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自2021 年10 月1 日起施行。《規定》倡導,汽車數據處理者在開展汽車數據處理活動中堅持“車內處理”“默認不收集”“精度范圍適用”“脫敏處理”等原則,減少對汽車數據的無序收集和違規濫用。《規定》明確,汽車數據處理者應當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責任,充分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開展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汽車數據處理者應當通過顯著方式告知個人相關信息,取得個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10 月11 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行第四季度列車運行圖。此次調圖,鐵路部門將增開北京、北京朝陽至大連北動車組列車日常線9 對、高峰線1 對,北京朝陽至大連北最快運行時間壓縮至3 小時51 分。持續推進客運提質計劃,做好靜音車廂、候補購票、便捷換乘等服務,將計次票、定期票擴展至京張高鐵、京雄城際、京沈高鐵等16 條高鐵線路。同時,鐵路部門將加大貨物列車開行力度,調圖后全國鐵路每日開行貨物列車21000 余列。優化中歐班列開行方案,日均鋪畫通達歐洲23 個國家174 個城市的中歐班列運行線78 條,較現圖增加5條。根據鐵路建設進度,年底前,張家界(5.570,0.08,1.46%)至吉首至懷化高鐵、牡丹江至佳木斯高鐵等多條新線將陸續開通運營,我國鐵路網進一步完善,部分城市將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公告,批準《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技術標準》為國家標準,自2021 年10月1 日起實施。《標準》指出,農村生活垃圾嚴禁露天堆放、露天焚燒,嚴禁向河、湖、池塘等水域傾倒垃圾,不應將未經分類的農村生活垃圾作為建筑回填土用于道路路基和房屋基礎建設。農業生產廢棄物、建筑垃圾不宜混入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系統;醫療廢物和危險廢物嚴禁混入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系統。《標準》明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的技術選擇應以本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為基礎,結合技術水平、垃圾量和種類合理確定,應做到技術成熟、經濟合理、便于運行、保護環境。

工信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免征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的公告》。10 月1 日起,免征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有如下調整: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動續駛里程應滿足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調整為不低于43 公里。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電量保持模式試驗的燃料消耗量(不含電能轉化的燃料消耗量)與《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GB19578-2021)中車型對應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比應當小于70%;電量消耗模式試驗的電能消耗量應小于電能消耗量目標值的135%。此外,免征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其他技術要求繼續適用第172 號規定。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21 年第11 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體外診斷試劑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自2021年10 月1 日起施行。修訂的重點內容包括: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簡化境外上市證明文件、檢驗報告等注冊備案資料要求,對于未在境外上市的創新醫療)器械,不再需要提交境外上市證明文件,鼓勵創新產品盡快在我國上市。優化科學高效的審評審批程序。調整了醫療器械臨床評價的相關要求,明確免于提交臨床評價資料的情形以及臨床試驗審批默示許可的要求。落實醫療器械注冊備案管理各環節責任,強化醫療器械注冊受理、審評、體系核查等各環節的銜接,著力提高醫療器械注冊備案工作效率等。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公告,自2021 年10 月1 日起,船舶安全管理體系審核實行“全國通辦”,船舶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在全國任意靠泊地到港接受審核;同時船舶臨時審核發證可采用告知承諾方式辦理,采用告知承諾方式申辦《臨時安全管理證書》的,不再進行現場查驗,發證時間壓縮為1 個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