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佘凱文
2021 年掃地機器人賽道延續了自2020 年以來的火熱,AVC 數據顯示,2021 年上半年,掃地機器人零售規模為53億元,同比增長39%。零售量280 萬臺,同比增長了2%。
資本對于掃地機器人賽道的關注仍在持續,2021 年上半年,不少品牌都獲得了新一輪融資。而隨著市場成熟及AI視覺識別、dToF 導航、3D 結構光等技術的引入,掃地機器人開始邁向了“真智能時代”,單品價格也開始從1000 元至2500 元,提升到了3000 元以上。賽道內部玩家同樣活躍,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 年上半年行業就推出了十多款新品。而9 月15 日科沃斯在新品發布會上推出的,行業第一款全面覆蓋整個地面清潔步驟的全能掃拖機器人,無疑更將行業熱潮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現階段,市場競爭已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拼什么成為了掃地機器人行業的下一階段重點。

所謂“自增強回路”它的核心邏輯類似于金融學里的“復利效應”,即A →B →C →A,前邊的越好,后邊的就越好。而A 是什么將決定“自增強循環”的運作軌跡。
現階段,“技術驅動”已經成為掃地機器人行業玩家的共識,也是各大品牌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在大量行業玩家的技術驅動下,掃地機器人賽道乃至個體品牌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自增強回路。資料顯示,2009 年掃地機器人行業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笨重的體型、笨拙的走位,使得消費市場對于產品的興致平平,而此時科沃斯推出了行業第一臺“會說話”“會跳舞”的掃地機器人產品,一改掃地機器人的往日形象;2013 年掃地機器人行業進入穩定發展階段,但在路線規劃、清潔避障方面的能力常常引起詬病,又是科沃斯成為國內最早使用LDS(雷達導航)的品牌,大幅提升了產品的建圖導航能力;2015 年市場對于產品的需求再次升級,不光要掃還要拖,還是科沃斯在全球首創了掃拖二合一產品,至今這類產品仍是絕對的市場主流;此后,科沃斯不斷在規劃、清潔、避障等環節持續創新,從3D-drive 立體清潔系統、到Smart Eye 視覺導航、再到業內第一個推出AIVI人工智能與視覺識別的產品、第一個應用3D 結構光避障技術。
科沃斯的每一次技術升級都是帶領行業走向真智能的一次突破,使得用戶對掃地機器人的接受度大幅提升,而這也為科沃斯帶去了可見的收益。據財報數據顯示,2021 年上半年科沃斯實現總營收53.6 億元,同比增長123%,彰顯了科沃斯的市場統治地位;在連續多年市占率第一的背景下,科沃斯目前國內銷售額占有率接近50%,并在2500-3000 元價格段及3000 元以上價格段的高端市場占比分別達62.3%和41.2%;國際市場的成績同樣令人矚目,不僅在德國、澳洲、東南亞多國等跑道市占第一,更成為除北美市場外國際市場市占率第一。“技術”正成為科沃斯發展的原動力,也讓其形成了自己技術-市場-用戶的“自增強回路”。
雖然現如今掃地機器人賽道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但所謂“居安思危”下一步的發展方向,也是行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科沃斯機器人CEO錢程在9 月15 日的發布會上用旗艦新品做出了最好詮釋,那就是功能性、智能性及交互性上的多維進化。
其一,以“功能性”為支點。“功能性”反映的是產品的基礎能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功能性都被當成一件產品的“下限”,但其實功能性也在體現“上限”。對于掃地機器人產品而言,清潔能力就是其功能性,現階段市場絕大部分產品完成基本清潔都已毫無問題,但想要更進一步卻并不容易。例如這次,科沃斯在最新的發布會上,推出了業內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清潔方案,新品地寶X1 成為行業第一款全面覆蓋整個地面清潔步驟的全能掃拖機器人,不僅能掃能拖,通過全能基站OMNI STATION,還能自己洗拖布、自動集塵、自動補水、自動除菌和自動烘干,使用戶徹底解放雙手成為現實。可以說其基礎的清潔能力,也就是自身的“下限”卻成為了其他品牌產品的“上限”。
縱觀市場對掃地機器人產品的需求變遷,從基礎的“掃地”,再到后來的“掃拖一體”,如今更是有了全方位服務能力的需求,為適應需求近兩年有非常多的基站化的產品形態出現,這些都是掃地機器人從工具升級為“管家”的表現。其中,科沃斯不斷調整產品策略,升級產品功能,將掃拖機器人打造成無微不至的專業貼心管家。
其二,聚焦產品“智能性”。在基礎的功能性之外,“智能性”是評判一臺好的掃地機器人的核心,也是對于支點即功能性的一個強化,智能性是消費市場對于掃地機器人產品最大的期待所在,“智能性”更將賦予一個產品甚至是一個品牌新的上限。
近年來,隨著全局規劃技術在掃地機器人領域的應用,產品在智能性上有了長足的提升。更智能的導航、更精準的定位、更優異的避障能力、更高效的清潔,但用戶期待仍在不停提高。如何滿足這些更高的要求?在科沃斯CEO 錢程看來,需要持續創新設計與技術突破。如科沃斯不僅是首個采用激光雷達技術與視覺導航技術雙技術路線的品牌,還是首個采用AI 視覺避障技術與結構光避障技術的品牌。這一次新品地寶X1 不僅實現了兩種技術的完美融合,推出了最新的AIVI 3D 技術,憑借業內首創的3D 地圖直接將地圖體驗推向了“三維時代”,輔以AI 持續自我學習的能力,使得地寶X1 無論在規劃導航、避障、清潔和維護等環節的智能體驗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科沃斯機器人的服務能力又有了一次質的飛躍。“讓機器人服務全球家庭”這是科沃斯的愿景,難能可貴的是科沃斯正在一步步將其變成現實。
其三,“交互性”提升推動行業滲透。在AIoT 大發展的大背景下,交互成為了機器人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也是最貼近用戶的環節,目前行業整體滲透率還處于較低的水平,交互性的提升有望成為行業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即便如此,交互性依舊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在許多用戶甚至品牌來看,通過智能手機對掃地機器人產品進行操控已經十分便捷,然而真的如此嗎?
