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唱,徐海萍,劉丹丹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乳腺病科,南京 210000)
乳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該病發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嚴重影響女性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1]。目前,根治性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案,而術后積極的化療是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的重要途徑[2],然而化療易導致患者免疫功能紊亂,影響預后。中醫學家認為正氣不足、肝脾郁結、邪氣盤踞為其主要病機,故治療應以扶正祛邪、補氣健脾為主要與原則[3]。參芪扶正注射液是一種由黨參、黃芪為主要成分的中成方劑,用于治療乳腺癌,可發揮補氣養血、健脾養胃的良好功效[4]。相關文獻[5]報道,在藥物治療早期給予乳腺癌患者相應護理措施,可進一步提高療效,其中中醫“三位一體”護理技術作為一種綜合性護理措施,可減少患者微小病灶復發,有利于患者恢復[6]。基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探討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中醫“三位一體”護理技術對乳腺癌患者化療副作用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乳腺癌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4例。對照組年齡35~67歲,平均(56.77±5.03)歲;病程5~15個月,平均(10.89±1.25)個月;腫瘤分期[7]:Ⅰ期 21例,Ⅱ19例,Ⅲ期14例。觀察組年齡37~66歲,平均(55.26±5.01)歲;病程5~14個月,平均(9.79±1.15)個月;腫瘤分期分期:Ⅰ期20例,Ⅱ17例,Ⅲ期17例。2組的年齡、病程、腫瘤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1 納入標準 1)西醫診斷符合《婦產科學》[8],中醫診斷符合《中醫婦科學》[9]中氣虛血瘀證診斷標準,主癥為患處局部刺痛、拒按、固定不移,倦怠乏力、少氣懶言;2)對本研究藥物不具有過敏史者;3)近期未接受其他藥物治療者;4)耐受性及依從性較好者;5)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2.2 排除標準 1)乳腺癌腫與皮膚粘連者;2)胸骨旁和鎖骨上淋巴結有轉移者;3)伴有癌性潰瘍者;4)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嚴重損害者;5)臨床資料不完整等。
1.3.1 對照組 采用CEF化療方案治療,即200 mg·m-2注射用環磷酰胺 (Baxter Oncology GmbH,境內百特醫療用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60467,規格:0.2 g)+10 mg·m-2注射用鹽酸表柔比星(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80,規格:10 mg)+250 mg·m-2氟尿嘧啶注射液(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959,規格:0.25 g)靜脈滴注治療,每日1次。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參芪扶正注射液(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國藥準字Z19990065,規格:每瓶250 mL)靜脈滴注治療,每次250 mL,每日1次。
2組均3周為1個療程,治療8個療程。
2組乳腺癌患者均在用藥的基礎上實施醫生—護士—家庭“三位一體”護理技術。具體步驟:1)構建小組:由1名醫生、3名護士和1名家庭成員組成“三位一體”小組,每隔3 d 召開1次小組會議,討論醫生、護士和家庭成員三者在干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和完善護理方案。2)醫生干預:責任醫生向患者講解疾病知識,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讓患者清楚疾病的整個治療過程。3)護理干預:①宣教:責任護士在全面掌握患者臨床資料的基礎上制訂相關健康教育規劃,了解患者需求,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問題。通過開展薩提亞病友交流會、乳腺周四講堂、乳腺護理公眾號等方式介紹疾病相關知識。②強化基礎護理:根據患者不同居住需求布置病房,保證病房環境舒適靜謐,空氣新鮮,輔助指導家屬按摩患者頭部、上肢和下肢肌肉,睡前囑咐患者溫水足浴,保持睡眠環境安靜。③心理干預:乳腺癌患者易出現缺乏自信、孤獨感、對預后擔憂等負性情緒。責任護士全面評估患者家庭關系、社會背景及心理狀態,采取針對性措施,疏導患者不良情緒;每周開展薩提亞病友交流會,鼓勵患者宣泄個人情緒,抒發心中的疑慮與苦悶。④穴位按摩:責任護士輔助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緩解患者酸痛等癥狀。⑤飲食干預:根據患者飲食喜好,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護士針對患者個體化情況,告知飲食知識。4)家庭干預:小組借助家庭成員為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提供支持和安撫,增強醫療信心。2組均護理8療程。
1.5.1 治療依從性 采用依從性指數(compliance index,CI)[10]評估2組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CI≥95%,部分依從:CI在75%~95%之間,不依從:CI<75%。治療總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1.5.2 免疫功能及外周血象指標水平 于治療前、治療8療程后,抽取2組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白介素-2、4、10(Interleukin-2、4、10,IL-2、4、10)及干擾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武漢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Sysmex XN-9000血常規檢測儀,檢測白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水平變化。
1.5.3 化療副作用 統計2組治療期間的化療副作用,主要包括胃腸道反應、肝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及血管炎等。
數據采用SPSS 21.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2組治療依從性比較(n=54) 例
見表2。
表2 2組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n=54) μg·L-1

表2 2組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n=54) μg·L-1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IL-4 IL-10 IL-2 IFN-γ觀察組 治療前 110.64±31.27 185.35±42.27 35.50±11.34 46.17±13.14治療8療程 83.42±23.35#△ 138.46±31.45#△ 58.14±14.63#△ 66.43±11.25#△對照組 治療前 113.29±32.43 189.42±43.32 34.28±12.69 45.22±13.39治療8療程 100.36±29.47△ 170.64±33.28△ 46.22±13.28△ 55.13±10.56△
見表3。
表3 2組外周血象比較(±s,n=54) μg·L-1

表3 2組外周血象比較(±s,n=54) μg·L-1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IL-4 IL-10 IL-2觀察組 治療前 113.24±7.12 155.27±17.16 6.29±2.46治療8療程 129.16±8.15#△ 172.28±18.41#△ 10.22±2.53#△對照組 治療前 111.04±7.08 156.12±18.26 6.35±2.55治療8療程 113.74±8.04△ 160.66±17.13△ 8.05±2.97△
見表4。

表4 2組化療副作用發生情況比較(n=54) 例
研究[11]發現,當乳腺癌發生時,會嚴重損害患者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8療程后,觀察組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IL-2、IFN-γ及血紅蛋白、血小板、白細胞水平高于對照組。現代藥理研究[12]發現,黨參、黃芪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抑制炎癥因子IL-4、IL-10的釋放,提高IL-2、IFN-γ等多種免疫因子水平,增強免疫力,進而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此外,黨參、黃芪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患者體內微循環的作用,促進腎上腺激素分泌,破壞患者腫瘤細胞DNA,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進而提高患者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水平[13];加上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乳腺癌患者中醫“三位一體”護理技術按摩患者特定穴位,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微循環,增加血流量,從而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由于乳腺癌患者的化療周期較長,且藥物本身的毒性作用較強,不良反應多,給女性身心帶來了巨大的折磨[14]。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安全性發現,觀察組化療副作用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因參芪扶正注射液為中藥方劑,本身副反應較小,加之該中成藥具有減輕患者骨髓抑制的作用[15],故對患者的化療副作用較小;此外,中醫“三位一體”護理技術從飲食護理方面著手,對預防或改善消化系統癥狀意義重大[16]。護理人員根據化療患者飲食原則并結合個人飲食喜好,為其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在保證機體營養的同時也緩解了消化道不良反應。總之,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中醫“三位一體”護理技術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