛煉項目,更應該是教育為學生個體提供的定制訂單的服務。
(二)作業的安排隨意
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業布置方面帶有很大的隨意性,隨手翻開教師的教案,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有課堂活動實施等設計,但往往很難見到作業布置及其設計意圖,通常就是教案的末尾一行"作業布置"四個字。
二、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的四個作業
(一)預習性作業
首先,小學三年級開始要指導學生預習,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預習課文要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學生帶著任務預習,如獨立閱讀新材料,圈字劃詞、整體感知、學習質疑、查閱工具書、動手完成預習提綱等等,讓學生逐步養成讀、畫、寫、批注的習慣。
其次,預習作業在設計上要緊扣教學目標與教材重難點,要注重“導學”。如對新課的整體感知,可以通過氣泡圖、魚骨圖、階梯圖等思維導圖把握文本內容,讓思維可視化,幫助學生自覺習得整體把握文本內容的方法。再如對于收集資料的作業,要引導學生學會整理和分條列舉,將資料為我所用,反對連篇累牘和照本宣科。
第三,預習作業要用好課后習題,可以設計導讀提綱,通過問題導讀和閱讀質疑,引導學生自覺積累、自主閱讀,帶著思考走進課堂,為開啟新課學習做足準備。
(二)鞏固性作業
鞏固性作業設計要緊扣教學目標與教材重難點,一要重基礎,夯實根基;二要重閱讀,關注思維發展;三要重表達,提高言語能力;四要重方法,關注學習經歷。
首先,重基礎,夯實根基。關于常態化的字詞鞏固作業,要避免機械重復抄寫。生字書寫3遍效果最佳,連詞寫效果更好,建議詞語識記、詩文積累等要放在語境中練習,根據詞語、詩文內涵在運用中理解和積累這部分內容。關于古詩文誦讀,要通過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引導學生背誦《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優秀詩文推薦篇目,確保積累量。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適當默寫經典名句,確保不寫錯別字。
其次,要重閱讀,關注思維發展。要通過閱讀新的材料,指向閱讀能力的不同層級,提升學生閱讀素養。如關注學生對于關鍵內容的提取、整理和概括:關注內容之間內在的聯系;利用內容(信息)對相關問題做出合理的解釋、判斷;關注文章語言形式等等。
第三,要重表達,提高學生言語能力。通過讀寫聯動,開展有序的表達訓練,將語文知識轉化為語文能力,運用讀寫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作業練習除了兼顧對單元習作要素的重點落實外,要經常隨機進行讀寫結合練習,如對課文結構和寫法的遷移運用;對課文內容和情感的觸動表達;改編原作融入見解再創作;以及進行文章結構、文章開頭結尾、場面描寫、人物的對話描寫、動作仿寫等專項訓練等。同時鼓勵學生寫日記、周記和讀后感。習作練筆要有一定的序列和一定的量,中高年級確保每兩周寫一篇大作文,每周寫一篇小練筆。
(三)拓展性作業
拓展性作業強調擴大關注視角,“同類遷移、開枝散葉”。可以關注承載語言的其他形式以及文本之外的資源,可以圍繞學習目標對文本主題思想、寫作手法、語言藝術等作適度拓展。如對比閱讀同作家、同主題文本,或整本閱讀,實現課內向課外遷移;如借助網絡、圖書等工具進行相關內容的擴展與延伸,讓學生了解國家和地區的大事,記錄每天感興趣的新聞事件;或設計相關的寫作活動,如改編劇本、縮寫梗概,鼓勵學生寫故事、寫詩歌、創作寓言故事、寫表達個人觀點的隨筆等等,最大限度地拓展語文學習空間,讓學生通過大量讀寫實踐,繼續建構語言理解,發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
(四)實踐性作業。
要引導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將對生活的體驗、認識與語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根據教學實際,可以在學生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設計一些實踐性作業,如觀察活動、社會用字小調查、節日民俗小研究,身邊"先進人物"的采訪活動,將親戚關系理成一張網,形成家譜等;還可以結合學校生活開展實踐活動,如元旦時為班級聯歡節目寫主持串詞,為班級辯論賽的正反方寫辯論稿,課前五分鐘主題演講等等。通過活動,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實踐,既豐富閱歷,又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綜合運用,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皆語文,學習有用的語文,用語文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結語
個性化作業設計與課堂教學一樣,是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和發展的途徑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學情,設計個性化作業,充分發揮作業設計的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江艷.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研究與實施[J].學科教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