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對學生教育水平要求也逐漸提高,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成為語文教學中重要內容。越來越多高中語文教師思考如何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發展特點進行教學,在課堂上開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形成相應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批判性思維;培養研究
高中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在此階段對利用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效果會更好。思維方式多種多樣,批判性思維是很多語文教師經常忽略的一種。從不同角度看待批判性思維有不同的看法,對于語文教師來說,批判性思維是通過自我懷疑,推理考證,做出決定的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怎樣正確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本文會進行簡單分析。
一、重視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傳統高中教學中,教師處于課堂主導地位,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造成課堂學習氛圍枯燥,學生不活躍,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下降。所以,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有利于營造課堂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通過批判性思維思考和解決問題,比如,在教學高二課本中《運用有效推理形式》一課時,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搜集相關知識,結合課本內容,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學生發表觀點基礎上,提出疑問,對《運用有效推理形式》文中表述是否認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開展利于培養批判性思維課堂活動
語文教師要注重課堂中學生處于主導地位,傳統的教師板書講解方式不利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得不到提升,無法有效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為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開展相關課堂活動,盡量采取設疑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提出疑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思維能力。例如:教學高二教材中《長征勝利萬歲》一課,教師可以先介紹作者及長征背景,通過背景了解,體會文中所表達的長征精神。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營造課堂氣氛,如文中寫出了那些事件?發生在什么時間?通過設疑,激發學生批判性思維。
三、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
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課堂上缺少互動,交流,導致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下降,學生對語文知識理解不準確,不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為課堂注入新鮮元素。教師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師生間、學生間互相交流機會,保證學生學習質量,培養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老人與海》一課時,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活動,對文中主人公的精神開展探討,在互相交流中學習“永不言敗”的精神,以及作者的描寫手法和寫作技巧。在講解《黨費》一課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表演中體會文中人物情感,學習黃新熱愛黨,忠于黨,在艱難的環境中依然無所畏懼,義無反顧的精神。學生表演結束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你處于當時那種危險的環境中,你會怎樣做?”“同學們覺得文中主人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們學習”在思考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角色扮演的形式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想象力,有效的活躍課堂氛圍,從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四、完善評價方式
語文課堂評價方式大多是采用判斷對錯方式,一概而過,不利于學生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當學生給出答案與正確答案存在差異較大時,教師普遍直接給出否定答案,不給學生進一步思考的空間,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消極心態,學習熱情越來越少,對課堂學習不積極主動,參與性減弱。學生對于這種評價方式不愿再表達自己真實看法,造成自主思考能力缺失。
這一問題對語文學習影響非常大,教師要改善評價方式,以鼓勵為主。如果存在學生給出答案與正確答案不一致時,教師要發現錯誤答案中的可取之處,給予正確引導,幫助學生了解正確答案。采取引導,鼓勵的評價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置疑問性題目,鼓勵學生自由發表看法。通過完善評價方式,挖掘學生前提,注重個性化發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促進作用。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課堂學習活躍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深入研究提高提出問題能力,養成質疑與驗證的好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反復訓練,從而有效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雪蓮.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方法[J].學周刊,2021(4):149-150.
[2] 段如錦.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16.
[3]楊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J].文淵(中學版),2020(7):709.
[4]趙朝霞.批判性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路徑[J].散文百家,2020(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