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易蕾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以后,作為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堂教學時要以知識來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成為我們當前課程教育改革的一個新出路。要想切實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利用高效課堂來促進學生個性化能力的發展,這就必須要分析當前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找出解決的策略,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帶動學生開展深度閱讀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途徑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學科在課堂教學時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數是忽視了學生的能力發展,而只注重對知識的傳授。這對于實踐性學科來說,是非常不利于學生能力發展的也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我們必須要對當前課堂進行認真的分析。做到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全面發展,從而提高素質教育改革的時效性。
一、 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分析不到位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教材進行全面的分析。教材作為師生溝通的媒介已經明確了我們當前的教學任務。所以,在備課之時教師要以教材為抓手以學生的能力發展作為主要目的,從三維目標的角度出發。這樣備課才能夠做到詳盡,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而使課堂教學變成綜合性的、整體性的學習內容。
(二)教學方法模式化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與模式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同樣的一個問題有些教師講得引人入勝;有些教師卻給學生一種生澀、枯燥的感覺。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以自主學習基礎之上開展合作性探究,從而做到取長補短,促進思維發展。并在課堂教學時深挖教材的人文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情感體驗。以此來達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三)學生積極性不高
要想徹底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性,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就必須要讓學生能夠以飽滿的學習興趣走進課堂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基礎性的知識講授時往往令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時教師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多媒體融合的模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文本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情境創設后走進文本,來感受作者內心情感的變化,以此來降低文本的難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開展小學語文深度教學的策略
(一)做好單元設計,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多是以單元教學設計的形式開展。所以,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單元教學主線,在學生理解力得到提升的前提之下開展單元教學,這樣他們在分析作者情感的時候會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有一個加深的過程。這樣,學生理解能力在本單元那些富有表現力的詞語中得到提升,這樣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降低理解難度,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5-8課)本單元學習的內容全部都是講解的革命歲月,首先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明確本單元的知識目標,學生需要掌握單元重點字詞,字詞作為基礎性的工具是學生閱讀的基礎;接下來就是要制定能力目標,學生必須要能夠通過對文章中富有表現力詞語的分析來感受作者的情感。因為言為心役,只有明確了語言中暗含的情感才能品味出作者在感受崢嶸歲月中的那份情懷;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我們學習單元文本中的一個抓手,我們要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單元文本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創設愉快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作為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應該在愉悅的氛圍下得到激發,這樣他們才能夠完成教師所提出的任務,跟隨教師所創設的問題,積極思考,從而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例如:《魯濱孫漂流記》這一課,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來展示魯濱孫在荒島漂流28年的生活境遇,接下來讓學生自己展開聯想,如果當你身處一個四面無人的荒島時,那么你應該如何來生存,只有學生體會到生存的艱難和不易后,他才能夠在魯濱孫身上學到那種頑強的精神。這也是我們在開展本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設計特色,學生的語言表達可以發展他們的思維,進而讓學生能夠帶著興趣走進文本的閱讀。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以后我們的教學需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感受到課堂學習的民主性與互助性。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作為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就必須要注重學生的參與程度。因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直接表現是學生知識學習的水平和能力提升的層面。因此,應該在多元化教學創設的過程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以知識的學習促進能力的提高,以能力促進情感的發展。這樣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才能在師生和諧的氛圍中得以實現,更為新課程改革提供了一條新的出路。
參考文獻:
[1]王然,閆曉宇,盧新平.信息設備高度普及的今天寫一手好字的意義——淺談小學語文課如何進行寫字教學[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中小學教師教研版),2020(04):162-163.
[2]陳偉剛,朱萬福,段鵬舉.將語文課堂生活化——淺析“做中學”的指導下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1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