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靜濤,梁綽雅,羅桂元,龔鳳球,陳小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 廣州 510080)
護理學家Roaf[1]在首次1976 年提出微環境的概念,目前微環境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引用較多的微環境概念是指局部皮膚溫度、皮膚濕度,可能包括或不包括空氣流動[2-3]。為防止交叉感染、術中保暖,手術室護士在擺置膀胱截石位前,為患者術套上腿套,腿套一般從患者趾尖到膝上5 cm。現市面上腿套種類較多,不同的醫院采用不同材質的腿套,常用的材質有棉布、無紡布和針織布三種。通過比較這3種材質腿套術中皮膚溫濕度的變化,期望找到最合適患者的腿套,為臨床護士提供選擇依據。
1.1 一般資料。選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20年4~7月婦科腔鏡手術患者90例,納入標準:①年齡38~64歲,平均(46.05±1.58)歲;②無高血壓、無下肢血管疾病;③體重≤90 kg;④手術時間≥3 h;⑤術中出血量≤200 mL。腿套材質采用針織布腿套、無紡布腿套和棉質布單腿套三種。一次性針織布腿套含聚酯纖維92.2%,棉7.8%,紗線線密度是25.0%。參與實驗的截石位馬鐙腿架均為統一型號(型號HyStirrup-3),表面材質是PU皮,填充物是記憶海綿。按患者實施手術的先后順序隨機將患者分成3組,每組30例,左右小腿采用不同材質腿套進行兩兩對比皮膚的溫濕度,觀察并記錄不同時間點的變化(即A組=針織布+無紡布;B組=針織布+棉質布單;C組=無紡布+棉質布單)。
1.2 監測方法。三種材質的腿套均單層包裹患者下肢,即從足尖包裹到膝關節上5 cm,再放置于馬鐙腿架上。采用金拓佳KTJ-TA218A溫濕度表監測皮膚溫濕度。將溫濕度表的外置探頭分別置于患者左右大腳趾背部,收集記錄手術開始后30 min(T1)、1 h(T2)、2 h(T3)和3 h(T4)時患者左右足尖部皮膚溫濕度的變化,觀察術后皮膚情況。
1.3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22.0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多個時間點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針織布腿套與無紡布腿套的比較。不同時間點觀察到的溫濕度總體均數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時間越長針織布腿套溫度越低,濕度水平越高,見表1。
表1 針織腿套和無紡布腿套患者皮膚溫濕度重復測量方差分析(±s)

表1 針織腿套和無紡布腿套患者皮膚溫濕度重復測量方差分析(±s)
?
2.2 針織布腿套與棉布腿套的比較。不同時間點觀察到的溫、濕度總體均數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時間越長溫、濕度越高;兩組腿套的濕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針織布的濕度明顯高于棉布,見表2。
表2 針織腿套與棉布腿套患者皮膚溫濕度重復測量方差分析(±s)

表2 針織腿套與棉布腿套患者皮膚溫濕度重復測量方差分析(±s)
?
2.3 無紡布腿套與棉布腿套的比較。不同時間點觀察到的濕度總體均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時間越長濕度水平越高;兩組腿套的濕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無紡布的濕度明顯高于棉布,見表3。
表3 無紡布腿套與棉布腿套患者皮膚溫濕度重復測量方差分析(±s)

表3 無紡布腿套與棉布腿套患者皮膚溫濕度重復測量方差分析(±s)
?
2.4 術后皮膚觀察。棉布腿套皮膚壓痕5例,判斷是因為腿套不平整導致,術后0.5~1 h恢復,其余兩種材質無發現皮膚壓力性損傷。
3.1 溫濕度對皮膚壓力性損傷的影響。2014版《壓瘡預防和治療:臨床實踐指南》[4]提出將微環境控制作為一項壓力性損傷預防的新方法。本次研究的三類材質腿套在3 h內溫度無明顯差異(P>0.05),但A組研究顯示時間越長針織布腿套溫度越低,無紡布腿套濕度水平越高。與干燥的皮膚相比,潮濕的皮膚在壓力作用下血流量會減少,皮膚溫度降低,發生壓傷的風險增加[5]。Maklebust等[6]研究表明濕度對皮膚壓力性損傷有影響,潮濕導致壓傷的風險增加了22倍。研究表明三種材質腿套濕度排序是:無紡布>針織布>棉布。為保證手術室潔凈度,無紡布腿套使用越來越普遍,通過此次研究,護士應關注無紡布對患者皮膚濕度的影響。
3.2 根據手術時長采用不同材質腿套。本次研究采用的是臨床常見的腿套款式,除棉質布料腿套重復消毒使用,另外兩種材質腿套均是一次性使用。經過上述對比研究,棉布腿套保暖透氣;針織布腿套時間越長保暖性降低;無紡布透氣性差,微環境濕度高。手術時間<3 h可采用針織布腿套或無紡布腿套,術后及時撤除腿套保持患者皮膚干爽。預計手術時間>3 h應采用保暖且濕度適宜的棉質材質腿套,但需注意保持輔料平整,防止因時間過長造成皮膚壓力性損傷。本次研究中棉布腿套有5例發生皮膚壓痕,與棉布皺褶和腿套不貼合有關。棉布織物的平整與洗滌和烘干過程相關,棉布類材料容易產生棉絮,不利于手術間的潔凈要求,越來越多醫院采用高密度聚酯纖維材質面料代替。
三種材質腿套各有優缺點,手術室護士應根據具體情況選取合適的腿套。為保持皮膚適宜的微環境,術前護士應仔細評估患者皮膚,預估手術時長,選擇大小合適的腿套,穿好后適當調整并保持平整。新型材質的面世也為臨床提供更多的選擇。