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廣
(內蒙古赤峰市第二醫院 泌尿外科,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泌尿系結石屬于泌尿外科常見疾病類型,高發于膀胱、腎臟、輸尿管、尿道等多個部位,主要以輸尿管結石和腎結石發生率最高。伴隨病情進展,結石嵌頓會導致患者發生劇烈難以耐受疼痛,甚至并發感染等,嚴重危及患者身心健康。保守治療雖能夠控制患者病情,但無法徹底清除結石,具有較高的復發風險。而開展常規開放性手術治療,雖能夠徹底清除結石,但開放性手術對機體創傷較大,術后易發生出血、感染、發熱等并發癥,不利于患者預后。近年來,伴隨醫療技術不斷發展,微創手術逐漸應用于泌尿系結石的治療中,并取得較好效果[1-2]。本研究選取選取為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結石患者100例進行分析,旨在探究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在泌尿系結石治療中應用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研究樣本選取為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間內蒙古赤峰市第二醫院收治的100例泌尿系結石患者。本次實驗研究通過整群隨機化分組法將患者分為科研組(n=50)與常態組(n=50)。常態組女14例,男36例;年齡27~48周歲,平均(37.25±1.28)周歲。科研組女13例,男37例;年齡26~49周歲,平均(37.36±1.33)周歲。入組患者基線資料(年齡、性別)經統計學檢驗呈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影像學檢查等確診,符合泌尿系結石相關診斷標準;②患者均符合手術禁忌證,接受手術治療;③無嚴重并發癥,患者生命體征穩定;④年齡在26~49歲;⑤具備基本語言溝通交流能力以及書寫能力。所有參與人員均知情,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排除標準:①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腎病綜合征等疾病患者;②凝血功能障礙患者;③術后嚴重并發癥患者;④其他部位外傷需要手術患者;⑤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常態組接受開放性手術治療:為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經超聲檢查或CT檢查確定結石部位,取適宜體位和手術切口,切開長度為6~10 cm的切口。逐層撥開各組織,將探測結石部位暴露,取出結石后使用生理鹽水清潔結石部位,以免結石殘留,引流管置入后,將手術切口逐層縫合。科研組實施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硬膜外麻醉,根據經超聲或CT檢查明確結石部位。協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經尿道管插入輸尿管硬鏡中,從輸尿管鏡工作道插入彈道碎石機子彈體(直徑為0.8~1.2 mm),連接空氣壓縮泵,將結石輕壓在尿道壁或輸尿管上,實施1.5~2.5個大氣壓,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經連續脈沖或單個脈沖方式粉碎結石,直至將所有結石粉碎到3 mm以下,最后使用套石籃等工具取出較大碎石塊。
1.3 觀察指標。對比觀察兩組手術情況。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清石率、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發生率=[(發熱+術中出血+術后感染)/總例數]×100%。腎功能指標:取患者術后2 mL血液,選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肌酐、尿素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調查收集數據經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使用(±s)表示手術時間等計量資料,用t實施結果檢驗;通過率(%)表示清石率,經由χ2進行結果檢驗,檢驗值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組間患者手術情況分析。科研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常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組間患者手術情況分析(±s)

表1 組間患者手術情況分析(±s)
?
2.2 組間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科研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態組,清石率高于常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組間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n(%)]
2.3 組間患者腎功能指標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腎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科研組治療后肌酐、尿素均低于常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組間患者腎功能指標分析(±s)
泌尿系結石的發病與飲食結構、水分攝入量、代謝、遺傳等因素具有顯著相關性,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病發后患者可能產生劇烈疼痛、腹脹、嘔吐惡心等癥狀,病情嚴重可能并發血尿,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常規多通過開放性手術治療泌尿系結石,能夠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的結石,但手術創傷較大,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較高,對患者后期康復產生很大不利因素[3-4]。
伴隨泌尿外科技術不斷發展,臨床泌尿系結石的手術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國內各種微創手術在治療方法和技術上取得先進水平,在泌尿系結石的治療中,輸尿管鏡下行氣壓彈道碎石術被臨床大力推廣,能夠精準定位結石部位,碎石率和患者耐受性明顯升高。氣壓彈道碎石主要是通過空氣壓碎泵加壓氣體,同時凈化壓縮氣體,結合實際需求釋放壓縮氣體能量,術中經尿道管將子彈體置入其中,使用空氣壓縮泵加壓,將子彈體釋放沖擊能轉變為機械能,以達碎石的作用目的[5]。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碎石率高等特點,相比其他碎石手術,氣壓彈道碎石對于內窺鏡面的影響更小,碎石效果更好。但為進一步提升臨床療效,行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術前精準定位結石部位,降低術中移位風險,碎石操作完成后,觀察周圍組織情況,以免遺漏結石,術后及時更換尿管,密切觀察有無尿液反流、血液引流液等情況[6]。
綜上所述,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在泌尿系結石治療中應用能夠得到非常好的臨床治療水平,有效提升清石率,縮短患者治療時間,大大的改變了患者的腎各項功能,降低了患者的各種病癥的病發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