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婭麗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高中數學北師大版必修1第二章《函數》的第一節內容,是本單元的章節起始課,為學生后面理解函數的概念做好鋪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從真實情景入手,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建構本單元學習內容的結構框架,理清本單元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及關系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二、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學生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初等函數,如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等,學生對兩個變量關系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基礎,通過高一第一章《集合》的學習,學生對集合思想也有一定的認識,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這些為這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
1.能夠在大情境中,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和認識生活中變量間的依賴關系;
2.通過對生活及其他領域中變量關系的舉例,認識依賴關系和函數關系,感受、領悟生活中處處有變量,變量之間充滿了聯系,提升學生的數學抽象和邏輯推理核心素養;
3.學生在愛心活動的真實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問題層層遞進,自然生成,師生共同建構本單元學習內容的結構框架,理清本單元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及關系,對大單元的學習目的,學習意義,要學的內容的本質達成關聯性理解,克服了以往零散化碎片化學習的缺點,對單元學習的數學知識有了整體性的認識,同時也滲透了本單元的學習方法,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愛心活動的真實情境,既能解決數學問題,也能有積極的、正面的教育意義,并通過此情境激發學生的愛心、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社會責任感、社會擔當等品質,滲透德育。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生活中的變量關系,建構本單元的內容框架。
教學難點:通過真實情境建構本單元學習內容的結構框架,對本單元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五、教學方法:啟發引導、討論交流、合作探究與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大情境
陜西省三原縣東周兒童村是一家民間慈善機構,它是救助特殊困難環境下的少年兒童,兒童村無償為入村兒童提供包括衣、食、住、行、醫療保健、讀書上學、文化娛樂等一系列服務,給這些孩子提供一個生活、學習、健康成長的場所,幫助孩子們渡過生活難關。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華等3名同學也了解 “兒童村”的情況,內心感觸很大,他們決定為這些孩子們做些什么,于是他們在班級募捐衣物或書籍或愛心捐款等,他們打算在兒童節這一天,帶著這些物資去看望這些孩子們,和他們一起過一個不一樣的兒童節。
設計意圖:真實情境引入,引發學生思考,將生活問題數學化,并通過此情景引發學生的愛心、同情心、善良、樂于助人、社會責任感等滲透德育。
2.大任務
目前他們募捐了1655元愛心捐款,他們打算為這些孩子們購買一些需要的學習用品或生活用品,你能幫他們規劃一下這次愛心活動嗎?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學生活動:前后4桌討論交流2分鐘,選出代表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將學生們提出來的問題羅列出來。
預測學生會提出一下問題:(1)買什么?做預算;(2)怎么去?交通問題;(3)天氣情況等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在實際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建構本單元學習內容的結構框架
活動一:一套語文、數學、英語、作文、美術作業本批發價10元,書包批發價35元一個,將作業本及書包統稱為學習用品,你能寫出學習用品的套數x與購買費用y的關系式嗎?
問題1:上面問題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變量?
問題2:這些變量是什么關系?
問題3:據了解兒童村現有28名兒童,如果給每個孩子買一套學習用品,你能算算需要多少費用,還剩多少錢嗎?
問題4: 請同學們回憶初中函數的定義
問題5:你能辨析下列變量之間的關系嗎?
(1)路程與時間;(2)身高與體重;(3)桃子的重量和梨的大小。
由此得到:生活中的變量關系:
(1)函數關系--對于變量x的每一個值,變量y都有唯一確定的值與之對應。(確定關系)
(2)依賴關系--有關系,是一種不確定關系。
(3)非依賴關系--兩變量之間沒有關系。
問題6:你能說說函數關系與依賴關系的區別和聯系?
是函數關系一定是依賴關系,是依賴關系不一定是函數關系。
問題7:請你舉例生活中的函數關系和依賴關系?
活動二:小華等3人先坐地鐵和公交到義合村,因為公交太少,剩下約8公里他們打算坐出租車,當地出租車的計費方式:一般普通出租車白天起步價為6元,起步里程2公里,超過起步里程數每公里1.5元;如果不計等待時間,你能寫出出租車的費用y(單位:元)與行駛里程x(單位:公里)關系式嗎?他們打車的費用是多少?
活動三:你能發現下面問題中函數關系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嗎?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這些函數的共同特征,由此得到本單元要學習的冪函數。
問題8:y=1是函數嗎?
設計意圖:初中的函數是從運動變化的角度描述函數的,不能很好地解決如y=1是不是函數等問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高中我們需要從集合角度用對應來刻畫函數,這種用集合語言定義函數更精確,研究函數的性質等更方便。
活動四: 去之前,我們要了解所去地方一天的天氣和氣溫情況,根據天氣預報,做好出行準備,下面表格表示的是某天整點對應的氣溫情況。
下圖為某天24小時內氣溫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問題9:你能根據圖像,說出那一個時間段氣溫是上升的?哪一個是時間段氣溫是下降的?什么時刻氣溫最低?什么時刻氣溫最高?
活動五:觀察下列函數的圖像, 這兩個函數圖像有什么特征?
設計意圖:由函數圖像的增減性、對稱性,引出本單元要學習的函數的單調性和奇偶性。
本單元學習內容框架:
(三)課堂小結: 談談你本節課的收獲?
八、學生的自我評價
評價標準 得分
你能辨析生活中變量關系中的依賴關系與函數關系嗎? 5 4 3 2 1
你能說出函數關系和依賴關系的區別嗎?
你能畫出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圖嗎?
九、作業設計
必做題:請你尋找并寫出實際生活中的函數關系、依賴關系、非依賴關系(每種關系至少3個)。
選做題: 請調查你所在城市的出租車的計費方式,如果不計算等待時間,請你嘗試寫出出租車費用與路程之間的函數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