現階段,人與掃地機器人通過手機或者智能音箱的交互方式,都需要第三方設備的介入,帶來的是相對煩瑣的操作過程,用戶的體驗上并沒有節省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以智能音箱操控為例,現階段的語音操控只是停留在基本的環節,如命令掃地機器人開始工作和停止工作,一旦涉及到較復雜的功能設置和局部定點清掃,語音控制就顯得無能為力了。針對這個痛點,科沃斯推出了全新升級的自然語言交互系統YIKO,讓用戶在掃地機器人產品上也能體驗真正屬于機器人的交互。首先,YIKO 無須外設智能音箱等設備,用戶可以直接與機器人以自然語言對話,不論是進行功能設置,還是執行清潔動作都可以用對話實現;其次,相比傳統交互方式的模糊和不確定性,YIKO 結合3D 地圖,可以做到精準的控制,比如說清掃客廳的沙發、女兒臥室的床等更精準位置都能做到;最后,YIKO 還可以做到隨喊隨到,通過人形識別和聲源定位,用戶可以一句話讓就地寶來身邊清掃。
科沃斯將自然語言交互系統融入掃拖機器人產品,為用戶帶去“旦用難回(一旦用上就再也回不去)”的全新體驗。而自然語音交互也極大拓展了產品應用邊際,讓掃地機器人不只是掃地機器人,向真正家庭服務機器人前進,不得不說這是科沃斯對行業的又一次引領。

掃地機器人行業經歷多年發展,各個維度都已趨向成熟。市場競爭層面,AVC 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 年底,我國掃地機器人賽道玩家數量僅線上品牌就達到155 個,單品機器型號更是超過1000 款;消費需求方面,機構預計2021 年國內掃地機器人產品銷量將超過700 萬臺,市場規模突破百億大關;滲透率方面雖然還是無法與歐美國家相比,但在“懶人經濟”等驅動力作用下,在整個消費大環境進入存量時代背景下,掃地機器人仍具備廣闊的增量空間。
在科沃斯最新的發布會上,將行業定義為了三個時代,分別是1.0 時代,為用戶解決基礎的掃地需求,產品能力處于低效清潔、隨機路線、機械交互階段;2.0 時代滿足了用戶包括導航避障在內的基礎使用需求,產品能力升級為掃拖一體、空間認知、手機交互;現在則步入了3.0 時代,一個“功能性、智能性、交互性”全面突破的時代。
科沃斯憑什么將行業帶入3.0 時代?首先,賽道理解上,作為行業最早的一批玩家,科沃斯積累了深刻的認知。從開始做掃地機器人的時候,科沃斯就提出了“解放雙手”,而從此次新品上就能看出,無論是全能基站、還是AIVI 3D 技術、3D 地圖又或是自然語言交互,科沃斯的布局都不止領先行業一個身位,不單單只是因為對于消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更是提前預見了下階段的產品發展趨勢,這些創新技術與功能,在不久后必然會被其他玩家跟進;其次,研發創新能力仍將是品牌的主要競爭力,在這方面科沃斯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僅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支出就達2.0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84%。已經形成從高精度傳感器、模組,到高性能電機等智能硬件核心部件方面完整的自研能力。特別是在研發效率方面,憑借對產品革新與引領消費需求的深入理解,科沃斯每次推出新品的速度都堪稱行業第一,并且多款新品一經推出便能引爆市場,由此印證了科沃斯的研發絕非是形式主義的研發,而是能夠解決消費痛點的高效研發。強大的自研能力是科沃斯做到對整個行業持續引領的關鍵;最后,在認知與技術的雙重作用下,一舉奠定了科沃斯的市場領導地位。數據顯示僅今年618 期間,科沃斯品牌和添可品牌的全渠道成交額各自均超9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115%和1132%,科沃斯已經擁有了雙輪驅動下的持續高速增長能力,這也是行業其他品牌所不具有的能力。從科沃斯的一系列布局及表現都可以看出,3.0 時代的競爭壓力只會越來越高,無法跟上時代的玩家們或將一步慢步步慢,整個行業發展的分水嶺越來越明顯。
科沃斯正式開啟了行業發展的3.0 時代,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產品能力和用戶體驗的提升,以掃地機器人為代表的家用服務機器人的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賽道未來的發展顯得越發光明。正如科沃斯發布會所提到的“先見于未來”,在行業發展的3.0 時代,科沃斯將為用戶的生活方式帶去哪些改變,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